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女,高三學生,學業(yè)狀況好。高二選理科后發(fā)現(xiàn)不適合,高三轉讀文科,插班后成績依然名列前茅。家庭關系良好,父母疼愛她,家庭和睦幸福。
來訪者Y因插班調到了新宿舍,與舍友相處一段時間后,Y不喜歡其中一位室友,認為該室友淺薄自戀,總談論外表漂不漂亮之類的話題,經(jīng)常言辭犀利地對他人評頭論足,對Y也這樣,讓Y心里很不舒服。
Y稱這位室友還很自私,如她總把起床鬧鐘定得很早,結果把別人都吵醒了自己卻不起床;在宿舍大聲唱歌,其他樓層的人都能聽到;晚上偷偷玩手機,吵得Y睡不了覺。Y曾建議她小點聲,卻被很不客氣地回絕了,兩人差點吵起來。Y看宿舍里其他人都沒說什么,自己又是新來的,不想把關系鬧僵,只好忍了下來。從那之后,Y覺得這位室友經(jīng)常在自己休息時變本加厲地鬧騰,“不知道她們怎么受得了她的,我就從來不會打擾到別人”,“大家都知道她是什么樣的人,怎么還愿意跟她一起呢”。每當看到這位室友跟別人說說笑笑,Y就覺得很煩;聽到這位室友的聲音,她甚至不能靜下心來學習。
Y說自己跟后座的同學相處得很好,特別盼望上學;但一想到放學回宿舍要面對那位室友,她就又氣又煩,每天下了晚自習都故意在教室拖一會,好幾次因晚歸被批評。Y跟父母提過在宿舍不開心,父母立刻表示要找老師換宿舍,但Y怕事情鬧大了以后同學關系更難相處,只好繼續(xù)忍耐。Y只想安穩(wěn)地過完高三,覺得考上大學最重要,可是心里卻覺得越來越煩,就快堅持不下去了。
進入高三,面對日益加重的學業(yè)壓力,學生的心理較為敏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Y出現(xiàn)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問題,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Y插班后順利適應了文科班的學習,得到老師的認可,她也希望能盡快適應新的同學關系,得到大家的接納。當她跟室友之間有了矛盾,而其他同學似乎都站在室友那邊時,她感到挫敗又不解,只好自我安慰“有沒有朋友無所謂,現(xiàn)在高考最重要”,但實際上她非常在乎,深受其擾。室友對她的態(tài)度刺痛了她,她心里不滿,卻又想維持在老師、同學面前的良好形象,只得壓抑情緒,“回到宿舍我只想安靜地看書,不去理會她們”。面對交友的出師不利,Y不知如何應對,陷入了困境。
Y學習刻苦且成績優(yōu)異,父母疼愛,老師喜歡。她提到老師曾以她為榜樣教育班里的同學,“人家讀了一年理科再轉過來都學得比你們好”。為此,Y一直非常自信,內(nèi)心是驕傲的。她表示“我不愿意迎合別人”,在跟同學相處時,Y顯得以自我為中心,更多關注自己的需要,卻不善于理解和照顧他人的感受。當Y遇到個性鮮明的室友,誰都不肯遷就對方時,沖突就出現(xiàn)了。
根據(jù)Y的敘述,室友的言行可能確實影響到了他人,然而這在其他室友看來是可以接受的,唯獨Y不能,這便成了真正困擾Y的問題。Y不理解同學之間想法和習慣的差異,不能換位思考、理解他人,也不會用恰當?shù)姆绞脚c同學溝通。這些人際交往能力的不足,導致她面對困境時不知所措。
Y多次提及自己的家庭狀況,她感到家庭非常溫暖、幸福,父母都對她很好:Y不想讀理科了,家人想盡辦法幫她轉科;聽說宿舍生活不太愉快,家人當即表示要找老師去協(xié)調??梢姼改笇是無條件地支持和滿足。Y可能因此習慣于被保護、被包容,所以當室友不遷就她時,她感到難以接受。
耐心傾聽來訪者的講述,尊重并共情她的感受,理解她在新環(huán)境下的不適感,接納她所表達的對室友的不滿和埋怨,并告知保密原則,逐步與她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
合理情緒療法是幫助來訪者解決因不合理信念產(chǎn)生的情緒困擾的一種心理輔導方法,這一方法適用于幫助Y處理當下的情緒。Y認為室友故意針對自己,因而感到憤怒又煩躁,決定不搭理室友;她認為如果提出意見,老師、同學就會對自己有看法,因而感到壓抑又憋屈;她認為要么換宿舍,要么就自己忍一年,別無他法了,這讓她痛苦絕望。
咨詢中為Y介紹了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模型(ABC模型),使Y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與不合理信念的關系,引導她意識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進行反思,嘗試改變。
積極心理學主張,以人積極的、潛在的力量為出發(fā)點,以激發(fā)人們發(fā)揮自身潛能來處理心理問題。咨詢中肯定Y為適應新環(huán)境所做的努力,引導她看到自己有良好的適應力,促使她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問題。跟她一起關注成功的經(jīng)驗,探討她是如何與后座的同學愉快相處的,鼓勵她把這些相處方式帶回宿舍。
認識差異,接納不同。Y沉靜多思、敏感隱忍,而她的室友外向活潑、大大咧咧。Y需要認識到彼此的差異,嘗試接納與自己不同的待人接物方式,逐步磨合以期與室友和睦共處。
換位思考,理解寬容。咨詢中期,引導Y從室友的角度看自己、看室友以及兩人的關系,Y漸漸理解室友犀利地評價他人倒也體現(xiàn)了她的率真,而室友鬧騰的表現(xiàn)或許不是針對自己,只是她個性的真實表現(xiàn)。
主動溝通,化解干戈。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矛盾沖突是正?,F(xiàn)象,鼓勵Y把每一次的沖突看作溝通的契機,主動跟新同學表達自己,增進相互間的了解。
通過咨詢,Y的情緒已經(jīng)穩(wěn)定,表示“把心里的感受和想法都說出來,心情好多了”,不像初來咨詢時那樣憤怒和焦慮。同時,Y改變了一些不合理信念,對當前的同伴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對處理這段人際關系也恢復了信心,能坦然面對室友,也愿意在今后的人際交往中主動調整自己。
畢業(yè)班的學生面臨心理困境時常常拖到較嚴重了才來求助,又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接受長期的輔導咨詢。面對有強烈的求助意愿、有一定反思能力的來訪者,針對一般性心理問題如適應問題、人際交往問題等,咨詢師無須過分深挖問題發(fā)生的原因,而是關注來訪者現(xiàn)在的問題,從正向的角度引導來訪者調動自身的資源進行改變,走出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