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準,以發(fā)展能力為前提。教師應研究語言的規(guī)律和結構,堅持整體教學思想,進行整體設計,實現(xiàn)教與學的統(tǒng)一。文章從整體教學的思想、整體教學的方法以及整體教學的過程等幾個方面,對初中英語整體教學進行探討,以期實現(xiàn)全面育人、整體提高之目標。
關鍵詞:初中英語;整體教學;思想;方法;過程
整體教學既是教學方法,也是教學思想。初中英語整體教學,要求教師從語言的規(guī)律和結構出發(fā),注重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相對完整的原則,使每一個學生的英語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整體教學,是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共同話題。新課改的實施、新大綱的出臺、新版教材的使用,教師應從多方面、全方位深入理解整體教學的內涵,跟上課改的步伐,提升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懂英語、會英語的人才。
一、 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思想內涵
整體教學是教育思想,也是教學方式。初中英語整體教學,是基于新時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新課改的理念、人才發(fā)展目標等基礎上提出來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整體教學,具有實際意義和實踐意義。
新課標、新大綱、新教材都明確了初中英語教學的宗旨是使學生在實際的交際環(huán)境中,為實現(xiàn)交際而運用語言知識。語言知識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范疇,包括語音、詞匯和語法,掌握了語音、詞匯和語法,并熟練運用,就學會了語言。
語言的學習,也不僅僅在于掌握語言知識,關鍵還在于發(fā)展技能,全面提高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為此,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研究是核心素養(yǎng)、素質教育下的不可忽視的問題,值得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實踐,落實英語教學的三維目標,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會英語的一代新人。
二、 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方法策略
教學法,毋庸置疑,就是教學的方法。英語教學法就是研究英語教學規(guī)律的科學,也是英語教學中的基本的方法論和主要策略。
教學法包括具體的方法、方式和手段,包括課堂的組織、活動的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包括課前的自主先學,包括課后的復習鞏固,包括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任務的設計、教學活動的組織。整體教學,就是從這些方面全面兼顧,不能顧此失彼,應找到連接這些元素的“核心”和“焦點”,以這個“點”為中心,確保目標、教材內容的處理以及教學過程等都具有課堂內外教學工作的組織和安排,教學的目的、任務和內容等都具有整體性。整體教學的核心就是“整體性”。因此,整體教學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教學內容整體化
一直以來教師們沿襲教材,致使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什么,我就教什么的做法。如9上Unit 2 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學中,教師們習慣于按照教材、教參、大綱教Colours of rainbow.教學七彩虹的七種主要顏色,讓學生口頭掌握There are seven colours in the rainbow.They are...然后讓學生自主談論自己喜愛的顏色,朗讀并背誦Part B,教學任務就告一段落的做法。這樣教學的遺憾是colours的學習,不應僅僅受困于教材中的彩虹的顏色,還應該注意到其他常用的顏色,如brown等。整體教學,首先應大膽對教材進行處理。
2. 整體進行詞匯教學
對于單詞的教學,教師多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旨在為聽、說、讀、寫掃除攔路虎?;蛘邌卧虒W前采用集中教學單詞的做法,學生靠死記硬背掌握單詞的音形義,但忽視其運用,致使學生脫離真實的交際和運用。
整體詞匯教學,不是集中學單詞,而是將單詞置于教材的對話、課文等的文本中,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單詞含義,在具體的語境中口筆頭運用。
三、 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過程和途徑
根據(jù)上面的論述,整體教學就是教學內容的整體處理,通過層次性、有序化的教學,將語言知識與語言功能融于整體的教學。為此,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過程和主要途徑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1. 英語教學應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
整體教學的關鍵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教得有效,核心在于研究學習的過程的規(guī)律和結構,從感知、理解、鞏固和運用方面循循善誘、步步深入。
如形容詞的比較等級的教學,應先讓學生初步了解比較等級的三種形式,理解比較等級的用法,比較級用于兩者比較,最高級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比較,兩者比較用比較級,三個或以上用最高級;than用于比較級的句子中,of/in用于最高級的句子里等;教師再和學生探討比較級、最高級的構成。然后,給出一些形容詞,進行級別的變換;給出幾個句子,填入than、of、in等表示比較的范圍;再進行具體操練。這樣,比較等級的教學,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遵循學生的認知和發(fā)展規(guī)律。
2. 整體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的教在于不教,找到好法子,讓學生樂學。新課改倡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的發(fā)展觀。
對于知識的教學,教師應在于引導,啟發(fā)探究,而不是給予。如be strict with和be strict in的區(qū)別,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jù)具體的例句以及教材中的原文原句進行自主分析,而把握二者的區(qū)別,而不是機械地記教師講的要點;reading教學,改變講讀法,讓學生自主閱讀,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發(fā)展綜合能力。
整體教學,作為教學的思想和方法,應與時俱進,英語教學中,應“點”、“線”、“面”完美結合,“點”不離“線”、“點”、“線”成“面”,“面”中突出“點”和“線”,英語學習不再機械死板,而是知識與能力并重,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綜合能力得以提升。
參考文獻:
[1]遲玉鵬.淺談初中英語整體教學[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1).
[2]朱慶華.論初中英語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21).
作者簡介:陳娟,江蘇省高郵市秦郵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