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糖是“開門七件事”中的一件,在我國古典文獻中,很早就有關于糖的描述,下面讓我們聊一聊糖的古今往事。
《禮記·內則》云:“棗栗飴蜜以甘之?!边@是以甜品調味的早期記載。但“飴”不是糖,是麥芽或谷芽熬成的糖膏或麥芽糖,當時起糖的調味作用。
《楚辭·招魂》曰:“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里“柘漿”是指甘蔗汁,在當時也起到糖的作用,也還不是糖。
漢代楊雄《方言》:“餳謂之餹?!薄梆n”即古糖字。但實際上“餳”“餹”仍是指用米、麥、甜菜、蔗汁熬成的糖膏之類甜味品,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糖。但據(jù)東漢楊孚《異物志》所載,當時在嶺南一帶已出現(xiàn)蔗糖業(yè)。他說:“(甘蔗種植)遠近皆有……榨取汁如飴,名之曰餹,益復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而冰,破如磚。其食之入口消釋,時人謂之石蜜也?!惫烙嬤@種蔗糖當時產(chǎn)量很少,影響不大。
所以一般認為,糖的真正產(chǎn)生,實始于唐代,是由印度傳入的。歐陽修、宋祁撰的《新唐書·西域傳》云:“貞觀二十一年,始遣使自通于天子……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詔揚州上諸蔗,拃瀋如其劑,色味愈西域遠甚?!庇謸?jù)《續(xù)高僧傳·京師大慈恩寺釋玄奘傳》記載,唐太宗時自古印度得石蜜匠人,在越州用甘蔗制糖,后來推廣于產(chǎn)蔗各地??梢韵胍?,初次熬煎出來的糖,質量一定是很差的。所以后來又有不斷改進的傳聞,宋王灼撰寫的中國第一部制糖專著《糖霜譜》云:唐大歷間,有僧號鄒和尚者,不知從來,跨白驢登蜀之遂寧繖山,結茅以居。須鹽米薪菜之屬,即書付紙系錢,遣驢負至市,人知為鄒也,取平值掛物于鞍,縱驢歸。一日,驢犯山下黃氏田,黃請償于鄒,鄒曰:“汝未知窨蔗為糖霜,利當十倍?!痹囍?。鄒末年走通泉縣靈鷲山龕中,其徒追躡及之,但見一文殊石像,眾始知大士化身,而白驢者,師子也。
這是唐大歷年間的事,距貞觀后一百多年。遂寧縣、通泉縣都在今四川省境內,鄒和尚不知何許人。故事未免有神話色彩。但到宋代,“糖霜”一詞已屢見于文人著作,如蘇軾《送金山鄉(xiāng)僧歸蜀開堂》云:“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秉S庭堅《在戎州作頌答梓州雍熙長老寄糖霜》詩云:“遙寄糖霜知有味,勝于崔子水晶鹽。”可見,糖霜(綿白糖)在當時已很受人歡迎。
唐宋時期,已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作坊式制糖業(yè),土法制取白糖、冰糖等新品種也相繼出現(xiàn),所產(chǎn)之糖的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糖產(chǎn)品不僅銷售國內各地,還遠銷波斯、羅馬等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貿(mào)易往來。廣泛興起的制糖手工業(yè),擴展至全國的很多區(qū)域,如現(xiàn)今的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宋、元期間,大量的閩、粵移民至我國臺灣,同時也帶去了種蔗制糖技術。
明代宋應星編著的《天工開物》中,記述了種蔗、制糖的各種方法,比《糖霜譜》一書更系統(tǒng)、更詳盡。這些方法,在中國民間一直沿用到20世紀。書中記述的采用牛拉石轆(或木轆)多次壓榨取汁的方法(壓榨法),與現(xiàn)代的甘蔗多重壓榨原理相似。在蔗汁澄清方面,書中首次總結了石灰法澄清工藝,其原理在現(xiàn)代的制糖業(yè)中仍有沿用。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還闡述了糖的品質:“凡白糖有五品:石山為上,圍枝次之,甕鑒次之,小顆又次,沙腳為下?!庇终f:“白糖的最上層清白異常,名曰洋糖。西洋糖絕白美,故名。”
時下,糖的品種很多,常見的食糖有白糖、紅糖、冰糖、葡萄糖、飴糖和蜜糖等。糖是人體必需的六大營養(yǎng)素之一,也是供給人體能量的最主要來源之一,每克糖能產(chǎn)生4千卡的熱量,人體所需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糖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白糖性平味甘,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咳、補中益氣、解毒醒酒功效,用于肺燥咳嗽,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等癥。紅糖性溫味甘,具有溫中補虛、緩急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治療脾胃虛寒的脘腹冷痛,婦女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產(chǎn)后惡露不盡等癥。紅糖還有補血養(yǎng)肝作用,特別是對產(chǎn)婦恢復體力很有幫助,所以產(chǎn)后幾天需要多喝紅糖水。
糖的發(fā)明,對人類生活產(chǎn)生重大影響,其中有關糖制的食品就難以計數(shù),尤其是糖果,更是兒童的最愛,每個人年幼時幾乎都離不開糖果,對各式各樣糖果留下深刻印象。當然,像古籍中提到的糖絲線、一窩絲、十般糖、韻姜糖、花花糖、玉桂糖、烏梅糖等等,連我這個古稀老人也都沒吃過,可以不去說它了。我童年時吃過的幾種糖果,大市口爵祿茶食店和五條街春生和茶食店都有售,有時小商販還沿街叫賣,但現(xiàn)在知道的人不多了,我卻常常想念它們,不妨一談。
一種叫“寸金糖”,只有一寸長,像一根小金條,外邊裹著一層白芝麻,里面是白糖芯,吃起來甜中有香。母親給我吃寸金糖時總會嘮叨幾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讀書要用功,別光貪玩!我只要高聲答應:聽到啦!就可以拿著寸金糖就跑了。一種叫“絲線糖”,是用飴糖做的,外層沾著黑芝麻,吃時飴糖絲拉得很長,不容易斷,好似一根根絲線。一種叫“彈子糖”,沒有外包裝,五顏六色,狀如圓圓的彈子,一分錢兩粒,一角錢可買一包,特別受兒童青睞。另一種叫“棉花糖”,是用白砂糖在旋轉的機器中分離出似棉花狀的糖,入口即化,甜潤無比。還有一種叫“灌香糖”,用飴糖做成兩寸多長圓柱狀,外裹白芝麻,里面灌有豆粉白糖芯,又香又甜又酥。
現(xiàn)在,糖果面貌一新,口味各異,質量也大大提高。我平時很少吃糖果,怕對健康不利,但每逢春節(jié)總要置辦各式糖果,除應酬拜年的孩童外,主要是從懷舊中得到一些甜蜜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