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特殊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如何提高唐氏綜合癥兒童生活自立能力和能夠實現基礎的生活自理,已經成為從事智障兒童教育者關注的重點。本文就從如廁訓練、飲食訓練、衣著訓練和衛(wèi)生訓練等方面精細地分析了訓練方法,以便盡可能地提高訓練效果,讓唐氏綜合癥兒童實現生活自理。
關鍵詞:唐氏綜合癥;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目標
近年來,對唐氏綜合癥兒童的研究不斷增多,一些家庭和社區(qū)希望唐氏綜合癥兒童至少能夠掌握幾項基本的生活技能,以便能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目前,唐氏綜合癥兒童的生存環(huán)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唐氏綜合癥兒童生活自理能力,使他們能夠自立于社會,已成為對唐氏綜合癥兒童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如何根據患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早期干預,培養(yǎng)他們初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認知能力、交往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盡最大可能挖掘其智力潛能,補償身心缺陷,從而提高智障兒童的生活質量,是培智學校不斷研究探究的課題。我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培養(yǎng)患兒的自理能力的。
一、 如廁訓練
智障兒童的良好如廁習慣教育是智障教育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智障兒童認知水平低,應急能力差,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后果,若忽視了對他們的如廁行為習慣的教育,則會使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無法適應,加重父母的負擔。
剛入學的患兒在如廁中產生的問題最為突出,不是隨地大小便就是屎尿兜一褲,往往忙得老師直皺眉。經過觀察分析患兒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學校廁所與家里的不一樣,患兒不知該怎么上;二是脫離了家長的督促,無所適存;三是貪玩忘了說;四是不會脫褲子;五是覺得好玩而隨地大小便。
鑒于此,常規(guī)教育中,我們很重視對患兒進行如廁方面的訓練。首先對智障兒童進行如廁前測,測查的內容包括能否聽從老師指令如廁、獨立穿脫褲子、能否主動如廁、能否主動沖廁等幾個方面。根據測查結果, 我們對癥下藥。首先,我們要讓患兒了解自己的性別,講解如廁知識,然后帶患兒認識男女廁所的標志,自己應該上男廁所還是女廁所,讓患兒知道應該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其次,及時提醒患兒如廁。每節(jié)課下課由擔任本節(jié)課的老師提醒兒童及時如廁。第三,在智障兒童如廁時,教師教兒童脫、提褲子的方法。對于尿濕褲子的孩子,及時換上干凈的褲子,絲毫不責怪,耐心開導。對于因好玩而隨地小便的孩子,則在監(jiān)督之余運用故事、圖片等提醒兒童不要隨地小便。第四,教育孩子上完廁所后要沖干凈,手紙要入垃圾桶,提好褲子后要洗手等;第五,采用結對幫扶的辦法,讓能干的同學幫助能力較差的同學。經過兩個月的訓練,患兒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能夠順利如廁了。
二、 良好飲食習慣訓練
(一) 進食訓練
唐氏綜合癥兒童普遍存在吞咽困難、進食能力差的問題,喝水時不是嗆了,就是會從嘴邊漏下來,進餐時不能正確地使用吸、咬、嚼、吞、咽,沒有明顯的區(qū)分,幾乎是一氣呵成;不能較好地區(qū)分食物中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經常是連皮帶核一起下肚,針對這些表現,我們從基本的飲水訓練開始,先幫助他們學習吸、喝、咽、吐等口部動作,并面對面地做示范,讓他們學著老師的樣子做出動作,通過語言提示把相應的動作和名稱對應起來,讓他們逐步掌握這些動作。第二步是進食訓練,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先讓他們學習掌握咬、嚼、吞、咽等進餐動作,然后反復練習,鼓勵獎勵的方法促使其熟練,這個過程的訓練是漫長而艱辛的,但只要付出就會有成效,經過數月的訓練患兒基本能按老師的要求進食了。
(二) 進餐要求
唐氏綜合癥兒童因為其智力低下,行動遲緩,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原因,日常生活中家長對他們的要求過低,基本采用包辦替代和放任自流的教養(yǎng)方式,所以孩子們很難有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的不會抓勺子、有的不會抓筷子,有的吃飯時弄得滿地滿桌子,有的不知道饑餓和飽腹,有的挑食等等,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有計劃有步驟地對他們進行進餐習慣的培養(yǎng)。首先,要求患兒要做好飯前準備,包括洗手、系好圍裙、準備好自己的碗筷等,剛開始時生活老師和值班教師互相配合組織學生,經過兩三周的訓練,孩子們養(yǎng)成了習慣,很輕松地就做好準備了;其次,要學會文明用餐——吃飯時不能說話、不能掉飯粒、按量打飯,打飯時要自覺排隊,不能擁擠;再次,我們教育患兒必須做到飯后自覺收拾碗筷,放好圍裙,擦干凈桌子等,將這種習慣貫穿于一日三餐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患兒形成了習慣,而且將這種好習慣帶到了家里,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也增強了家長的信心。
三、 衣著訓練
在一個很冷的早晨,我發(fā)現上操時我班王可可只穿著一件薄薄的秋衣,凍得頭縮進了衣領,臉都發(fā)青了,我意識到患兒不知道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家長給她哪一件她就穿哪一件,所以,在《生活適應》上專門給孩子們用多媒體上了一堂課,讓他們了解各個季節(jié)的氣候特點和天氣的變化并能根據天氣變化穿衣服,而且在平常總會提醒他們天氣的變化,以及該穿什么衣服,久而久之,患兒逐漸掌握了能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了。
四、 自身衛(wèi)生清潔
由于智障兒童不知道要保持個人衛(wèi)生,更不懂得如何來保持個人衛(wèi)生,因此,他們往往給人一種邋里邋遢的感覺。鑒于此我們對家長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求每周回家讓患兒洗澡,從內到外換洗衣服。在學校,生活老師和值班教師共同督促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堅持每晚睡前自己洗腳、洗襪子、刷牙、洗臉,同樣,進餐后用餐巾紙擦干凈嘴巴,經常帶手紙擦鼻涕上廁所,周三必須換洗內衣內褲,養(yǎng)成飯后漱口、擦嘴、擦手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培養(yǎng)習慣的同時,我們更注重教會他們方法。
總之,由于患兒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患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配合以及患兒持續(xù)不斷的努力,但我相信,只要有愛心和耐心,只要永不言棄,奇跡就會出現。
參考文獻:
[1] 謝偉,梁莉.對唐氏綜合癥患兒行為矯正問題的研究評述[J].科技通報,2015(12).
[2] 謝偉,梁莉.早期運動干預對學齡前唐氏綜合癥兒童適應行為的影響[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12).
[3] 黃燕春,李冠霖.早期運動干預對改善唐氏綜合癥患兒行為能力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4(2).
作者簡介: 張瓊,甘肅省渭源縣特殊教育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