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
摘 要:家事審判改革,是人民法院對于現行家事案件審理模式和工作機制進行改革的一項司法探索,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文明建設重要精神的貫徹執(zhí)行。118個試點法院根據各地特色都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理念、專業(yè)化、制度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關鍵詞:家事審判;家庭本位;隊伍專業(yè)化;調解
一、家事審判改革的意義和必要性
司法機關所稱家事案件,通常是指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涉及的離婚、繼承、親子、監(jiān)護、撫養(yǎng)、贍養(yǎng)、收養(yǎng)等基于家庭成員身份關系產生的人身與財產類案件的總稱。家事案件是民事的一個分支,將其專門分列出來是為了探索更適合家事案件的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
1.家事審判改革是國家治理的司法需求
依法治國是國家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家庭穩(wěn)定、和諧是國家發(fā)展、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huán)。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家教家風的重要性,指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庭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并不是抽象的,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平安幸福上。對于家事案件,各級法院要注重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既注重家事糾紛、矛盾審判的客觀、公正性,又注重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離婚案件為例,傳統審理中法官更集中于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yǎng)分配問題,對于感情是否“確已破裂”往往花費的時間較少,這可能存在判決公正但忽視了家庭關系的保護和修復,未把社會效果發(fā)揮出來。2016年最高法院決定在全國法院開展為期2年的家事審判改革試點,以期轉變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探索家事審判專業(yè)化的發(fā)展,以期維護婚姻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wěn)定,促進社會建設健康發(fā)展,是對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實現國家治理的司法需求。
2.家事審判改革是推動家事案件解決的社會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強調①,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各種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的婚姻家庭關系發(fā)生了深刻變化,離婚、撫養(yǎng)、繼承等家事案件持續(xù)增長,對人民法院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挑戰(zhàn)?!?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顯示:審結婚姻、家庭、繼承案件73.7萬件,同比上升24.5%。2014年②161.2萬,2015年[3]161.9萬件,2016年③各級法院審結一審民事案件622.8萬件,探索家事審判改革,審結婚姻家庭等案件173.3萬件。以離婚案為例,自2003年以來我國的離婚率連續(xù)14年遞增,2016年全國法院審理離婚案件139.7萬件,民政部門登記離婚346萬對,涉及近500萬個家庭,約1000萬當事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涉及未成年的教育與撫養(yǎng)、婦女權益保護、老年人贍養(yǎng)等社會突出問題,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滋生出自殺、殺人、傷人等暴力事件。家庭糾紛要求法院不僅是社會控制機構,還要有“治療性”理念,因此,有必要尋求家事案件的專業(yè)化,把糾紛真正化解,一次性解決,增強社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提升家事審判工作水平,積極服務家庭文明建設。
二、我國家事審判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隊伍專業(yè)化和機構建設不充分
家事審判需要專門的隊伍、專業(yè)的機構建設。部分試點法院盡管在機構圖上、改革方案上設置了相應的機構建設,但作用的發(fā)揮并不理想。一是專業(yè)隊伍建設問題。在理念上存在“瞧不起”家事法官,認為處理家事案件是大材小用,屬于非專業(yè)化領域,不能充分發(fā)揮自我價值,不愿意在當事人身上花費太多時間。此外,隨著家事案件的數量、種類、所涉區(qū)域的不斷變化與增長,案多人少的矛盾也加重了家事法官的壓力,所需要的知識能力、人力、物力、精力明顯不足。二是機構設置不完善,審判機制創(chuàng)新不足。部分法院雖然設立了家事審判庭,但仍然習慣于就案辦案,對于新情況、新趨勢視而不見,對于新變化、新要求抱怨多、思考少,應付多、辦法少[1],更有部分法院沒有設立專門的家事審判辦公地點,對于會見室、調解室、心理咨詢室全在一個大廳中解決,并未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
2.工作機制的實務操作性不強
