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事案件中的少年觀護制度

        2018-01-26 20:29:19竇云鴿
        天津法學 2018年2期
        關鍵詞:程序制度

        竇云鴿

        (天津公安警官職業(yè)學院 教務處,天津 300382)

        社會觀護制度是人民法院在長期的未成年人審判實踐中探索建立的一項新制度,適用于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權益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法庭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大膽探索實踐社會觀護、圓桌審判、訴訟教育引導等未成年人民事和行政案件特色審判制度,不斷開拓未成年人民事和行政案件審判的新思路、新方法[1]。在《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中①,首次提到了在撤銷監(jiān)護人資格案件中根據案件需要可以聘請適當的社會人士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觀護??梢姡罡咴簜鬟f的信號是,未成年人社會觀護制度對于民事案件的解決具有積極作用,各地法院應該在涉少民事案件中重視并采用。

        但是上述文件只提供了原則性和指導性規(guī)定,各地法院在實踐中雖積累了一定經驗,但亦存在一定問題,我國民事觀護制度在我國的司法應用仍處于實踐探索階段,需進一步在理論及制度細節(jié)設計上進行深入研究。如未成年人的社會觀護制度發(fā)端于刑事領域,而民事案件中所應用的未成年人觀護制度,與刑事案件中的相對應制度是否等同,可否平移,是值得思考研究的問題。另外,觀護制度在具體民事案件中適用的程序、范圍、觀護的方法、報告的效力等諸多細節(jié),均需進一步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討。

        一、我國民事案件中適用少年觀護制度的現狀及不足

        (一)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

        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的一些法院中,民事案件中的少年觀護工作已經開展得比較完善,比如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法院等[2],因為建立有專門的少年法庭,并與社區(qū)等其他部門開展了深入的合作,適用觀護制度的案件數量多,與社會力量聯(lián)系緊密,觀護形式豐富。更有的法院針對民事案件適用社會觀護制度而制訂了專門的規(guī)范性文件②,對觀護制度的概念、觀護員的選任和回避、觀護員工作內容、調查報告的質證與采信等問題作出了規(guī)范,對當事人相應的程序權利提供了有效的程序性保護。

        而據筆者了解,在筆者所處的天津市基層法院則既沒有設置少年法庭,也沒有在具體的民事案件中引進過社會觀護員,民事審判庭的法官大多不了解社會觀護制度的運行模式,也不清楚可以采取聘任社會觀護員的方式,來協(xié)助解決撫養(yǎng)費、探視權、監(jiān)護人變更等案件??梢酝浦?,我國會有相當一部分法院是這種情況,放任涉少民事案件與其他民事案件混同審理,且沒有設置選聘觀護員的機制。可見社會觀護制度在涉少民事案件中的應用在我國尚屬探索實踐階段,并沒有在大多數地區(qū)普遍適用。

        (二)案件適用范圍不明

        在案件范圍方面,哪些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案件可以適用社會觀護制度,是不明確的。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關于審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若干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少年審判庭可審理五類民事案件,包括侵權人或者直接被侵權人是未成年人的人格權糾紛案件、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等,但該規(guī)定并未正式發(fā)布施行。因此,目前我國沒有規(guī)范性文件來明確哪些民事案件應該或可以適用社會觀護制度,各地的做法各不相同。

        某一案件觀護員介入或是不介入,是由法院根據案件需要而依職權啟動,法院認為必要的,就可以通過一定的程序,來聘請社會觀護員③。因此適用該制度的案件范圍就兩個要素直接相關,一是法院是否配置有觀護員可供委任;二是法院是否認為社會觀護員有必要參加案件。無法確定明確的適用案件類型或范圍。

        (三)觀護員的選任隨意性大

        少年觀護需要具有專業(yè)知識背景的人員來進行專門的調查、心理輔導、教育、訴訟代理等工作,因此觀護員的選任應有科學的體系與切合工作需求的標準。但目前我國民事訴訟中的觀護員,在資質上沒有一個明確的,規(guī)范的要求,不像我國臺灣地區(qū),需要通過專門的選拔考試才能取得觀護員資質。這就導致社會觀護員的聘用和選任,是否符合觀護員資質,也是由法院自行決定。比如說,實踐中法院會認為退休教師、心理咨詢師、有社區(qū)工作經驗的人員、退休干部等可以勝任觀護員職責,便予以聘任??梢哉f,現在的觀護員的選聘沒有任何標準可言。

