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鋼市第五小學 李冬麗
2015年9月新學期開學時,很多老師看著我們四年級的分班名單,對我笑:“你好幸福,三年級的調(diào)皮孩兒全在你手里啦!”
是的,我好 “幸福”:上課把同學的鞋帶綁到凳子腿上的孩子,總愛扒同學褲子的孩子,偷偷摸老師頭發(fā)的孩子……稀奇古怪的孩子,全在我班。
是的,好幸福!三年后,我們班是市文明班集體,全國優(yōu)秀動感中隊。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爬山。我們一早從學校出發(fā),步行半個小時,來到附近的劉山公園。孩子們歡快地奔跑,一路跑上山頂,登上瞭望塔,看水庫如鏡、群山如龍,憑欄臨風,多快樂!
從這次開始,定期舉行活動成了我們班孩子最開心的事情。
春天來了,石漫灘水庫的庫底種滿了油菜。油菜花開,金燦燦的,像一地陽光。我們就到陽光里暢游。風是香甜的。身上沾滿了花粉,衣服都是香的。我們看到了春天,聞到了春天。
在大壩公園,我們觀看洪災紀錄片,了解家鄉(xiāng)的滄桑巨變。走出大壩公園,我們發(fā)現(xiàn)旁邊就是楚長城(蘇山段)遺址,就沿著山間小路,在林中穿行、懷古,放飛思緒。
端午節(jié),我們做香包。我準備針、線、香草,孩子們準備裁剪好的布頭。靈巧的、笨拙的,都一樣專注。做好了,掛到胸前,一路神氣地走回家。
中秋節(jié),我們吃月餅。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和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是固定吟誦的詩詞。四個人一小組,每組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四份。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捏著,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嘗著。咦,安康怎么眼巴巴地看著大家吃呢?還一個勁兒問:“什么餡兒的?”沒等我問,安康的同桌笑著說:“他吃得太快了,一口就沒了。”“這不就是豬八戒吃人參果嗎?”大家都笑。
最難忘的是2017年的重陽節(jié)。我們到市里的老年公寓去看望老人。為了這次活動,我們學唱了《孝和中國》《厚德載物》《三德歌》?!疤斓刂g和為貴,百善之中孝為先……”歌聲中,臺上孩子們動情,臺下老人們感動。我相信,這些孩子的心里會種下善的種子。
…………
我聽到了成長的聲音:當長跑運動會我們包攬了男女前三名的時候;當我們班的女子足球隊奪得“市長杯”第一名的時候;當我為于雯慧舉辦剪紙作品展覽,剪紙作品被學校收藏的時候;當我的文章、孩子們的作文在雜志上發(fā)表的時候……
這成長的聲音如同一首首美妙的樂曲,不同的旋律在時空里婉轉(zhuǎn)流淌,成為一種幸福。
和孩子一起成長是幸福的。這幸福如同茉莉,靜悄悄開放,芬芳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