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英/編 譯
美國人熱衷于飼養(yǎng)伴侶狗,最普遍的理由是建立伙伴關系。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波斯德教授的研究表明:伴侶狗治愈身心健康的效果比起其他類動物更優(yōu)秀,比起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交流,人與狗接觸交流的治愈效果高出一倍。例如,心臟病患者時時感覺不安,血壓往往偏高,但患者只要與狗接觸10分鐘左右,不安感就會減輕,血壓也會趨向改善;老年人與寵物狗友好相處,不僅減少孤獨感,且對認知癥也有好處;有心理障礙的兒童與寵物狗友好相處,有助于減輕兒童的習慣性緊張不安、退行性害羞、自閉及焦慮等心理障礙。
下面,我們來看看狗伴們助人心理健康的兩則故事。
每個周日下午2點,老本奇和我都會到蒂莫西康復中心為老年病人進行心理診療救助。我們穿過走廊時病人都會過來拍拍老本奇,他們都很寵愛這只13歲大的惠比特犬。
第一次去醫(yī)院,我們還在走廊里時,一個滿臉老年斑的矮胖老婦人就站在101門前迎接我們:“我是瑪琳娜,請進。”一聽到瑪琳娜熱情的召喚,老本奇立刻興奮地在她腿上蹭個不?!,斄漳纫膊煌5嘏闹念^?,斄漳冉忉屨f她小時候從愛爾蘭移民到美國,但不得不把心愛的“麥可”留在愛爾蘭,而“麥可”是和老本奇長得一模一樣的惠比特犬。
接下來的病人是住在102號的??怂?。幾個月前他突然不能說話,整天待在躺椅上一動不動,對醫(yī)生護士的問話無動于衷。我聽說他沒有朋友,而他的家人已經不再來看望他了。那天,房間里窗簾緊閉,床邊只有一盞小燈照明。福克斯坐在躺椅上,背對我們。
一進門,老本奇便迫不及待地來到老人身邊,把頭放在他的膝蓋上,像往常一樣期待著病人的愛撫。我也拉過一把椅子坐在??怂箤γ?,跟他打招呼,但是他沒有反應。足足20分鐘過去了,他仍然毫無反應。更讓我驚奇的是老本奇也一動未動,它站了整整20分鐘。顯然老本奇這次動了真情:它的下巴自始至終沒離開過老人的膝蓋。如果你像我一樣了解老本奇的秉性,你就會知道,對它來說等10秒鐘都是不可能的。它會用鼻子不停地拱你,會發(fā)出抱怨的嗚嗚聲,會靠在你身上扭動全身,直到你不得不撫摩它為止。
從此以后,每個周日下午,我和老本奇都重復著同樣的路線:到蒂莫西康復中心101探望瑪琳娜,再到102陪??怂棺?0分鐘。我們得到的永遠是相同的反應:瑪琳娜的熱情和??怂沟睦淠?。每次探訪,我都努力逗??怂拐f話,打聽他生活的情況,給他講我和老本奇的事情,但是他從不張口。我變得越來越泄氣,然而每次靜坐的那20分鐘,老本奇都以最真切的情感堅守自己的“崗位”,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默默關愛一個老男人。
第五次,我決定把20分鐘的訪問時間縮短到5分鐘。
5分鐘到了,當我站起來要牽老本奇離開的時候,它竟然一動不動。就在這時,奇跡發(fā)生了。??怂沟氖志従徧?,最后停在老本奇的頭上。老本奇則真情地像雕塑一般站在原地,一動不動。我坐回座位,驚訝地說不出話來。在接下來的15分鐘里,我可以感覺到生命的溪流在老本奇和??怂沟氖种g流動著,我完全陶醉了。20分鐘的探訪時間到了,只見??怂沟氖謴睦媳酒娴念^上溫柔地滑落,放回膝蓋上。
從那次探訪之后,每當我在心理診療救助中失去耐心的時候,便會想起老本奇是如何用堅持不懈的真情打動了老人??怂?。如果狗可以真情堅持不懈,用耐心喚醒愛,我相信人類也應該能做到。
“伯德今天還上班嗎?”這句問話對我和伯德來說,那是多么的欣慰與自豪!
