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妊娠期婦女變化明顯,由于胚胎生長,子宮需要大量血液,盆腔的血流量增加,靜脈壓力增高,使大腿內側和外陰的靜脈回流受阻,因而外陰靜脈和下肢靜脈的壓力也相應地增高,久而久之,靜脈擴張充血,形成靜脈曲張。同時隨著胎兒增大,子宮在骨盆內相應地擴大,壓迫下腔靜脈,使靜脈向心臟的回流受阻,于是遠端靜脈不能暢通回流,使血液淤積;妊娠期間孕婦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使靜脈管壁增長變薄,靜脈、瓣膜的功能及血管周圍保護作用減弱,從而使靜脈脹得突出成一串串的青筋疙瘩。
本病早期常無任何自覺癥狀,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孕婦可感到下肢腫脹發(fā)沉、麻木,走路、行動不方便,易疲倦、隱痛,下肢及足背浮腫。重者可合并外陰靜脈曲張和痔瘡,活動時癥狀加重。多數孕婦的下肢靜脈曲張,在產后自行消失,恢復原狀。
怎樣才能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呢?孕婦應合理安排休息時間,臥床休息時可用枕頭將下肢墊高,以利于下肢靜脈回流。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有利于下腔靜脈血循環(huán);經常散步,不要連用一個姿勢站得太久或坐得太久;每日定時按摩一下小腿肚子,按摩后用溫水燙洗腿腳,促使下肢血液循環(huán);注意調理飲食,飲食要味淡、少吃鹽。
如孕婦患有下肢靜脈曲張,每天早上起床前,在腿部纏上彈力繃帶,自下向上直到膝部,以防血栓和靜脈瘤的發(fā)生。重者可穿高彈力尼龍襪保護,但這種襪子須松緊度適宜,太緊了反而有害,不要穿緊的鞋和太緊的褲子。當靜脈曲張?zhí)幊霈F(xiàn)發(fā)癢、硬化或破裂出血時,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診治,不可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