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背景:毒品問題全球化。當前國際毒潮持續(xù)擴散,吸毒人群遍布全球各個角落,毒品生產(chǎn)和消費數(shù)量連創(chuàng)新高,因毒品衍生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國內(nèi)背景:毒品發(fā)展快速化。受國際毒潮和國內(nèi)復雜因素的影響,我國毒品問題也愈發(fā)嚴重。依據(jù)《2014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截至2014年底,全國登記吸毒人員累計295.5萬名。吸毒引發(fā)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大量增多,嚴重危害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
特殊背景:毒品涉獵低齡化。因青少年多單純無知,好奇心強,從眾心理強,從發(fā)展趨勢看,吸毒者的年齡越來越小,低齡化明顯。為了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教育者必須敲響警鐘,引導學生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認知目標:了解常見毒品的種類,認識毒品的主要危害,理解毒品為什么有成癮性,學會抵制毒品誘惑并懂得自我保護,掌握和涉毒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情感目標:深刻認識到毒品的危害性;增強遠離毒品的自覺性,樹立珍愛青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意識;堅定參與禁毒的決心。
行為目標:通過學習認識毒品的種類,在生活中增強自身對毒品的辨別能力;通過了解吸毒者的悲慘狀況,在生活中自覺抵制毒品,遠離可能接觸到毒品的活動和場所,養(yǎng)成良好習慣,健康生活;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以實際行動參與禁毒工作。
教師準備:準備班會所需要的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制作PPT。
學生準備:搜集毒品危害的相關案例;設計一期有關禁毒的黑板報;制作“抵制毒品、參與禁毒”的橫幅;準備國際禁毒日的相關宣傳材料。
導入:藍天白云下,嫣紅的花朵迎風搖曳,花雖好看,卻可以致命,它就是罌粟花。它警示我們,生活中隱藏著一個惡魔,那就是毒品。本節(jié)班會課我們一起來了解毒品的相關知識,學會抵制毒品,并積極參與禁毒。
1.科普常識:毒品種類有哪些?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毒品嗎?毒品種類有哪些?
(小組討論,學生代表發(fā)言。)
師:1997年3月修訂的《刑法》對毒品的定義是這樣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guī)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展示鴉片、嗎啡、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等毒品的詳細信息。)
師:此外還有一些毒品極具欺騙性,如阿拉伯茶、止咳水、紅冰、“奶茶”“跳跳糖”“浴鹽”“干花”等。這說明毒品可能就藏匿在我們身邊看似普通的物品中,需要我們高度警惕。
2.案例講述:毒品危害有多深?
師:吸食毒品有哪些危害呢?同學們你們搜集到了哪些真實的故事?
(學生自由發(fā)言,介紹自己上網(wǎng)檢索到的有關毒品的故事。)
師:同學們講述的故事真是觸目驚心,毒品首先毀滅了自己,繼而禍及家庭,更有甚者危害社會。
(課件展示毒品的危害。)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毒品種類的介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增強對毒品的辨別能力;通過對毒品危害性的了解,讓學生遠離毒品、自覺抵制毒品。
師:既然毒品如此可怕,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沾染毒品呢?吸毒人員一開始是怎樣染上毒品的呢?“毒梟”們又為何要制毒、販毒呢?
1.探究真相:吸食毒品為哪般?
師:吸毒人員是怎樣染上毒癮的呢?根據(jù)你所了解到的信息來說一說原因。
(小組討論后舉手發(fā)言。)
教師利用PPT呈現(xiàn)吸毒原因:(1)好奇心驅使。經(jīng)調(diào)查,排在第一位的原因就是“體會下感覺”“抽著玩玩”“試一試”“嘗新鮮”。這種“試一試”的念頭往往就是走上吸毒不歸路的開端。(2)逆反心理。有人為了給吸毒者樹立戒毒榜樣,主動吸毒,然后戒不了;有的被別人刺激后而吸毒,特別是個性極強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3)環(huán)境影響。多見于家庭親友中有吸毒者,所謂“近墨者黑”。(4)負面生活事件影響。夫妻感情不和、父母離異、事業(yè)受挫等引起的苦悶、低落情緒,容易使一些人以毒品麻醉自己,試圖擺脫苦惱。(5)被欺騙、引誘。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騙去吸毒的,幾次后找到了快感而無法自拔。毒販為擴大毒網(wǎng),經(jīng)常引誘無知的青少年吸毒。
師:吸食毒品,感受到了毒品的危害,為什么卻不能夠戒掉呢?電影《門徒》中的女主阿芬為了向有毒癮的丈夫證明憑借意志可以戒毒,以身嘗試,可惜失敗,最終喪命。戒毒不是單靠意志力就可以做到的,世界上也不存在戒毒的特效藥,毒品的成癮性主要取決于毒品的“精神依賴性”,即對毒品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渴求,特別是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相當強烈的精神依賴。無論上述哪種原因,一朝吸毒,終身難戒,千萬莫嘗第一口。
2.探究真相:制毒、販毒利益鏈。
師:毒梟們制毒、販毒的目的是什么?
