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 侯信良
牡丹江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行開腹手術的患者于麻醉中存在的風險性比較大,患者術中的心率和血壓等指標會發(fā)生較大的改變,對開腹手術順利實施具有嚴重影響[1]。本文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32例開腹手術患者用作研究目標,分析將氣管導管全麻方法在開腹手術患者中的使用效果。
依據(jù)采取氣管插管全麻方法或氣管導管全麻方法將2014年1月~2017年1月32例開腹手術患者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共2組。參照組共有16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9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60.13±1.45)歲,按照患者的手術類型可以分為:行膽囊手術有6例患者,行胃部手術有4例患者,行肝臟手術有3例患者,行脾部手術有2例患者,行腸道手術有1例患者;實驗組共有16例患者,女性6例,男性10例,年齡21~57歲,平均年齡(60.14±1.44)歲,按照患者的手術類型可以分為:行膽囊手術有5例患者,行胃部手術有3例患者,行肝臟手術有4例患者,行脾部手術有3例患者,行腸道手術有1例患者。參照組開腹手術患者和實驗組開腹手術患者的相關資料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得到P>0.05的計算結果,明顯組間差異和統(tǒng)計研究意義并不存在。
參照組開腹手術患者以及實驗組開腹手術患者分別采用予以氣管插管全麻方法和氣管導管全麻方法。兩組開腹手術患者均由具有豐富麻醉經(jīng)驗的醫(yī)師予以麻醉處理。于術前的40min之內(nèi)經(jīng)由靜脈通道對患者將0.02mg/kg的長托寧及12mL/kg的膠體液注射。在對患者實施麻醉前,對患者予以吸氧處理,經(jīng)由靜脈通道對患者將2.5mg/kg的異丙酚、0.3mg/kg的咪唑安定以及3.5mg/kg的芬太尼等注射。對患者的全麻處理控制于術前2min實施,使用靜脈通道對患者注射0.15mg/kg的萬可松。對患者注射完成之后對其呼吸情況和意識情況予以觀察,當其得以消失之后使用導管予以通氣處理,并注意保證患者的呼吸安全以及機體相關指標的正常。對患者實施手術的過程中采取監(jiān)護儀器予以相關生命體征指標的觀察,待術后患者得以清醒之后,將喉罩或者喉鏡插管得以拔除之后,將患者的相關監(jiān)護儀器予以撤除。
記錄并觀察參照組開腹手術患者以及實驗組開腹手術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血氧飽和度、心率數(shù)據(jù)。
對本研究32例開腹手術患者的有關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中進行計算和檢驗,開腹手術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血氧飽和度、心率數(shù)據(jù)采取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予以t檢驗處理,有P<0.05的檢驗結果,統(tǒng)計學比較意義形成。
參照組開腹手術患者中,舒張壓為(102.3±5.0)mmHg,收縮壓為(150.6±5.0)mmHg,血氧飽和度為(95.8±1.0)%,心率為(104.6±7.0)次/min,實驗組開腹手術患者中,舒張壓為(91.9±2.0)mmHg,收縮壓為(142.5±3.0)mmHg,血氧飽和度為(98.8±2.0)%,心率為(92.3±5.0)次/min,實驗組開腹手術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血氧飽和度、心率數(shù)據(jù)比對參照組開腹手術患者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7249、5.5565、5.3665、5.7193,P均<0.05)。
開腹手術多對患者腹腔中相關生理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良影響,對患者的腸胃相關功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導致患者出現(xiàn)頭暈以及惡心等相關不良反應癥狀,比較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xiàn)腸梗阻等不良反應癥狀[2]。所以,保證行開腹手術的患者相關循環(huán)的良好穩(wěn)定性對于手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而選取合適麻醉方法十分重要和關鍵[3]。
氣管導管全麻方式存在比較好的密封和通氣效果,可對開腹手術患者的消化道以及呼吸道進行有效隔離,相對操作比較方便,不易發(fā)生反流現(xiàn)象等[4]。而且,因為開腹手術患者的氣管導管全麻方式操作方便且對其產(chǎn)生的刺激比較小一些,對開腹手術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相關系統(tǒng)的影響相對較小一些[5]。氣管導管全麻方式可促使開腹手術患者的血流穩(wěn)定性增加,使相關并發(fā)癥減少。而且,氣管導管全麻方式的插入和拔出的科學性和簡便性明顯增加,對開腹手術患者的身體不會產(chǎn)生損害。筆者對實驗組開腹手術患者予以氣管導管全麻方法,患者的舒張壓為(91.9±2.0)mmHg,收縮壓為(142.5±3.0)mmHg,血氧飽和度為(98.8±2.0)%,心率為(92.3±5.0)次/min,和參照組患者對應數(shù)值相比較,予以統(tǒng)計處理后有明顯差異和統(tǒng)計意義存在,得到P<0.05的統(tǒng)計結果。李君研究發(fā)現(xiàn)[5],將行全麻的開腹手術共68例患者分組研究,對照組開腹手術患者采用氣管插管方法,研究組開腹手術患者采取氣管導管方法,研究組開腹手術患者的舒張壓為(92±3)mmHg,收縮壓為(143±5)mmHg,血氧飽和度為(99±3)%,心率為(92±9)次/min,和對照組開腹手術患者比較顯示出更佳的麻醉效果,兩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后得到P<0.05的顯著差異性。和本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有一致性,表明筆者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在行開腹手術的患者中實施氣管導管全麻方法能獲得較優(yōu)的麻醉質(zhì)量以及效果,對于患者的開腹手術順利開展存在重要意義。
[1]公丕英.全憑靜脈麻醉與靜吸復合全麻對老年開腹手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8):161-162.
[2]侯大亮,吳秀英.右美托咪定對開腹手術中老年患者腦氧飽和度及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5(11):1039-1042,1045.
[3]邱曉東,周晶,葉卉,等.術中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開腹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肺部并發(fā)癥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1):28-32.
[4]馬飛,陳彪.術中體溫保護對老年全麻開腹患者核心體溫、蘇醒和拔管時間的影響[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7,33(3):38-39.
[5]李君.全麻用氣管導管在開腹手術患者全麻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7,23(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