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時代呼喚創(chuàng)新學習,未來社會呼喚創(chuàng)造型人才。而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關注不夠。因此,我們應在繼承各種教學精髓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在數學課堂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空間。
關鍵詞:自主創(chuàng)新;空間;意識
一、 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樹立創(chuàng)新的意識
大膽改革教材,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現行小學數學教材,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喜好,以及知識內容的特點,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組織促進學生能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學活動。
學生的問題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不著邊際,到切中要害,都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加強誘導、注重誘導方法,從關鍵問題入手,層層剖析出結論。例如,在教學《商不變的規(guī)律》一課時,讓學生觀察:8÷2=4,24÷6=4,32÷8=4……讓學生根據題目特點提問題,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很快提出:“被除數、除數都變了,而商為什么不變呢?”看,學生找到了本節(jié)課的關鍵之處。只要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就已經把握住了商不變規(guī)律的實質。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以上算式,特別注意被除數、除數怎樣變化,商才會不變。經過學生們的互相交流,互相補充,很快就得出了結論。
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因此,在學習完每一個階段后,都力爭安排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學完《統計》后,讓學生了解家庭的生活開支,到公交公司了解公交車的出車情況……然后繪制成各種統計圖表,這些活動都能增進學生對數學的意義及作用的了解,使學生在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潛力得到挖掘,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樹立。
二、 多樣化思維模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習慣
在教學中,讓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自主地把學習知識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需要、渴求,進而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自主創(chuàng)新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去。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收集多方面的數學信息,實現思維、智慧的進步,取得良好的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效果,從而快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學習的習慣。
例如,數學實踐活動課“算24點”時,教師出示“2、4、6、8”四個數字,讓學生們充分地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學生四人組成小組來進行比賽,比一比誰計算的最快,想到的方法既簡便又多。當有學生算出“6÷(4÷2)×8=24時”,很快就有學生受到啟發(fā)得出“6×8÷(4÷2)=24”“6×8÷4×2=24”“6÷4×2×8=24”甚至“6×8×2/4=24”。同學們在交流中獲得思維的碰撞,發(fā)現計算方法,在領略他人的思維策略與方法中不斷地反思與吸納,使知識得到真正的內化,創(chuàng)新學習習慣得以鞏固。
再比如,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復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后讓學生想想“現在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你準備怎么辦?”問題一提出,學生們依據已有的知識經驗紛紛開動腦筋。有的說:“可以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說:“可以畫出梯形的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解成兩個三角形”。有的說:“采用割補的方面,把梯形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薄酉聛矸纸M選擇喜歡的方法順利推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這樣的教學,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留出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善于獨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拘泥于一種方法,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成為創(chuàng)新學習者。
三、 多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創(chuàng)新的能力
鼓勵學生經常多角度思考問題,使學生具有一種沿著不同的方法思考、探索、追求方法、策略多樣化的開放思維,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中形成創(chuàng)新學習習慣。作為教師要在課堂中經常提供一題多變、一題多用、一題多解的練習形式,讓學生運用所學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超越固有的思維模式,多方法、多側面地思考問題,成為學生學習中的家常便飯。如在復習分數應用題時,學生解答完應用題“四(1)班有學生66人,女生占5/11,女生有多少人?”后,老師沒有罷手,而是讓學生根據條件再次提出新問題進行解答,如“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女生是男生的幾分之幾?”等等,這樣的教學,一題多用,不僅復習了各式各樣的分數應用題,還訓練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思路被打開,多角度思維的能力得以拓展。
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是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的關鍵。而數學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又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地發(fā)展、和諧地發(fā)展,從而使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片沃土,真正成為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的芳草地。
作者簡介:
龔利祥,江西省上饒市,上饒市第一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