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秀
(湖山鄉(xiāng)中心小學,浙江 麗水 323309)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美育實施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對小學生美感、樂感、情操、性格等的培養(yǎng)和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新一輪基礎音樂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國全面展開,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學音樂教育課程改革至今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農村地區(qū)的小學音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但其改革進度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有差距。
(1)師資力量不足。就我國目前的農村地區(qū),音樂教師的數(shù)量比較少,教師的數(shù)量無法滿足小學音樂教育的全部需求,有些小學因為沒有專業(yè)的教師而沒有開設音樂課,這就導致學生的音樂教育的缺失,影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在農村小學中,現(xiàn)有的音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也比較低,很多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并不全面,對于樂器的使用也不夠正確規(guī)范,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也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不能帶給學生更多實質性的內容。除此之外,受到地區(qū)發(fā)展水平的限制,很多農村地區(qū)的教師在完成實習任務后就離開,教師的不斷更換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教學資源匱乏。在農村小學中,對于音樂教學的資金投入比較少,首先是設施方面,很多學校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師,也沒有完善的音樂器材,很多現(xiàn)有的器材已經老化,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同時,學校也缺少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很多教學內容都不能有效的完成。其次,音樂教學資源的匱乏,除了教材之外學校沒有在配備其它有關音樂的書籍,也沒有在專門的光碟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延伸,學生所接受的教學內容有限。
(3)對于音樂教學的忽視。雖然課程改革已經推行很久,但是受到應試教育與升學考試等內容的影響,在農村小學中忽視音樂教學的現(xiàn)象更為普遍。
(1)音樂師范生的培養(yǎng)策略。音樂教師的匱乏是制約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發(fā)展的主要因素,為了加強師資團隊的建設,可以充分的利用當?shù)氐膸煼对盒_M行定向的招生培養(yǎng)。針對于這些定向生,可以制定政策免除學雜費,在畢業(yè)后進入當?shù)氐霓r村進行音樂教學,并且要工作滿一定的年限。這樣的培養(yǎng)策略不僅可以解決一些家庭苦難的學生上學的問題,同時也能夠滿足當?shù)貙τ谝魳方處煹男枨?,也能夠保證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數(shù)量的穩(wěn)定,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加強對于音樂教師的培訓。對于已經在職的音樂教師,學校應該加強對于這些教師的培訓力度,使其能夠及時掌握音樂教學中新的思想理念與教學方式,提高其教學水平。開展培訓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聘請專業(yè)的人才來校進行培訓,也可以為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外出進行學習,校內也可以開展交流討論會,促進教師能力的不斷提升。
(3)建立專門的資金投入制度。樂器是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當前的農村小學音樂器材匱乏,教學設備也不完善,因此當?shù)卣匾晫τ谝魳方虒W的資金投入,還要充分的利用社會上的各種資源對農村音樂教學進行資金的投入,這些資金要建立專門的體系與制度,加強對于資金使用的監(jiān)管。同時也要重視對于設備的養(yǎng)護工作,應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設備的管理,一旦發(fā)現(xiàn)設備的損壞要及時進行修復,延長樂器等教學設備的使用壽命。
(4)完善對于音樂教學的評價。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要從三個方面出發(fā),即: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教師的教學、課堂的質量。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不僅要結合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還要考慮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生的興趣等因素;對于教師教學的評價要考察的是教師的教學計劃、教案、教學反思等內容;課堂質量的評價就是學生的掌握水平、課堂的紀律以及課堂的活躍程度等。只有全面的評價方式才能夠促進農村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這也是新形勢下對于音樂教學的要求。
文章針對當前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議,但對農村小學的改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各方的不斷努力,改變固有的思想,轉變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優(yōu)化升級,迎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更是要在改革的實踐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