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茹潔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yuǎn),你看云時很近。
——顧城
距離,正如天空中的云一樣,它遙不可及,給人以無盡的想象。云是不是甜的?云上是不是住著許多仙人?我們信馬由韁地發(fā)揮著自己的想象力,無所謂對錯,也不需要驗證,因為云和我們有距離,對我們來說是未知的事物??墒钱?dāng)我們知道每一朵飄逸的云實際上是一團(tuán)水汽之后,這種美還會存在么?
距離也許是時間,無法逾越。古代的圣人先賢,在我們眼中是智慧的化身,他們擁有睿智的頭腦、非凡的遠(yuǎn)見和幾近完美的品格。但也許當(dāng)我們穿越千年的時間來到那個時代,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也有著驕橫的、固執(zhí)的、不完美的性格。我們向往唐朝盛世,我們感嘆宋詞的偉大,我們到了垂暮之年回看自己的一生,感覺那么幸福而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時間的遙遠(yuǎn)讓我們產(chǎn)生了敬畏,從而將一些瑕疵忽略不計,用自己的想象將它們雕琢得近乎完美。
距離也許是空間,不可到達(dá)。隔霧看花,水中望月,給人以朦朧之感。彼時的花與月,因為與我們有距離,所以有了一種未知的神秘感,像半掩著面紗的佳人。若是失去了這距離,恐怕只剩下單純的花與月,像赤裸的現(xiàn)實。正是有了空間的距離,才有了“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深情期盼;才有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才有了“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的關(guān)切之情。
距離也許是心靈,不可窺探。泰戈爾說,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就站在我面前,卻不知道我愛你。這種距離,比任何距離都遙遠(yuǎn),然而正是因為其不可捉摸,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一代才女張愛玲給人的印象是,憂郁,高冷,又讓人心生憐愛。她說:“生活是一件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她可以同讀者拉家常,卻無法讓人探視她的內(nèi)心。
仰望星空的人以為星星是沒有纖瑕的寶石,而抵達(dá)星星的人只看到灰塵和石渣。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保持距離不是疏遠(yuǎn),也不是逃避,而是知道的不全說,聽到的不全信,待人不恭維不討好,也不孤立奚落。我們要在自己與他人的距離間尋找一個最佳的點,讓美達(dá)到最美。有時候一個默契的眼神,或是心有靈犀的相視一笑,便勝過了千言萬語。
星空浩瀚是自然之美,一朵花盛開是生命之美,距離,是人生無言之大美。
(指導(dǎo)教師 耿保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