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杰
語文的基礎(chǔ)知識比較零碎,積累起來也顯得枯燥,要想在考試時沒有太大失誤,就必須在平時下足功夫。我聽從老師建議,準備了一個本子,將平時練習、測驗、作業(yè)中做錯的、不熟練的字音、字形、成語、病句等積累下來。但必須分類積累,這樣做的確耗時費力,而考前復(fù)習一下這些內(nèi)容,既能溫故知新,又能穩(wěn)定心態(tài)。
古文學習,我偏重課本,熟悉重點段落,把老師上課時講的重要語言點勾畫出來。這樣在熟悉課文的同時,也能有意識地復(fù)習重要語言點。當真正熟悉了古文本身,很多古文理解的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論是釋義,還是特殊用法,都可以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迅速掌握。至于作文,在于平時經(jīng)典詞匯和語句的積累,同時要關(guān)注當下新聞熱點。
我從高二開始進行數(shù)學筆記的整理,具體形式如下:基礎(chǔ)知識點——典型例題——不會做或做錯的題目,基本是一個知識點跟著幾個典型題目,這樣復(fù)習的時候就能一目了然,筆記本可以兼具“錯題本”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上課時,我只用草稿本簡單記筆記,從而能夠保證課上集中精神聽講,跟上老師的思路,下課整理筆記也有利于鞏固記憶。課上,千萬不要糾結(jié)于怎樣記筆記才能整潔好看(這是某些女生的習慣做法)。
數(shù)學做題很重要,但隨著所做題目的增多,會逐漸發(fā)現(xiàn)每個知識點的類型題都是相似的,如果做會做透了最典型的那幾道題目,其他的題目都是由它們變形而來的,稍微轉(zhuǎn)換一下思路,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不僅要緊跟老師的思路,還要對老師講解的典型題目給予特別記憶。同時,在題海中練就一雙慧眼,學會自己總結(jié)歸納,這樣才能識破迷陣。當然,做數(shù)學題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大家要咬牙堅持,一定會有成效。
我總結(jié)的英語學習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聽力,針對聽力考試部分;語法,主要在單選、完形填空和寫作中考察;詞匯,主要在單選、完型填空和閱讀中考察。
對于語法,我一般是先看語法書,再做專題訓練,根據(jù)錯題的知識點重新翻看語法書,糾正錯誤……如此反復(fù)。長期堅持這樣做,也就漸漸積累了足夠的題感,各種題型也見得差不多了,正確率和做題速度都會有很大提升。
對于詞匯,我主要是在小語種考試前進行了突擊背誦,方法如下:找一本詞匯書,A-Z排序的、詞匯排序的都可以(推薦詞匯排序的)。每天給自己設(shè)定一個任務(wù)量——背誦多少個單詞。之后,把仍不熟練的單詞寫到紙片上,第二天再背誦時,先背紙片上的單詞,然后再往下背。等詞匯量上去了,再做閱讀和完形填空題就覺得輕松多了,自信心也增強了。
閱讀需要每天練習,最好是用完整的時間連續(xù)做一篇完形和四篇閱讀。
寫作可以多積累一些好句子,如倒裝、固定搭配、獨立主格等特殊語法的句子,考試時加以改造就是亮點。一篇沒有低級錯誤、沒有大的語法錯誤、有幾個閃光句子的作文,不得高分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