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艷
(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十六,江蘇 徐州 221000)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上的常見疾病,發(fā)病初期無明顯癥狀,到疾病中后期患者會出現月經不調、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白帶異常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性,對患者產生應激性刺激,可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反應[1-2]。因此,本研究重點探討對行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圍術期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婦幼保健院行子宮肌瘤手術的5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25例/組。對照組平均年齡(39.45±2.28)歲;有生育史23例,無生育史2例。觀察組平均年齡(39.86±2.49)歲;有生育史22例,無生育史3例。兩組各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1)兩組患者均接受子宮肌瘤手術,無手術禁忌癥;(2)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可配合完成護理和調查工作,病例納入及分組方法選擇經醫(yī)學倫理部門批準。
對照組:術前常規(guī)宣教、術中配合、術后生命體征指標監(jiān)測。
觀察組:術前:用和藹的態(tài)度積極、耐心的講解疾病和手術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用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向其說明預后情況,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積極配合完成手術。術中:盡可能讓患者保持舒適體位,詢問患者約束帶的松緊度,并及時調整。術中各項操作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避免患者身體暴露過多,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指標,隨時做好應急處理。術后:術后第一時間告知家屬手術情況,若患者術后出現不良反應,則及時向其說明原因,告知患者不要擔心,用音樂或其他方式轉移注意力??蓪颊叩钠つw和皮下組織進行按壓,松弛肌膚,改善血液循環(huán)。及時、耐心的解答患者疑問和擔憂,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早日恢復。
(1)比較兩組術后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
(2)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評估分為非常、基本和不滿意三個等級,計算并對比兩組的總滿意度[4]。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型指標用n/%表示,卡方檢驗;計量型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t檢驗,以P<0.05表明組間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
觀察組的首次下床活動時間為(0.96±0.27)d,對照組為(2.85±0.47)d(t=17.434,P<0.05)。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7.45±1.24)d,對照組為(10.38±2.23)d(t=5.741,P<0.05)。
觀察組中:非常滿意15例,基本滿意9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6.0%。對照組分別為6例、12例、7例,滿意度為72.0%(x2=5.357,P=0.021)。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在采用手術治療的同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在圍術期實施針對性子宮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與僅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相比,術后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可見患者術后身體情況較好,且可以減輕患者和家屬的經濟壓力。同時,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實施針對性子宮護理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從側面體現除了針對性子宮護理在子宮肌瘤手術圍術期的應用價值,本結果與相關報道中的結果相符[5]。針對性子宮護理是一種有針對性的護理模式,針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術前、術中和術后的護理模式,使護理工作的展開更具備針對性,可以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改善預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護患、醫(yī)患關系的健康發(fā)展。
綜上,在子宮肌瘤圍術期護理中實施針對性子宮護理,可改善術后身體指標,縮短下床活動時間,且患者滿意度高,故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