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惠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yī)院醫(yī)務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本研究用逍遙散加減治療肝氣郁滯型月經不調療效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共110例,均為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治療的月經不調患者,經腹部超聲或CT檢查診斷排除其他婦科器質性病變,排除妊娠。隨機分為兩組各55例。觀察組年齡21~27歲、平均(26.3±6.5)歲,病程3~41個月、平均(12.5±5.6)個月。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25.9±4.5)歲,病程4~43個月、平均(13.6±5.8)個月。兩組年齡、病程、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月經不調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行經期小于2天或長于7天,月經周期小于21天或長于35天,月經量超過80mL或小于30mL,月經前后有腰酸、腹痛、下腹墜脹等臨床癥狀。肝郁氣滯證主癥為情志抑郁,多疑善慮,悶悶不樂,悲傷欲哭,少腹、兩肋、陰部肝經所經之處竄痛,喜嘆息,胸悶不舒;次癥為咽部異物感,口苦咽干,乳房腫痛,月經不調,舌淡,脈弦澀。
對照組用西藥治療,給予雌激素、孕激素、克羅米芬促排卵法治療3個月經周期。在月經期間每天給予戊酸雌二醇片2mg,治療20天;在月經后第5天給予黃體酮肌內注射每日20mL,1個生理周期為一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觀察組用逍遙散加減治療。當歸15g,白芍15g,炙甘草10g,茯苓10g,白術10g,柴胡10g,薄荷6g,煨姜6g。氣滯加香附、枳殼并柴胡增至20g,血瘀加肉桂、炒茴香、艾葉,肝腎虛加川芎、杜仲;氣虛加黨參、黃芪,月經量較多加仙鶴草、煅烏賊骨、荊芥炭,氣郁化熱加梔子、丹皮。煎煮后取450mL分3次服用,每次月經前5天連續(xù)服用3劑,連續(xù)服用3個月。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評分標準優(yōu)、良、可、差分別記1分、2分、3分、5分。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顯效:經期短于7天,月經量恢復正常,月經不調癥狀完全消失,停藥后未復發(fā)月經不調。有效:經期短于7天,月經量減少但仍有稍多情況,月經不調癥狀得到明顯好轉,但停藥后出現(xiàn)月經不調。無效:月經周期和經量均不正常,月經不調癥狀無改變。
用SPSS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月經不調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月經不調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月經不調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 55 4.49±1.53 2.41±0.84 2.950 0.004對照組 55 4.41±1.43 2.95±0.77 6.667 0.000 t 0.283 3.514 P 0.778 0.001
月經不調是臨床中常見的婦科疾病,人工流產、服用減肥藥物、發(fā)生疾病等因素均會引起月經不調[3]。表現(xiàn)為經期提前、經期延后、月經量異常、腹部疼痛等。
中醫(yī)認為,月經不調的病因與七情所傷、外感六淫、多產房勞、先天腎氣不足、臟器受損有直接關系。精神抑郁、氣血失調、臟器功能失常導致沖任二脈損傷,均可引發(fā)女性月經不調[4]?!秼D科玉尺》中指出“經貴在如期,來時或多或少,或前或后,一月至數月,均為月經不調”?!杜R證指南醫(yī)案》中有云“女子肝為先天”,肝中藏血,與沖任兩脈均有聯(lián)系。血海的滿盈和瀉溢均會引起月經不調。脾胃運化正常則血海充盈,則月經正常,如脾氣虧虛則氣血生化不足則血海空虛,月經不調。肝郁氣滯型月經不調的主要因素為長期情志抑郁,導致氣機阻滯,氣滯日久,聚而不散,脈絡受阻,瘀血內停。逍遙散方中柴胡順達肝氣,疏肝解郁,加用薄荷可助柴胡起到疏達之力;當歸、白芍養(yǎng)血和血、養(yǎng)血柔肝,與柴胡聯(lián)用具有補肝助肝作用;甘草、茯苓、白術健脾益氣生血。諸藥合用,肝脾并治,氣血兼顧,達到調理月經之功。
逍遙散加減治療月經不調療效良好,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1]陳金金,許瑞,劉云肖,逍遙散治療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經不調的臨床研究[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2,27(2):19-20.
[2]高慧,逍遙散治療高考女生肝郁型月經不調26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4,12(5):61-62.
[3]陳玉筍,李如良,腹針配合逍遙丸治療肝氣郁結型月經不調療效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6,51(3):255-256.
[4]張文瀾,周洪斌,逍遙散加減治療月經不調療效評估報道[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3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