審判模式中,各地盡管出臺了改革方案、實施方案等,但真正落在實務操作中,一系列問題再次暴露出來。一是法官理念上存在重裁判、輕婚姻家庭關系修復問題。審理中重視結案率,審案出現程序化、簡單化,家事審判改革最重要的價值就是促成感情尚未破裂的當事人穩(wěn)定婚姻、消除對立、實現和解。不正當的裁判理念易忽視家事案件的情感色彩和人倫特點,為新增矛盾增加了隱患。二是調解機制過于限制在訴前,導致喪失訴中調解的機會。三是舉證責任上輕視職權主義色彩[1]。最高法院杜萬華專委指出:“在社會建設方面對于婚姻家庭的穩(wěn)定強調不夠,往往把婚姻家庭領域的建設看作私人領域,重視不夠;沒有把家事案件與財產類案件區(qū)分開來,用財產類案件審判模式審理家事案件?!毕喈斠徊糠之斒氯擞捎谥R能力欠缺、訴訟能力不強,加之家事案件舉證難、難固定,所提出的證據往往不能全面展現,但法院往往又以“不屬職權范圍內”、“證據失權”等原因拒絕。四是社會聯動協調機制的功能未被激活,難以形成有效合力。
三、構建我國家事審判改革路徑的建議
1.樹立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
家事審判是民事審判的基礎與支柱,周強強調,要充分發(fā)揮家事審判的診斷、修復和治療作用,實現家事審判司法功能與社會功能的有機結合,實現對尚未破裂的婚姻和問題家庭的救治,促進家庭和睦,培養(yǎng)良好家風④。家事無小事,家事審理不僅僅要關注事件糾紛本身,還要更加注重當事人之間的親緣關系,其背后承載著當事人及整個家庭成員在價值觀、利益、感情等多方面的訴求,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引發(fā)更大的糾紛及矛盾,甚至整個村、社區(qū)群眾對此判決表示不服,這勢必會弱化司法社會功能的效果。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最基本的單元,在處理家事案件中,法官及其他輔助人員必須樹立家庭本位的裁判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家事案件。endprint
2.家事審判隊伍專業(yè)化建設
專業(yè)的隊伍是家事審判取得成效的一半。強化家事審判隊伍,一是構建專業(yè)的家事審判團隊??梢灾付ㄔ袷峦ブ修k理家事案件經驗豐富且愿意繼續(xù)服務于家事審判的法官,也可以將具有一定社會閱歷、有心理學基礎的審判人員遴選為家事法官,同時注意性別比例,建立起1到2個或更多家事審判團隊,同時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法官助理、書記員、調解員、調查員,以供整個審判期間的充分調動。二是集中對家事審判團隊進行培訓。對家事案件的特殊性、必要性認真培訓學習,對調解、調查的方式方法通過兄弟法院的案例信息共享、本地創(chuàng)新性機制、心理學等多角度展開培訓,促使糾紛各方有效溝通、修復受損害的婚姻。三是調解人員可以從婦聯、人民調解委員會、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調解委員會等專門調解組織中選任優(yōu)秀調解人員,同吸納教育專家、心理專家共同參與到調解中來。
3.調解、調查專業(yè)化機制
家事案件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調解與審判不能單純以結案為目標導向,也不能將調解失敗作為毫無意義的程序耗費。一是可以根據需要制定家事調解注意事項,對調解員培訓時要注重不違背法律基本原則,要充分考慮當地鄉(xiāng)規(guī)民約、社區(qū)公約等行為規(guī)范,在當事人真實意愿下達成調解協議。二是要有專業(yè)的調解室,在溫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冷靜表達當事人雙方的真實意思,而非對抗式、激昂式吵架,越吵越兇,越吵越離譜,甚至辱罵對方。調解員在整個過程中要給予充分的引導。三是調解時要注意甄別婚姻的“危機與死亡”。尤其是面對離婚案件時,要注意查明矛盾產生的根源,對于危機婚姻,要以修復感情、挽救婚姻為目標;對于死亡婚姻,要注意保護未成年利益、老年人權益等。四是調查員調查時不僅要調查“法律上的事實”,還應關注“生活上事實”或“社會事實”,不僅要調查“要件事實”,還要調查“心理上的事實”,并在此基礎上透視案件的全貌。主要事實及間接事實的審理通常為法官力所能及,相反,心理上的事實則需要由掌握心理學等專門知識的調查官或擁有專門知識的調停委員會來調查更為合適[2]。
4.與教育相結合
“僅僅依靠法律進行審判,往往解決的只是實體案件,如果家人之間深層次的矛盾沒有觸及,還會產生無數新的矛盾,這樣體現在工作中就是無數個新的案件,只會加重法院工作,消耗有限的司法資源”,這是秦皇島中院副院長趙愛彬對記者的回復。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除了調解,還可以以情動人,激發(fā)他們愛情的美好,婚姻的幸福,讓當事人參加法院舉辦的有關婚教專題班,尤其是“危機婚姻”,為孩子、為感情修復婚姻,意識到對未成年人、老人及家人的責任,承擔起應盡的義務。為更好的避免沖動離婚,可以把婚姻家庭教育從法院延至村、社區(qū),每月定期邀請教育專家、社會專家、心理專家、法學專家等教授相關課程,以案例或理論的形式把“愛”的家庭融入每個家庭心中,亦或者通過播放專題片、明星家庭座談、建立家事文化長廊、宣傳中華傳統優(yōu)秀文化等形式,將審判與教育相結合。
注釋:
①參見2017年7月19日周強在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講話,網址http://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53342.html(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訪問時間2017年7月31日。
②《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http://gongbao.court.gov.cn/Details/77f1998fd7b5aa189535c55bb37d30.html,訪問時間2017年7月31日。
③《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http://gongbao.court.gov.cn/Details/41bf882b379cb6f24540decdf70250.html,訪問時間2017年7月31日。
④《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http://gongbao.court.gov.cn/Details/6ce239a82c31348f8856a986e9eb45.html訪問時間2017年7月31日。
參考文獻:
[1]陳書敬,葉鳴,吳國祥.完善現行家事審判工作調研[N].江蘇法制報,2017年6月23日(第00C版).
[2]陳愛武.論家事審判機構之專門化[J].法律科學,20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