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陸家中心幼兒園 沈 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應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環(huán)境以滿足兒童各方面的發(fā)展需要。地區(qū)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材料。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地區(qū)自然資源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去和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交朋友,組織開展幼兒園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供他們成長所需要的勞動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展的綜合能力。
自然角是一個科學環(huán)境,是幼兒學科學的一種重要而特殊的場所,能夠方便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的和長期的觀察活動。幼兒在自然角,既不像集體教學,要在統(tǒng)一計劃和指導下活動,也不像科學室,要分班、分組地輪流進入活動。他們隨時有機會去觀察、觸摸和探索各種物品,還可以對某個對象進行長期的觀察。現(xiàn)在的幼兒園對自然角價值的認識有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在寸土如寸金的當今,接近大自然已經(jīng)不是以前隨時可以的事情,而是要去主動尋覓的事情了。因此在班內可以有這樣一塊微型自然界,盡管只有方寸之地,卻也是自然界一部分的展現(xiàn)。在這里,幼兒可以對自然物進行短期或長期觀察,也可以進行對比觀察和植物生長條件的探索等等,還可以進行向光實驗、種植地點實驗、喝水實驗等等。在這里,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探究精神和實事求是精神,并習得猜想驗證、再猜想再驗證的科學方法。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縮影,是一個室內人造微縮景觀的設計,教師為指導,引導孩子們通過各種方式和各種動物和植物形態(tài)結構的感官知覺,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及生長過程,理解事物、人與物之間的密切關系,滿足好奇心以及對知識的渴求。
幼兒因為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開始管理自然角時的動植物、記錄動植物的生長時興趣較濃,但時間久了,幼兒的興趣便會轉移。教師要首先自己保持強烈的好奇心,針對幼兒的特點,不斷地尋找自然角里動植物的新變化,鞏固幼兒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對動植物的責任感。如幼兒飼養(yǎng)的小蝌蚪,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不同的變化,教師當發(fā)現(xiàn)小蝌蚪長出第一條腿時,可以用驚奇的語氣告訴幼兒,引起幼兒的注意,讓幼兒繼續(xù)留心觀察,看小蝌蚪還會有什么變化。
幼兒園的大班在事物認知與理解能力上相比小班或者中班都要強。因此對于大班幼兒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要積極的從大班幼兒的興趣與認知特點出發(fā)。其次,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要和科學教育目標、主題教學活動緊密結合。
豐富的自然角環(huán)境是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究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們應放于讓幼兒參與班級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自然角的活動中來如每學期初,教師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討自然角種些什么,養(yǎng)些什么,如何歸類和擺放等等問題,廣泛征求并聽取孩子的意見和建議然后,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參與自然角材料的收集,并向人家展示和介紹自己搜集來的物品。
自然角是幼兒開展非正規(guī)科學活動的場所,良好的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與利用會使每個幼兒在與自然角的互動中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因此,自然角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要和幼兒園科學教育目標緊密結合首先,自然角的環(huán)境要結合科學教育目標、季節(jié)變化及幼兒的觀察興趣及時更換,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的熱愛,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及探索興趣如我們教師可以在自然角放置一些當季的瓜果蔬菜,讓幼兒了解其外形特征其次,自然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還應盡可能地做到與主題教學同步。
自然角材料的收集往往受地域條件和其他一些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們在收集材料時應盡量尋找家長易提供的和存在于幼兒生活周圍的植物類要常見、易生長、好照管,如蔬菜類的蔥、蒜、上豆、蘿卜、菠菜等,農(nóng)作物類的小麥、玉米、人豆等,花草類的吊蘭、牽?;ǖ葎游镱愐x擇幼兒感興趣、可撫摸、形體小、無危害且便于喂養(yǎng)的小動物,如小兔子、小烏龜、小鳥等所有這些收集到的材料,隨時可讓幼兒觀察、實驗,進行科學活動,又可組織幼兒進行于工制作,這樣自然角才能真正體現(xiàn)其“活’,課程的作用。
大班幼兒參加自然角環(huán)境設置后,自然會對自然角的物品更加關注。因此,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參與自然角的管理工作,使自然角和孩子有更多的互動關系,讓孩子們在自然角中輪流照顧動物和植物,讓孩子們體驗艱苦的工作,以進一步激發(fā)它們對動物和植物的關愛。筆者認為讓幼兒參與到自然角管理可從以以下幾點入手。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進行管理,自然角創(chuàng)設的內容最好也是從孩子中來,是孩子自己的東西,是他們自己的想法,甚至在種植的過程中,讓他們時刻去關注自然角的一點一滴,這有利于提高幼兒對自然角的興趣,從而增強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自然角創(chuàng)設起來后,我們可以讓他們自己來命名,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感受到了被教師尊重的愉快感受,也就更加愿意把自然角作為自己的天地。
當明確了自然角的各項工作和規(guī)則以后,教師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愿意承擔的工作并掛牌上崗,比如可以讓幼兒自己設計上崗的標記牌或是教師設計好幼兒進行裝飾。制作好后,可以懸掛在自然角中幼兒易摘取的地方,以便幼兒自行操作。而對于有些種植是每位幼兒種植一盆進行觀察的,這時每位幼兒都應該明確自然角的每一項工作,比如制作標簽、說悄悄話、澆水、喂食、日常的清理,以便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植物。
自然角交給幼兒進行管理后,教師也要定期組織幼兒進行反饋和評價。這是幼兒對管理工作的一次梳理和反思,反饋和評價讓幼兒自己來進行,因為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幼兒可以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管理經(jīng)驗和收獲感言或者是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這樣的討論,以更好地促進下階段管理工作的開展。為了激勵幼兒,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獎勵制度,這樣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總之,幼兒園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是一個長期不斷完善的過程,要求教師要嚴謹細致,深度的挖掘自然角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與教育功能。所以針對大班幼兒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因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積極的引導幼兒參與到自然角創(chuàng)設當中,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在師幼合作中完成自然角的創(chuàng)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