(小組討論。)
師:主要原因是受經(jīng)濟利益驅使。毒梟們在落網(wǎng)后總為自己的行徑辯解,如電影《門徒》中的毒梟林昆說:“有買就有賣嘛,我沒有強逼著他們吸”;中國曾經(jīng)最大的毒梟劉招華說:“我對自己的評價就是從不害人,他們吸毒都是自愿的?!比欢緱n們就是始作俑者,他們制毒販毒,對那些因為毒品而支離破碎的家庭視而不見,在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面前,他們變得冷酷無情,失去了人性。
【設計意圖】通過對吸毒人員為何沾染毒品并且很難戒斷的原因分析,制毒、販毒者為何不顧法律法規(guī)鋌而走險的原因分析,加深學生對毒品危害的理解,堅定抵制、禁止毒品的決心。
師:無論是花自己的錢損害自己身體的吸毒行為,還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行為,本質上都是危害個人、家庭、社會的違法行為,國家明文規(guī)定:吸毒違法,販毒必懲。
1.情境分析:哪些行為屬違法?
情境再現(xiàn)——
情境1:小明在同伴的引誘下開始吸毒。
情境2:老王退休在家,閑著沒事,覺得罌粟花好看,就種植了十幾株賞玩。
情境3:小強幫助朋友攜帶一包東西上火車,過安檢時被查出里面有海洛因。
情境4:李阿姨家有間出租屋,租給了幾個年輕人。有一天她偶然發(fā)現(xiàn)他們幾個在吸毒,為了多賺點房租,她沒有聲張。
師:以上四種情境中,哪些屬于違法犯罪行為?
(學生自由討論。)
師: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規(guī)定,以上四種情況均屬違法行為:情境1屬于“強迫、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注射毒品”,情境2屬于“種植毒品原植物”,情境3屬于“販賣、制造、運輸毒品”,情境4屬于“容留吸毒”。
2.法律法規(guī):知法守法明白人。
師:除了上述情境,還有哪些行為也涉及違法,需要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呢?
(小組討論并交流。)
師總結:(1)傳授制作方法。(2)提供毒品。(3)吸食毒品。(4)持有毒品。(5)介紹買賣毒品。(6)走私毒品。
【設計意圖】不少人正是因為不了解有關毒品的法律法規(guī)而誤入泥潭,因此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做知法守法的明白人,同時以主題班會作為普法的窗口,讓更多的人了解毒品。
師:毒品危害深重,吸毒害人害己,毒販禍國殃民,國家和政府正對毒品進行嚴厲打擊,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怎樣用實際行動向毒品說“不”呢?
1.交流發(fā)言:牢記毒品要遠離。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抵制毒品的方法和技巧,每個小組請一位同學作為代表交流發(fā)言。
(1)直截了當法。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堅定直接地拒絕:“吸毒會上癮,千萬別害我。”
(2)金蟬脫殼法。情況若不允許,或者受到威逼利誘,可以借口婉拒,如“我肚子疼,要上廁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動出擊法。立刻提出相反意見,例如一起游泳、看電影等,借以轉移話題:“這東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兩張票,不如一起去看場電影?!?/p>
(4)及時報警法。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人參與吸毒、販毒,要在能安全脫身的前提下,迅速撥打110,向當?shù)毓矙C關報警。
師:毒品侵害個人身體健康,嚴重擾亂社會安定和家庭和諧。2018年國際禁毒日的口號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青少年要遠離毒品,建立好堅固的心理防線,掌握一些技巧堅決抵制毒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為禁毒做一份貢獻,讓自己健康生活,快樂成長。
2.課外實踐:禁毒宣傳勿忘掉。
師:課后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作一幅反毒、禁毒宣傳畫或設計一項反毒、禁毒的宣傳活動。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覺抵制毒品,遠離可能接觸毒品的一些活動和場所,養(yǎng)成良好習慣,健康生活,并教會學生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參與禁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