        (四)觀護工作缺乏監(jiān)督

        觀護人員的工作缺乏監(jiān)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觀護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準則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要求,缺少規(guī)范層面上的監(jiān)督。一些發(fā)展比較成熟的法院有著自己的工作規(guī)定,但僅僅屬于各地法院獨立的操作規(guī)程而已,缺乏明確且統(tǒng)一的規(guī)范。

        2.觀護工作全程沒有當事人的程序權利進行參與,缺少當事人的監(jiān)督。觀護人員的工作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法、觀護報告是否屬實,當事人在程序上理當享有監(jiān)督、異議、提出反駁證據的權利。但在目前當事人的監(jiān)督權利沒有得到落實。

        二、民事案件中適用少年觀護制度之理論研判

        少年觀護制度應用于民事案件仍處于實踐和起步階段,需要對其理論基礎、制度性質、運行程序等進行進一步深入思考,以求完善。

        (一)民事與刑事程序中少年觀護之比較

        少年觀護制度在民事和刑事程序中發(fā)生作用的基礎迥異。

        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是犯罪行為的實施者,社會觀護制度為了克服傳統(tǒng)刑罰弊端而生,對觸法的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式或挽救式教育,避免因犯罪記錄或服刑期間的交叉不良感染而造成少年回歸社會的障礙。而在民事糾紛中,很多未成年人因親屬的婚姻、家庭糾紛而被動地與案件發(fā)生關聯(lián),并不是案件中履行義務的主體,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卻會與其利益直接相關,觀護制度的發(fā)生基礎是為了案件的處理結果更利于未成年人權益之保護④。

        具體而言,觀護制度在刑事和民事程序中,相同之處在于,二者均以未成年人為觀護對象;觀護工作均是在司法機關的指導下,由專門的觀護人員來進行;觀護人員的工作均以利于未成年人成長教育為出發(fā)點;觀護工作內容均包括未成年人心理疏導和教育。

        不同之處在于以下四方面:

        1.觀護啟動的原因不同

        刑事案件的觀護為少年犯的管理和教育而啟動,是以溫和的教育管護手段取代傳統(tǒng)刑罰,通過觀護基地或觀護中心的方式,既有效管理了少年違法者,同時可以加強文化知識教育和心理輔導,幫助其刑滿后回歸社會且不再犯罪。

        而民事案件的觀護啟動原因有二,一是為了案件中涉及的未成年人利益保護,例如由觀護人員擔任其訴訟代理人等;二是為了案件本身而啟動,例如在撫養(yǎng)權糾紛中依照觀護人員的調查報告來確定適宜的撫養(yǎng)權人等。

        2.觀護與案件的關系不同

        刑事案件中,觀護中心是案件強制措施或判決的執(zhí)行機構,因此觀護人員并不參與案件的審理,是否進行觀護也與案件的審理不直接關聯(lián)。而民事案件中,通常是為了案件審理需要或未成年人利益保障的需要,而在審理之前就引入觀護制度,案件的性質決定著是否進行觀護,觀護工作與庭審程序密不可分,比如觀護人員作為代理人出庭、觀護人員參與案件調解、觀護報告作為定案依據等,在必要時,觀護工作在有的案件中會延續(xù)到判決作出之后。

        3.觀護人員的選任不同

        刑事案件的觀護基地的工作人員通常是專職,觀護基地由政府牽頭的多家單位共同設立,人員統(tǒng)一聘請,具有專職化和穩(wěn)定性。而民事案件的觀護人員通常由審判機關聘請或委任,是兼職而非專職,資質要求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4.觀護工作的內容不同

