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玲,韓愛俠,林藝珍*
(廣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廣東 湛江 524002)
經口氣管插管是ICU搶救危重癥患者常用的方法。該類患者病情危重,且口腔長時間處于開放狀態(tài),口腔黏膜干燥,口腔的自潔能力減弱,容易造成口腔內的細菌繁殖[1]。隨著患者機體免疫力的不斷降低,進一步增加口腔感染幾率[2]。因此,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進行口腔護理具有重要意義。但氣管插管給口腔護理帶來了諸多不便。傳統(tǒng)的口腔護理方法對某些特殊部位無法達到有效清潔。為此,我院采用常規(guī)擦洗結合口泰沖洗方法,并與常規(guī)擦洗結合生理鹽水沖洗方法做一比較,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診的80例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常規(guī)擦洗+口泰沖洗)和對照組(常規(guī)擦洗+生理鹽水沖洗)各40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0~80歲,平均年齡(54.65±4.82)歲;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21~81歲,平均年齡(55.14±5.23)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規(guī)口腔擦洗。主要步驟:由兩名護士相互配合,吸凈口腔鼻腔分泌物和氣管內痰液,去除膠布和墊帶,一名護士固定患者頭部及氣管插管,另一名護士持血管鉗夾緊棉球,擦凈口腔內各個部位,更換牙墊,吸盡口腔內殘余液體。
對照組:在常規(guī)擦洗基礎上給予生理鹽水沖洗。抬高床頭15°~20°,患者頭偏向一側,一名護士固定患者頭部和氣管插管,另一名護士生理鹽水從兩側口角向口腔內沖洗,吸痰管在對側口角行負壓吸引,根據患者口腔清潔程度進行3~5個循環(huán)的沖洗,至沖洗液澄清無味。
觀察組:在常規(guī)擦洗基礎上給予口泰沖洗液(深圳南粵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20104)沖洗。沖洗方法同對照組。
數(shù)據分析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觀察組細菌數(shù)[(1936.22±151.06)cfu/平皿]和對照組細菌數(shù)[(1920.86±118.23)cfu/平皿]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細菌數(shù)[(306.70±15.56)cfu/平皿]顯著少于對照組細菌數(shù)[(436.11±16.14)cfu/平皿](P<0.05)。
觀察組口臭出現(xiàn)時間[(20.24±14.01)h]顯著晚于對照組口臭出現(xiàn)時間[(14.94±11.73)h](P<0.05)。觀察組黏膜充血時間[(16.78±10.75)h]和黏膜潰瘍時間[(17.33±3.20)h]均顯著短于對照組黏膜充血時間[(22.50±15.32)h]和黏膜潰瘍時間[(23.73±7.59)h](P<0.05)。
氣管插管患者口咽部上皮細胞黏附的呼吸道病原菌和口腔中的牙菌斑誤吸進入下呼吸道是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重要原因[3]。擦拭法是我國使用的口腔護理規(guī)范,但由于氣管插管的阻礙,口腔的每個部位很難擦拭干凈[4]??谇粵_洗可清除口腔深部的污垢,使細菌在口咽部、黏膜和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下降。口泰中的氯已定為廣譜殺菌劑,可迅速清除口咽部細菌的黏附,而成分甲硝唑有抗厭氧菌的作用[5]。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細菌數(shù)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這主要是由于口泰沖洗液可有效的殺滅厭氧菌,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觀察組口臭出現(xiàn)時間顯著晚于對照組(P<0.05),黏膜充血時間和黏膜潰瘍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可見通過口泰口腔沖洗液沖擦洗患者口腔,可有效減少細菌聚集,減少口腔異味,降低并發(fā)癥。綜上所述,經口氣管插管患者采用常規(guī)擦洗結合口泰口腔沖洗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