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繼榮
我不會煮飯,婚后情愿給老公打下手,每日飽享熱騰騰飯菜后,哼著歌洗鍋洗碗,擦亮杯盤,日子不知過得有多開心。
忽然平地一聲驚雷:婆婆要來盤桓三五日,看看此地風景。而這時,我那能煎會煮的老公偏偏出差了,我在屋子里團團轉,想轉出點名堂來。手機一響,老媽的電話到了,我慌不擇路,將心事和盤托出,沒想到一腳踏進陷坑里。
老媽從我出生時的頑劣說起,到青春期的叛逆,到婚后的不諳廚藝,噼里啪啦數(shù)落了半日,我誠惶誠恐地哀求:“老媽您喝口水,8點檔的電視劇開播了……”老媽猛然想起,跟鄰居一起約好去踢毽子健身。但老人家并不肯輕饒了我,再三教導:婆婆來了,一定要親手煮飯給她吃。
我將頭發(fā)扎成利索的馬尾,袖子挽得高高,還裝模作樣地系上一條卡通圍裙,一副勤儉持家的模樣。
婆婆很像戲里的婆婆,頭發(fā)平伏地梳向腦后,挽一個髻。天有點兒熱,她將淺色外套搭在手臂上,說不出哪里有點兒像伊麗莎白女王。稍敘寒溫之后,婆婆去衛(wèi)生間梳洗,我將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桌上。
婆婆旅途勞頓,但胃口很好,每樣菜都吃得津津有味,連湯都喝光。婆婆行事讓人很舒服,她并不質疑我為何以光速做出飯菜,也不熱情似火地夸贊我的廚藝,我心稍安,不再手足無措。
飯后,婆婆要幫忙洗碗,我忽然想起案板上那一大堆外賣盒子,頓時狗急跳墻,撐開兩臂,死乞白賴地擋在廚房門前。婆婆掩嘴笑,像一個狡黠的小孩:“別擋著啦,我早就知道吃的是外賣!”你看你看,不怪他人城府深,怪我自己太天真。
婆婆拍拍我肩,小聲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我也不會做飯!”聽到這句話,我熱淚盈眶,似他鄉(xiāng)遇故知,迷途見燈火,幾乎要與婆婆擁抱。
我倆合力收拾完畢,泡一盞好茶,慢慢地喝,細細地聊。
婆婆說,她少女時候,因為不會做飯,屢屢被長輩訓誡:一個女孩子不會做飯,將來怎么嫁人呀!她吐吐舌頭:“在眾人眼里,一個女孩子不會做飯,簡直像神仙不會捉妖,妖怪不會吃人,人不會吃飯一樣。”我哈哈大笑,幾乎笑出眼淚:“我的媽呀,您不光結婚生子,還有了一個不會做飯的兒媳婦呢!”
婆婆擠擠眼睛:“我出嫁后也遇到了你這種狀況,幸虧嫁了一個好丈夫,他百般替我遮掩,每每躲在廚房煎炒蒸煮,再由我親手端上桌,起初也鬧了不少笑話,后來,我索性大大方方向家人挑明?!逼牌耪f,到后來,眾親友終于認可,兩夫妻不計較的事就不是大事,小兩口喜歡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這時候,老媽的電話打進來,審問我是否洗手做羹湯,還非要讓我打開視頻,檢閱我做了什么飯菜招待貴客,生怕我敷衍搗鬼。
看看看,我的面子何在?!正在為難之際,婆婆笑容滿面地為我解圍,聲稱飯菜可口,營養(yǎng)豐富,我是一個令她滿意的好媳婦。我媽又謙遜了好一陣子,曝光了我的很多糗事,才依依不舍地放下電話。
婆婆摸摸我的頭,以示安撫,我立刻覺得這才是親娘應有的樣子,不是恨鐵不成鋼,而是溫柔地包容一塊鐵。我暗下決心,母親節(jié)禮物一定買雙份。你看,人心就是這么容易改變。
自從婆婆來后,我覺得陽光比從前暖,花比從前香,下雨聲也比從前好聽。
關于吃飯的事,你放心,我們自有主張。這幾天雨下不停,到處冷冷清清。我們倆買了調料吃火鍋,愛吃的菜在鍋子里翻滾,電視機里播放著愛看的電影,玻璃窗上熱氣氤氳,外邊雖是風疏雨驟,但屋里卻是一個溫香柔美的世界,怎不教人心甜意洽。
但總吃火鍋必定不行,我倆終于開始鉆研廚藝。百度菜譜之后,世界在我們面前打開了另一扇門,我們每天都把失敗的作品拍照發(fā)朋友圈:焦炭般的燉牛肉、暗無天日的燒茄子、灰溜溜的干煸豆角……種種丑圖,令大家笑聲不絕,也算日行一善了。
也有成功的時候,美貌的番茄炒蛋、清爽的涼拌黃瓜、入口即化的雞蛋羹,讓我倆得意洋洋,互相恭維對方為廚神。婆媳倆雄心勃勃,計劃在小區(qū)開一個餐廳,造福鄉(xiāng)里。出差回來的老公,細細品嘗著我們的拿手菜,他誠懇地建議我倆高抬貴手,放過小區(qū)居民。
我與婆婆面面相覷,但誰肯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啊。我們過夠了飯來張口,飯后洗碗的日子,決定繼續(xù)加油,占領廚房。
老公體恤這兩個對廚藝著迷的人,叫我們先學著買菜。這正中我們下懷,逛超市多好啊:香菜瘦得理直氣壯,茄子胖得鼓著腮幫,辣椒穿紅著綠地打扮著,圓白菜把自己包裹得無比隆重。超市里播放著流行歌曲,我與婆婆推著購物車,東買一點兒,西買一點兒,兩個人開心得一閃一閃亮晶晶。
我們也下載了做菜的APP,買了烹飪的教材,在老公的指點下,兩人煎炒烹煮,輪流上陣。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回,老媽來嘗了我做的菜,驚得咂舌。婆婆趁機進言:“親家啊,你要多夸孩子才行,以后不能再人前人后地訓,這也是我的女兒!”老媽的臉—下子紅到耳根,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