7歲的伯德特有靈性,而且性情溫和、合群禮貌。我在為心理異常兒童開設的菲爾德小學上班,伯德與我每周提供3天的心理治療。
一個月前,我?guī)е碌谝惶焐习?。打開辦公室大門,看到門上寫著“歡迎伯德來這兒”,我笑了。這是孩子們熱情、認真寫的。伯德把辦公室嗅聞一遍后,我們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
一個小男孩走進來,他和伯德冷靜地對視著。
“那條狗咬人嗎?”他問道。
“不。”我讓他放心。
“你為什么不給它吃點什么?”
我遞給他一袋各種顏色的狗餅干:“挑你喜歡的顏色。”
那個男孩挑了塊紅色的餅干,試探著朝伯德伸出手,它利索地咬住餅干,很快吞下,然后舔了舔男孩的手,男孩笑了。
伯德以它的靈性初次登門拜訪就獲得成功。鈴響后一群孩子陸續(xù)來到門前,爭著要看伯德。他們輪流喂它餅干,它晃動尾巴,還舔他們的手,表示友善。它這樣吸引孩子并不奇怪,因為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被這樣無條件地接受。
在隨后的日子里,伯德學會在聽到孩子敲門時就吠叫表示歡迎。我為它在屋角里放了塊小地毯。孩子們積極地來我這兒進行心理治療,他們坐在伯德身旁的地上,梳理它的毛,追它玩,向它吐露心里話。孩子們輕松地和伯德相處,防備意識也隨之松懈,心理障礙療程進展順利,卓有成效。
伯德的影響逐漸從屋角擴展到辦公室外,課堂的上課缺勤也開始下降,孩子們的搗亂行為有所緩和,甚至老師們也不時光顧,想接受伯德的一些“靈性治療”。他們輕拍它一下,感覺這樣有利于重新打起精神。
直到我因患膿毒性咽喉炎兩天沒去學校,我才知道伯德是多么受人關愛。第一天,我打電話請病假,期望聽到一些同情的話語,可對方立刻問我這是否意味著伯德也得呆在家里。第二天,學校來電話,詢問能否至少讓伯德乘出租車上班。很明顯,老師們已經厭煩回答同樣的問題:“伯德今天還上班嗎?”
一天早上,上課定時來看伯德的三年級學生賈尼斯,由于車禍意外身亡,同學們在校車上聽到這噩耗,個個驚恐不已,流著眼淚。
伯德尾隨我匆忙趕到賈尼斯生前所在的教室,賈尼斯的老師羅麗亞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些孩子。
“對于成年人和孩子來說,哭是應該的,”我開口說道,“尤其是發(fā)生了這種事情的時候?!笨吹胶⒆觽兡樕先燥@露著悲痛,我接著告訴他們,恐懼也是正常的,那是一種自然反應。我們談論了一會兒對賈尼斯的思念,就在此時,我才注意到伯德在干什么。
它繞著教室走,從一個孩子到另一個孩子也到老師那兒,它把前爪放在他們的膝上,挺身舔走他們臉上的眼淚。孩子們下直識地抱住它的背,使勁撫摸它的毛。手掌用勁那么大,要是安撫一整天的話,伯德準會變成禿毛狗了,可它并不要給予自己多大的關注,只是默默地奉獻摯愛和安撫。在這漫長而難熬的一天里,伯德以它特有的靈性與耐心不知疲倦地給孩子們以無聲的同情和慰藉。
那天下班后,我鉆進汽車,仰身坐下,感情的創(chuàng)傷使我疲憊不堪,我只想回家。往后座一瞥,我驚奇地看到伯德已經睡著了。它如果不比我更累,至少和我一樣精疲力竭。我感到有些良心不安,讓我的愛犬承擔孩子們感情上如此重大的痛苦,公平嗎?它是不是應當留在家里,享受家庭寵物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呢?
這些疑慮可能說明了我有時早上匆忙去學校時為什么要停步,不是叫伯德上車,而是看著它問道:“今天你想去學校嗎?”當它急切蹦起,搖晃著尾巴,激動不已時,我想它已經回答了我們大家急切要問的問題——“是的,伯德今天依然上班”!
人是需要安撫的,這種安撫來自人際也可以來自動物。善待動物,動物也能善解人意。
(資料來源:美國《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