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莉 李嘉寶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拉威爾是杰出的法國作曲家,他的曲子還有巴洛克時代的對位意識,精密而巧妙。而由于拉威爾的局限性,他的曲子大多以神話傳說、妖魔鬼怪為主題。然而拉威爾公認的還是他杰出的配器技巧,他的每一首鋼琴曲都是以管弦樂配器的思路來創(chuàng)作的。1905年以后是他主要的創(chuàng)作時期,創(chuàng)作了《鵝媽媽》組曲、《夜之幽靈》、一些歌曲及歌劇《西班牙時光》等,本篇文章將談論拉威爾鋼琴作品風格及其特征。
莫利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是20世紀初法國杰出的作曲家、鋼琴家,在他的鋼琴作品中,深受西班牙音樂的影響,他的母親是西班牙人,所以對他的熏陶影響非常大,他經(jīng)常采用帶有西班牙風格的伴奏來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比如作品《丑角的晨歌》。拉威爾的主要鋼琴作品非常之多,比如《帕凡舞曲――為夭亡的公主而作》《鏡子》等,但是最為出名的還是《水的嬉戲》,這是拉威爾音樂作品的標桿性著作,也是他的早期作品之一,當時他的作曲風格偏向于浪漫主義時期的曲式結構,但是與印象派的音樂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他很善于細膩的情感表達,將自己對音樂的獨到見解融入于作曲之中。然而到了拉威爾晚年,他的愛好又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作品又偏向于古典主義風格。拉威爾的音樂作品中,大七和弦與二級音上的九和弦組合較多,并且加入了許多開放的四、五度的音程,他試圖運用中古調式對音樂作品進行各式各樣的和弦的編配和重組,他非常注重音樂曲調結構的變化,所以在編排過程中非常具有自己的思想和音樂情感,比較偏愛古典主義的音樂,所以在作曲時具有古典風格。
拉威爾早期鋼琴作品和后期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風格、感情、技巧均有所不同。早期,拉威爾對鋼琴作曲十分熱心,最早寫的兩首鋼琴曲《古風小步舞曲》、《百聞的景色》中的第一曲《哈巴涅拉》,已經(jīng)顯示出他的個性拉威爾就受到象征主義詩歌的影響,他十分喜愛波特萊爾、馬拉美的詩歌和愛倫·坡的作品。后來,他又接觸到法國作曲家夏勃里埃爾色彩性的和聲以及艾立克·薩蒂的新奇怪誕的音樂思想和音樂創(chuàng)作,所以在他自己的習作中,也開始探索一些新的音樂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他的音樂思想過于奔放,所運用的和聲手法也過于新奇。拉威爾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處于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他對藝術持有自己的見解他運用的調式及和聲都新穎別致,常用自然調式、五聲音階等,但總是以傳統(tǒng)和聲為基礎,總的風格傾向于古典音樂的純凈優(yōu)美和富于幽默感。
他的音樂一般都是以主旋律帶動人心,將作者的世界觀完完整整的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早期的鋼琴作品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所以充滿了詩情畫意。鋼琴作品往往也很有新意,在以往的曲式結構上有所創(chuàng)新,再加上本身的音樂風格帶有浪漫的西班牙色彩,就更加增添了作品的飽和度。他彈奏的和弦,語調飽滿,富有感染力,線條流暢,絕不矯揉造作,平鋪直敘的表達了自己的情感,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此外它的鋼琴作品非常具有邏輯性,表面音樂很復雜,事實上,他的鋼琴作品都是以傳統(tǒng)音樂作為基礎,通過后期對和弦重新編排和處理,將原有的音樂模糊掉,從而成為新的內(nèi)容,這不單單是需要音樂技巧,還需要天賦,能夠將前人的音樂,做出自己的理解并且發(fā)揚光大,源遠流長,這也是非常偉大且不可思議的。而后,拉威爾的鋼琴作品就不單單是浪漫主義了,而是在此基礎上更加豐富了起來,兼具浪漫派和印象派兩種派別的音樂風格,他對鋼琴曲的獨到見解使得他的代表作在那個時期層出不窮。后期的拉威爾的風格趨于成熟,轉變?yōu)楣诺滹L格,從之前的奔放轉變?yōu)闇赝窈畹娘L格,他的鋼琴作品不僅僅是在和聲上,還有間奏,曲調,都有點爵士的風格。
總的來說,拉威爾的鋼琴作品分為三個時期,這些都與他當時所經(jīng)歷的時代背景以及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有關,出于不同時期對音樂的不同理解,導致不同時期他的音樂呈現(xiàn)出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他的創(chuàng)作手法從最初的浪漫主義到印象主義再到后期的古典主義,不單單是曲調結構的變化,更是作曲人的內(nèi)心情感以及對音樂理解的變化,我們不難理解這個大師對于音樂的熱愛,和獨到理解,也成為后來無數(shù)個音樂家,鋼琴家,作曲家爭相膜拜敬仰的對象,他的作品流傳至今,有很多值得我們后人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