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焱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兒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過敏性紫癜屬于常見小兒疾病,多由某種致敏原所致的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以3-14歲群體為好發(fā)人群,以腹痛、關節(jié)痛、胃腸道出血以及皮膚紫癜為臨床表現(xiàn),若未能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易致病情反復發(fā)作,對患者預后情況造成不利影響[1]。而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方法十分必要[2]。本研究旨在探討丹參注射聯(lián)合西咪替丁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臨床效果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選取我院70例過敏性紫癜患兒(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其依據(jù)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觀察組2組,各35例。觀察組-男、女占比各為16:19;年齡3-14歲,年齡平均值(8.52±1.30)歲。對照組-男、女占比各為15:20;年齡4-14歲,年齡平均值(9.03±1.13)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治療,主要內容:使用劑量為10mg/kg,每日一次,行靜脈滴注治療,共治療14天為一個療程。
1.2.2 觀察組治療方法
本組患者實施丹參注射聯(lián)合西咪替丁治療,具體措施:①丹參注射用法用量為每日一次,每次0.5mL/kg,最大劑量不可>20mL,治療14天為一個療程[3]。②西咪替丁治療方式同上。
對比且分析兩組治療效果:顯效主要是指患者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關節(jié)腫痛、皮膚癥狀),尿常規(guī)正常;有效主要是指患者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發(fā)生明顯好轉現(xiàn)象,且尿常規(guī)基本接近正常;無效主要是指患者經(jīng)治療后,上述情況均未發(fā)生改變或加重。
對比且分析兩組免疫功能。
用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2組 過敏性紫癜患兒免疫功能,并用t值檢驗,用“%”的形式,表示2組治療效果,并用卡方值檢驗,在用SPSS20.0軟件核對后,當2組 過敏性紫癜患兒的各指標數(shù)據(jù)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34/35),其中顯效24例、有效10例、無效1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0.00%(21/35),其中顯效13例、有效8例、無效14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更具有優(yōu)勢(P<0.05)。
觀察組CD3+(59.32±1.02)、CD3CD4+(37.21±1.03)、CD19+(13.20±1.65)。對照組CD3+(57.52±1.02)、CD3CD4+(34.01±1.68)、CD19+(18.56±1.82)。觀察組免疫功能均優(yōu)于對照組,2組間相比較,P<0.05。
過敏性紫癜主要是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所致的變態(tài)反應,從而導致機體發(fā)生全身性小血管炎性反應,上呼吸感染為該疾病的主要發(fā)病因素[4]。近年來,隨著我國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不斷增加,從而導致過敏性紫癜的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若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嚴重威脅了患兒的生命安全。
西咪替丁為H2受體拮抗劑,對乙酰膽堿、組胺以及胃泌素均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能夠促進胃酸的分泌。此外,該藥物還能通過對T淋巴細胞上的H2受體進行抑制,從而達到抑制TS細胞功能的效果,除此之外還能使NK細胞的功能顯著提高,同時還能使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消化道潰瘍以及免疫性腎臟直接損害等疾病中。丹參注射液屬于一類常見的中藥制劑,丹參和降香為該藥物的主要組成藥物,丹參在藥方中具有舒張血管、通行血脈之功效;降香則能夠起到行氣破滯的作用,上述兩種藥物共同使用,能夠起到協(xié)同作用,進而起到活血化瘀以及舒張血管之功效。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過敏性紫癜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7.14%,高于對照組,各項免疫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應用丹參注射聯(lián)合西咪替丁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顯著,還能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