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第三初級中學 解文娟
作文就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在習作中可以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是當下的初中作文教學受傳統(tǒng)觀念和信息時代的影響,依然出現(xiàn)了很多值得詬病的問題,這需要廣大教育同仁高度重視。本文針對當下的初中作文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優(yōu)化整合策略,為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語文學習質(zhì)量奠定良好基礎。
盡管課程改革已經(jīng)進行好多年,但是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較深,始終不能完全接受課改精神,作文教學的方向性目標性不明朗,同時對信息化技術手段不能充分駕馭,自身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相對滯后,導致無法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要,與時代發(fā)展不相匹配,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對學生寫作心理和思維缺少關注,不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表現(xiàn)生活,導致學生寫作水平無法提高。
比如,教學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以后,本單元的作文指導是“描寫景物要抓住特征”,教學的本意是讓學生學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學生融情于景的寫作技能。但是學生在通過七年級和八年級的階段性學習以后,對這些表達方式缺少理解和駕馭,加之對景物描寫缺乏認識,對景物和情感的有機融合沒有太多的理解和感悟,無法領略寓情于景的真正內(nèi)涵。教師自己對文本和課標理解出現(xiàn)了偏差,以為教材選編以后就一定會達到很好的效果,習作指導失去了應有的作用。這就暴露了習作技巧和教學建構缺乏針對性,忽略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
就學生本身而言,總體表現(xiàn)在興趣不濃、素材不足、技巧不全等方面。因此,教師的習作指導應該強化針對性。首先,學生對作文畏難情緒重,寫作興趣不高。不少同學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認為作文就是抄抄拼拼湊湊,甚至利用網(wǎng)絡進行復制粘貼,能夠完成任務就行,加之老師的指導方法失當,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進行習作練習也是被動完成任務。其次,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不夠。雖然我們強調(diào)“從生活中找米”,也開展了許多的實踐活動,也強制要求閱讀大量的書籍,但是學生就是不能自覺主動的積累作文素材,作文中運用的素材老俗陳舊,“雨中送傘”的故事屢見不鮮,對生活缺乏觀察分析提煉思考。再次,學生無法運用語言有效表達自己的心聲。有的學生不缺乏情趣和素材,但是就是無法下筆,這和口頭上洋洋萬言瀟灑自如截然不同,走向兩個極端。這就是缺乏技巧,對語言、文體和表現(xiàn)手法缺少駕馭能力,這就看出作文技巧和能力存在缺陷。
初中作文教學要非常關注學生的習作心理的教育引導,要立足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構建作文教學計劃。教師需要認真分析學生作文心理,明確學生對作文的心理認知水平,幫助學生走出作文陰影。同時我們需要用名篇佳作和經(jīng)典美文對學生的作文價值觀進行引導,教育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和見解,幫助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作文心理,培植寫作的興趣愛好,以幫助學生健全習作的心理和思維品質(zhì)。
比如,教學部編教材七年級下第二單元“家國情懷”時,教材中選編的《木蘭詩》等課文都是表現(xiàn)崇高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經(jīng)典名篇,這都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載體,教師必須很好地利用這些作品。本單元的作文習作指導為“學會抒情”,也正是基于這個教學目的而設置的,這就需要老師通過寫作去強化情感教育和價值引領。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語文老師在批改作文時總是在作文找不足、挑缺點、批弱項,一篇作文精批細改下來,滿紙的條條框框,幾乎都是紅筆標注,盡管老師也會說上一兩句表揚的話,但是那紅色的改筆已經(jīng)讓學生感到了失敗和沮喪,這些都有意無意地刺激和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消磨了學生的作文興趣,長期下去,學生很自然地產(chǎn)生畏難情緒。其實,換一種思維和理念,我們把學生作文中的有點盡可能多的找出來,以表揚為主,對缺點部分少說或者面批,讓紅色的表揚和激勵成為批注的主流,會有效地幫助學生找回作文自信。
初中作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真實情感融進作文,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說出自己的見解看法,作文要中心明確切忌跑題偏題。所以,教師在習作指導時,務必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作文的要求,忌諱人云亦云的隨口附和,必須以情動人、以情奪人、以理服人。比如,教學部編教材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名篇佳作要求學社在學習的基礎上,認真品味作品表現(xiàn)的情感,用心觸摸作品的情感內(nèi)蘊,能引起自己的感情共鳴,像《背影》《社戲》《最后一次演講》《孔乙己》等等,這些作品多方面表現(xiàn)人物的情感世界,需要引導學生從中取感悟體驗,學會寫作,言情達意真心為上。
綜上所述,我們在使用部編教材時進行作文教學時,需要立足學生主體地位,端正學生的作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作文自信,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當然我們還必須正確使用評價手段,引領學生互評共進,真正讓初中作文教學體現(xiàn)育人為先的教育理念,以期不斷提升初中作文教學水平和語文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