楊琳,馬草甫,滕學榮
(北京建筑大學,北京 100044)
恭王府是清代晚期最為顯赫的王府之一,先后歷經和珅時期、和孝公主時期、慶郡王永璘時期、恭親王奕 時期、傅偉時期、輔仁大學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后時期,現(xiàn)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內建筑呈東中西三路布局形式,多福軒位于東路,東路另一建筑為樂道堂。多福軒是恭王府內最早被修繕完成的建筑,而室內陳設是其修繕過程的第一步。家具作為室內陳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從其裝飾紋樣可以反映出殿堂豐富的文化內涵。古家具裝飾紋樣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對一定地域范圍、民風民俗的重要體現(xiàn)。
恭王府有確切記載的舊藏家具大規(guī)模流失有三次。1987年,恭王府收到愛新覺羅·毓峘先生提供的一批文物家具照片,據(jù)稱是恭親王奕 當年在朝政失意后從恭王府帶往北京戒臺寺使用,留存至今的。1912年,傅偉的“毀家以紓國難”出讓文玩計劃的實施,使一位叫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人從恭王府買走大量文物、藝術品,其中家具約有20余件。在臺北故宮舉辦的一次紫檀家具展覽中,其展覽說明寫道:“二室中陳列的家具乃清代恭親王府邸設置之物……為清代宮廷家具的特色……”(圖1),可知此批“家具中的精品”來自清代晚期曾顯赫一時的恭王府,并皆屬清式家具。家具規(guī)格極高,裝飾紋樣繁縟華麗,但又不失典雅,其中龍紋紋樣裝飾最多。
恭王府舊藏家具的裝飾紋樣華美且種類繁多、做工精細,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寄托著府主對華貴富麗生活的向往。古人在恭王府舊藏家具裝飾上主要用到了“蝙蝠”紋、“子”紋、拐子紋、回紋、靈芝紋、云紋、如意紋等裝飾紋樣。
當年恭親王奕 朝政失意后前往戒臺寺居住,隨身帶去是王府內等級規(guī)格一般的家具。戒臺寺現(xiàn)藏恭王府家具中,清式家具較多,裝飾紋樣多采用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提取簡練的形式,對其進行簡化以達到王公貴族使用的規(guī)格。同時特定紋樣的裝飾部位也有考究。如圖3、4,在椅子的背板采用透雕工藝將多種圖案結合成一塊完整的紋樣,紋樣上部由蝙蝠形演化而來,中部設葫蘆紋,紋樣兩邊分別采用如意紋、祥云紋、花草紋裝飾。兩把椅子的搭腦和牙條也都用到如意紋、卷草紋做內邊緣裝飾,腿足采用回紋,兩把椅子都屬清式家具。圖2椅子與前兩者相同之處在于,腿足用回紋裝飾,背板中間設由多種圖案組合在一起的裝飾板面,但此板面采用了浮雕和透雕兩種工藝,上部形狀仍似倒掛的蝙蝠外形,中部設一如意紋,下有支撐板連接座面,整體輪廓外形似盤長,同屬清式家具。與圖3、4不同的是,圖2椅子搭腦和靠背支撐采用如意云紋和形狀簡易的花草紋,以浮雕工藝裝飾。
戒臺寺現(xiàn)藏恭王府椅類家具中,紋樣主要裝飾在椅背、牙板、牙條、牙子、腿足及卡子花這幾個部位。主題紋樣設在背板處,通常采用多種紋樣結合的形式,簡潔的線條勾勒外框,圖樣放在圖框中心,裝飾主題突出明了,裝飾工藝采用透雕和浮雕。如意紋、云紋、卷草紋等形式易變的紋樣作收邊或者起到襯托主題紋樣的作用,回紋多數(shù)被浮雕到腿足做裝飾。
圖1 臺北故宮紫檀家具展覽說明
圖2
圖3
圖4
圖5 鑲理石靠背椅
圖6 拐子龍紋扶手椅
圖7 嵌玉菊花圖寶座
多福軒作為奕 時期恭王府的會客廳,其室內陳設家具的裝飾紋樣足以代表整個恭王府家具裝飾紋樣的文化特征,同時也彰顯著王府深厚的文化底蘊。多福軒正殿內現(xiàn)陳設家具主要有鑲理石靠背椅一對(圖5)、拐子龍紋扶手椅一對(圖6)、嵌玉菊花圖寶座一個(圖7)、“延年”款扶手椅一把(圖8)、靈芝紋六足轉桌一張(圖9)等。
