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劍偉
摘 要:隨著國家的不斷壯大,我國對國民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課程改革也更是推陳出新。新課改的實施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同時也走入了另一番新的天地。本文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指出了如何在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的指導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也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份參考。
關鍵詞: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 小學語文教學
古往今來,語文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都是一門重要學科,也是學習其他學科基礎的必要工具。同時語文改革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墒牵瑥哪壳暗慕逃闆r來看,改革的實際效果與預想效果卻是相差甚遠。
一、現(xiàn)有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一直在不斷改革,由于在改革過程中忽略了時代的發(fā)展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影響,使得改革成績并不顯著。
1.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脫節(jié)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在語文學習中拼、識、讀、寫更是四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1]。然而現(xiàn)在的教師卻往往認為針對性教學才是最好教學的方式,將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孤立式教學,也就使得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缺少了連續(xù)性和貫通性,因此降低了語文教學效率。
2.時間消耗在無關緊要的地方
為了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往往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會讓學生朗讀一些文章,碰到名篇佳作讓學生朗讀確實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感情??墒怯行┙處焻s無論什么文章都指定學生來朗讀[2]。比如在講《路旁的橡樹》一課時,教師根本不顧及小學生們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多形式朗讀文章,試圖從中悟出些情感來。
另外,由于教師本身對教學目標理解的偏差,提問總是不在關鍵點上,反而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上對多個同學進行提問,這樣毫無實質性的提問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也達不到預期想要的效果。
3.忽略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受傳統(tǒng)思維教學方式的影響,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老師認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具備較深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一些抽象事物不能很好的理解[3]。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個授課過程中,都只是對書本上的文字加以解釋學習,并沒有進行其他課外的延伸閱讀和學習,以至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一直停留在書本表面,得不到很好的開發(fā)。
二、在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指導下進行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如今愈來愈注重兒童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也逐漸發(fā)展起來,為小學語文教學奠定基礎。
1.關于“拼”
單單對于“拼”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往的教學方式只是老師教著拼,學生跟著拼。并沒有區(qū)分重難點,都是一概而論[4]。在新的思維發(fā)展新論指導下老師要明確分析教學目標,將重難點、易懂點明確區(qū)分。對于重難點進行明確的教學指導,對易懂點則放手學生借助課件學習。比如在《b p m f》授課過程中,我們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讓學生隨著拼讀,再針對b 、p這種較易于混淆的地方進行重點分析指導。一來運用多媒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來無論有無基礎的學生都較易于接受。
2.關于“識”
對于識,只靠死記硬背往往很難讓學生接受,反而是一些靈活的方式更讓學生印象深刻。在這一授課環(huán)節(jié),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入簡單的動畫,好比象形字一樣,讓學生從文字本身的意義了解文字。
“識”并不是單純指識字,更多的認識文章了解文章[5]。比如在講《烏鴉喝水》一課時,只靠老師在黑板上用粉筆勾勒,會有部分同學很難理解烏鴉到底是怎樣喝到水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利用多媒體課件,用動畫片的形式表達,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對這一課的印象更加深,進而更好理解“烏鴉喝水”的寓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關于“讀”
以往的朗讀不僅枯燥而且感情也不能很好的迸發(fā),如果在朗讀課文的時候,給予文章合適的配樂,既能讓學生覺得放松,又能迸發(fā)真實的情感。同時也增加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
4.關于“寫”
對于寫作,不要刻意的規(guī)定字數(shù)的多少,而是要讓學生表達真實的情感,寫出內心的想法。只要是真實的都是值得稱贊的,哪怕并不是符合你所設定的要求。不符合老師的要求并不是作品本身的問題,只是寫出來的東西不是你想要的而已。所以在寫作這方面不要過多的苛求條條框框。
5.延伸課外知識
對于所要延伸的課外知識,作為老師一定要精挑細選、再三斟酌,做到選其優(yōu)秀、去其良次。所選的課外閱讀即不能脫離本學期學習的主旨,又不能與課本內容大同小異。一定要給學生眼前一新的感覺,從必須學習轉化到想要學習。只有學生自己增強了主觀積極性,才不會把課外延伸當成學習負擔,而是有一種放松壓力的感覺。
6.將學習融入生活
不要做一個只會學習的“書呆子”,要把所學的知識帶到生活中去。比如在我們學習了《雷鋒叔叔,在哪里》一文后,就在課外組織“身邊活雷鋒”的評選活動。不僅讓學生學習到雷鋒精神,更要將雷鋒精神帶入生活,付諸實際行動。光學不練假把式,所以真正的學到雷鋒精神的學生,應該是生活中也不知不覺的帶有雷鋒精神。
結語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拼、識、讀、寫四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模式,既能使學生的學習接連有序,又能融會貫通。結合多媒體教學更是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的特色所在。小學語文本身就是一個色彩豐富、感情豐滿的學科,更能走進學生們的生活。由于教學對象的不同、課程內容的不同,教學方式當然也不是一成不變。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的主旨就在于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根據(jù)所求,提供所需,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該盡的職責。延伸閱讀和自由寫作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和目前所處的情景進行變通式運用,從而實現(xiàn)思維發(fā)展新論下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在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的指導下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更能充分拓展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成果質量。
參考文獻
[1]全愛華.淺議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17):21-21.
[2]劉光容.基于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教育界,2015(20):123.
[3]李秀莉.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7):368-368.
[4]金梅玲.基于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分析[J].小作家選刊,2016(22):103.
[5]溫懷蘭.兒童思維發(fā)展新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1):3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