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順平
1釀酒葡萄種植范圍及種植區(qū)域簡介
釀酒葡萄是一釀造葡萄酒為主要用途進行種植生產(chǎn)的葡萄品種,大致分為紅、白兩色。我國主要的釀酒葡萄種植區(qū)域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寧夏等地。主要進行種植的品種有北醇葡萄、北紅葡萄、北玫葡萄、北冰紅葡萄、雪蘭紅葡萄、桂葡一號等。
釀酒葡萄、葡萄酒的營養(yǎng)價值也極高,葡萄酒保留了葡萄中的眾多鈣、磷、鉀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B1、B2、B6等。在醫(yī)藥上,益氣補血,利于新陳代謝等。經(jīng)濟價值上除葡萄酒的釀造外,也可以用作葡萄制品的制作,微量元素提取等。
葡萄的種植環(huán)境適宜生長在最低氣溫112~15℃,地溫最低10~13℃之間,花期適宜的溫度間20℃左右,果實膨大期適宜溫度為20~30℃,晝夜溫差大著色和唐都會較好。葡萄的生長對于水分的眼球較高,想要保障葡萄的順利生長以及豐收,就要保障其生長初期水分的充足,后期又要降低水分。在生長期內(nèi)要保障重組的光照,但在光照太強時需要注意套袋保護。對土質(zhì)的要求不高,但最好能種植在沙土中,因為沙土的透氣性較好,但保肥保水能力差,需要注意及時的補給。
2釀酒葡萄易發(fā)生的主要癥狀、病害
本文以新疆產(chǎn)區(qū)常見的霜霉病、白粉病以及葡萄毛氈進行介紹。
葡萄霜霉病一般侵害葡萄藤上部較為稚嫩的組織,如新生的葉片、新梢、新結出的過時等,遭受此病菌侵害的葉片最初是半透明狀,葉片邊緣有不清晰的淡黃色斑點,在染病后期逐漸擴散成為黃色或是褐色的多邊形斑點,其病斑的大小、形狀也和葡萄品種、發(fā)病條件有關。當生長濕度過大時,病斑會愈合,但是在葉片背面產(chǎn)生白色的霉菌層,這層霉菌層就是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子梗,最后丙班會變?yōu)榛液稚~片觸感干枯。當新梢和卷須染病時,染病初期新梢、卷須上有半透明水浸狀的斑點,發(fā)病后期蔓延為黃褐色病斑,同樣會在表面有白色的霉菌層,致使染病的新梢停止生長,形態(tài)扭曲或干枯?;ㄋ氪媪舻穆端畷遣【鷤魅镜交ǘ渖?,受傳染的花朵及花梗最開始可見油漬狀的病斑,根據(jù)時間推移,從淡綠色轉變?yōu)辄S褐色,感染部位長出白色的霉菌層,花穗會變?yōu)樯詈稚欢螘r間后腐爛并脫落。染病的果實發(fā)病部位變硬并凹陷,長有白色霉菌層,并皺縮,超過一般面積的果實受害時,會進一步蔓延至果梗,果實變軟、腐爛,當完全干縮時過時會脫落。
葡萄白粉病,一般會侵害到葉片、藤曼和果實。葉片染病時的癥狀為,葉片表面產(chǎn)生粉狀的霉菌層,顏色為灰白色,隨時間退役,霉菌層會逐漸蔓延到整個葉片,當病情后續(xù)發(fā)展嚴重時,感染葉片會干枯猥瑣、卷曲,新生的藤蔓會收到侵害,染病初期表面附有灰白色的斑點,如治療的不及時,在后期會蔓延擴展到整葡萄架的藤蔓染病,藤蔓由灰白色變?yōu)榛疑?,最后全部變?yōu)楹谏.敼麑嵢静r,起初過時表面附著灰白色的粉狀霉菌層,霉菌層下的果實,表皮有褐色的花紋,若不及時治療,表皮細胞會變?yōu)榘岛稚?/p>
葡撻皮毛氈病也稱為葡萄銹壁虱,主要危害葡萄的葉片,也會危機到葡萄的嫩梢、新生果實和卷須,葉片染病的部位表面有凸起,背面則凹陷,附著有毛氈狀絨毛,發(fā)病前期為灰白色,后期絨毛轉性為暗褐色,導致葉片表面凹凸不平,葉片很早就脫落。
3釀酒葡萄病害綜合防治技術
3.1防治原則
首先,對病蟲害的防治,本著用藥適度的原則,優(yōu)先采用生物療法,減輕根治病蟲害。過度用藥,也會引發(fā)作物的畸形,生長不良;過度用藥還會導致農(nóng)藥殘留,不能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對產(chǎn)地的聲譽和銷量也會造成影響。原則上要對釀酒葡萄病蟲害預防為主,若不幸感染病菌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最大程度上挽回因病蟲害帶來的損失。
3.2病害成因
解決釀酒葡萄種植時的病蟲害,不能盲目用藥,首先了解病蟲害產(chǎn)生的原因,及病害生長的環(huán)境,再對癥解決問題。
葡萄霜霉病一般與天氣條件有關,大多發(fā)病于每年的五至十月份,多雨潮濕、音量的天氣里,其原因是陰涼的天氣適合霜霉病毒的生長。葡萄果園的地勢低洼,種植密度過大或葡萄架架設的高度過低,透光透風性不好,或是偏好使用氮肥,都會誘發(fā)葡萄霜霉病。霜霉病發(fā)病環(huán)境溫度在16~22℃,相對濕度83%。該病菌怕干燥高溫,高溫干燥環(huán)境下3~5天即可自然死亡。
白粉病產(chǎn)生于20~25℃,相對濕度百分之35%~45%,因為白粉菌生長溫度和幼苗生長環(huán)境接近,所以幼苗易患病。
葡萄毛氈病是由銹壁虱寄生所引起的,所以在治療時要注重病蟲的消滅。
3.3病害防治
霜霉病在預防和治療時,要在葡萄收獲期后,農(nóng)業(yè)停耕時對整個葡萄園的種植葡萄進行徹底的清理,剪除患病的枝梢,清掃葡萄園中的枝葉,并進行集中燒毀,徹底殺滅病菌避免病毒的傳播。種植期在雨后要注意及時的排水,保持種植環(huán)境干燥通風,適當?shù)氖┓?。在葡萄發(fā)芽期,可在植株或附近噴灑石硫合劑,殺滅病菌降低初期染病風險。染病時的解決辦法,用安克、普力克、阿米西達等藥物緩解病情,在大棚濕度較大情況下可控溫到45℃兩個小時,同時注意預防細菌角斑病的發(fā)生。
對于白粉病的預防與治療,要注意果園的衛(wèi)生情況,及時的清理感染脫落的果實、枝葉等,并進行焚燒處理。白粉對硫化物敏感,遇硫性質(zhì)減弱,所以可以用硫磺粉進行熏蒸,注意密封,幼苗期3天熏蒸一次,成長期可減少用量級使用次數(shù),效果顯著。
葡萄毛氈病的治療,在葡萄萌芽期注重預防,噴灑石硫合劑,殺滅銹壁虱。對于常年受災的葡萄園還要在生長期再次噴灑石硫合劑或是亞胺硫磷乳流1000倍液進行預防。毛氈病以預防為主,發(fā)現(xiàn)毛氈病時之能進行葉片的及時摘除燒毀避免進一步擴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