鑲理石靠背椅,座面內攢三邊框鑲板,有束腰,束腰下設牙板,直腿,腿間步步高趕棖,腿足無裝飾直接落地。此椅獨特之處在靠背與座板相接處用抽象龍紋做收邊,靠背鑲板為方形,中心嵌大理石;拐子龍紋扶手椅,靠背由左右對稱的兩條抽象龍外形鏤空組成。搭腦中間突出,浮雕如意紋,左右對稱,搭腦兩端以弧形收邊,接弧形靠背上端。座面鑲板,扶手又以龍的外形以鏤空形式做成,簡潔的龍頭靠近椅背,龍尾作如意狀低于前半部分,龍頭和龍尾皆呈相反方向垂直卷入扶手邊框。座面落堂鑲板,束腰下前牙條浮雕龍紋,左右牙條浮雕對稱如意紋,兩彎腿,外翻馬蹄足,四面平管腳棖,屬清式家具。拐子龍紋扶手椅的靠背和扶手采用簡潔、垂直彎曲的紋樣裝飾,其手法繼承了明式家具樸素、空靈實在的裝飾風格;嵌玉菊花圖寶座,寶座紫檀木制,五屏式靠背扶手,心板木胎髹米黃色漆地,采用周制鑲嵌法,以玉石為材,鑲嵌菊花紋。此寶座造型美觀,色彩艷麗,為清代宮廷家具之珍品。宮廷家具出現(xiàn)在王府中,更可體現(xiàn)出恭親王奕 當時在清朝高貴的社會地位,也不難猜出府邸使用的部分家具來源于宮廷賞賜,同時一些皇家專屬的裝飾紋樣被允許使用。
恭王府的“福文化”源于蝙蝠的寓意——“遍?!?,意為遍地是福。因此,在府邸內,大多選用與蝙蝠相關的紋樣來表達“?!币饧啊皦邸币狻r鸺y作為一種符號,其“能指”就是蝙蝠之形,而“所指”則是人們祈福求吉的愿望,其“?!蔽幕枷霛B透到蝙蝠紋樣之中,成為王府所樂于接受的藝術語言及精神媒介,并被反映。恭王府家具運用到由“蝙蝠”的圖樣和寓意演化而來的紋樣主要有“五福捧壽”“延年”“福氣連綿”“富富有余”、圓壽字,還有一些家具的牙頭被直接浮雕蝙蝠的紋飾,寓意多福多壽;或是椅腿上圓雕蝙蝠,取諧音“?!币猓换蚴茄罈l加寬,浮雕梅、竹、寶瓶紋,寓意平安長壽等各種對于“福壽”吉祥寓意的變現(xiàn)形式。
多福軒現(xiàn)陳設的“延年”款扶手椅(圖8),搭腦采用曲彎云紋,后背上端飾瓦當紋,中部浮雕“延年”二字,下部透雕拐子紋。兩扶手間所飾卡子花由“壽”字演化而來,座面落堂鑲板,束腰下牙條浮雕玉寶珠,直腿回紋足,四面平管腳棖,屬清末風格。又如靈芝紋六足轉桌(圖9),清式風格家具,圓形桌面攢框,內嵌大理石。桌面下有大小各異的兩組靈芝紋裝飾板,在滿足審美功能的前提下,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支撐作用,也具有“福壽”寓意,是典型的結構飾樣。
裝飾紋樣運用其次的就是與傳宗接代寓意相關的紋樣。匠人在清式家具上采用葡萄紋、葫蘆紋和石榴紋來表示多子多孫,用葡萄紋結合如意紋表示“如意多子”,用麒麟紋表示求子。恭王府使用的家具采用這些紋樣來裝飾,可看出府主將子孫滿堂這一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全部寄托在家具裝飾上。
圖8 “延年”款扶手椅
圖9 靈芝紋六足轉桌
圖10
恭王府家具裝飾紋樣在包括明式和清式的基礎上,到清晚期又加入了一些西方家具設計元素,家具裝飾紋樣也隨之變得豐富多彩。
“福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fā)展,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也折射出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在現(xiàn)代設計中,與“福文化”相關的紋樣被運用到各種領域,如平面設計、服裝設計、建筑外立面設計、室內設計,甚至是家具、景觀小品設計等。
在現(xiàn)代家具設計中,傳統(tǒng)裝飾圖案很少被應用。尤其是座椅設計,大多設計者會采用極簡潔的設計手法來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線條已是最受寵的設計元素,加以特定顏色或是材質的平面,一把椅子基本可被設計完成。近些年來,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中國傳統(tǒng)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將傳統(tǒng)的裝飾圖案與現(xiàn)代設計手法及理念相結合,是對傳統(tǒng)裝飾紋樣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體現(xiàn)。以“福”字紋樣為例,將其進行抽象化變形,設置在座椅靠背中心,或是整體作為座面,在滿足功能的同時又可彰顯中國傳統(tǒng)文韻;也可將“?!弊忠跃€條形式進行組塊作為椅子的腿足,是對傳統(tǒng)寓意“遍地是?!钡膫鞒信c創(chuàng)新;抑或是將椅子的四腿設計為“?!弊值钠郧宜耐认噙B,是對傳統(tǒng)寓意“福氣連綿”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座面是“福”字的后半部分,整體意為一把“福”椅;還可在椅子的扶手部位做文章,以鏤空的線條形式卡在扶手下,外有圓形邊框,同時椅子其他結構作弧形狀線條,采用金屬色鋼材質,座面可采用淺色木板,使得椅子整體在追隨現(xiàn)代設計步伐的節(jié)奏下又不失傳統(tǒng)底蘊。(圖10)
將傳統(tǒng)“福文化”紋樣創(chuàng)新運用到現(xiàn)代座椅設計中,是對中國傳統(tǒng)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體現(xiàn),也是在這個大環(huán)境里的冰山一角。傳統(tǒng)裝飾紋樣種類繁多,現(xiàn)代設計手法更是設計師人手各異。在秉承傳承責任的前提下,活躍設計思維,更新設計手法,將傳統(tǒng)裝飾紋樣創(chuàng)新,是我們作為青年設計師的歷史責任,更是我們在之后設計道路上的必備技能。
恭王府家具裝飾紋樣是清朝王府家具裝飾紋樣的一小部分,但由于恭親王府的特殊歷史地位,其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特征,也有一定的代表性。相比其他傳統(tǒng)家具裝飾紋樣的應用,恭王府家具在裝飾紋樣的運用方面大都選有吉祥寓意的紋樣。其中最為廣泛的是蝙蝠紋,除家具裝飾外,在部分建筑物裝飾構件、院落景觀小品、墻面、地面,蝙蝠紋也隨處可見,表現(xiàn)幸福生活的“福文化”已成為王府文化有力的精神支柱。在封建社會,人丁興旺是家家戶戶共同的愿望,更何況是處在社會高貴地位的親王府,麒麟送子、多子多孫、子孫滿堂等寓意紋樣被深深地烙印在王府家具上。王府內家具的風格流派也是多樣,廣式、京式、嶺南風格、海派以及中西方結合樣式均有出現(xiàn)。在解讀恭王府家具裝飾紋樣,能夠幫助我們回眸其藝術的形式,感悟王府文化的內涵,為我們繼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藝術奠定有力的理論基礎。■
圖片來源:
圖1:恭王府博物館
圖2-4:恭王府博物館
圖5-9:作者拍攝
圖10:作者描繪
[1]魯寧. 臺北故宮收藏的恭王府家具[J].文物天地,2016(01):96-101.
[2]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恭王府明清家具集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周蔚,吳衛(wèi).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蝙蝠紋初探[J]藝海,2011(10):136-138.
[4]恭王府福文化[J]. 藝術市場,2012(17):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