        與刑事程序中的觀護相比,民事案件的“護”的色彩更濃,觀是為了護,而刑事案件的“觀”的意味更重,觀與護并重,甚至有的刑事程序中的觀護機構被稱為“管護中心”[3]。民事案件中觀護工作的內容包括調查并撰寫觀護報告、擔任未成年人的代理人、協(xié)助案件調解、對未成年人心理輔導與教育等,刑事案件中觀護工作的內容包括進行法制教育、培訓勞動技能、進行心理輔導、監(jiān)督限制活動自由等??梢钥闯龆咴谟^護的內容上存在著本質的區(qū)別。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因為民事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的角色與刑事案件中涉罪未成年人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審或不起訴、社區(qū)矯正的未成年人,是教育和改造的對象,通過教育和改造來實現保護未成年人、幫扶他重新回歸社會的目的。而民事案件中很多的情況下是通過觀察未成年人、了解其成長環(huán)境來作為案件處理的依據和方向,所以在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意愿、生活方式、利益相關,是處理案件的參考要素和指引。所以民事案件中引入觀護制度所要實現的制度目的和基礎與刑事程序完全不相同,因此民事案件中的觀護制度需要有完全不同的設計理念和執(zhí)行規(guī)范,盲目照搬刑事案件中少年觀護制度會導致運行的偏差。

        (二)民事案件少年觀護的制度價值

        為什么倡導民事案件中適用少年觀護制度?觀護制度在民事訴訟程序中可以實現怎樣的制度目的和意義?

        根據目前的制度運行情況,可以初步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1.有利于案件的正確、迅速解決

        應用觀護制度的民事案件其判決結果大多與未成年人的成長和未來密切相關,且案件審理要以尊重少年成長規(guī)律和維護少年合法權益為原則。而審判人員因為缺乏像觀護人員一般的專業(yè)的少年工作經驗或心理學、教育學背景,又缺少專門的調查時間,因此很難對一些專業(yè)性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和了解,判決的監(jiān)督落實也是審判實踐中的難題。而觀護人員則可以彌補以上不足,可以參與到案件的調查、調解、判后監(jiān)督等環(huán)節(jié)中,利于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判決結果的正確作出和有效落實。

        2.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長與發(fā)展

        大量涉少民事案件都會對未成年人的權益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些是明顯且直觀的,需要專業(yè)人員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進行疏導,保護其幼小的心靈,樹立起正確面對的勇氣。另外還有些影響是容易被我們所忽略的,比如未成年人侵權的案件,未成年人主動進行侵權行為但未構成犯罪的民事案件中,需要對未成年人進行挽救和教育,但因為這類案件往往也有監(jiān)護人參加,因此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往往就被忽略了,或者理所當然的認為管教的義務應該由家長負責。但很多案件正是因為監(jiān)護人的管教義務缺失才會成案,所以有必要通過觀護制度,來教育和挽救輕微違法的未成年人,對其不良的行為提出警示,將小問題遏制在萌芽中。

        (三)兩類不同性質的觀護工作內容

        因觀護對案件的作用不同,可以將觀護工作分為兩類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即為未成年人權益的工作和其他觀護工作。

        為未成年人權益的而進行的觀護工作,典型的例子就是觀護員作為未成年人的代理人參與案件,成為訴訟參加人之一參加庭審及調解程序;或者類似臺灣地區(qū)設立的程序監(jiān)理人制度,在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案件中,為未成年人提供獨立的程序監(jiān)理人,作為其參加訴訟、表達觀點和想法的代表[4]。還有一類,就是未成年人侵權或被侵權的案件中,作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護人的角色,避免訴訟程序對其心理造成傷害,對誤入歧途的少年加以幫扶和挽救。

        其他觀護工作,雖然也是以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為工作原則,但其工作的內容是對未成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成長環(huán)境、監(jiān)護人情況、探視情況等獨立進行觀察、評估、走訪,利用觀護人員專業(yè)的知識,展開專門的相對中立的工作,完成觀護報告并提交法院,作為法官定案的一個參考或依據;另外還可以與法官共同進行調解工作,幫助當事人消除對立、化解矛盾。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類觀護工作更多的是類似臺灣地區(qū)的家事調解員或家事調查員的工作,是為案件順利解決的價值目標,而不是單純的代表未成年人一方的利益而參與到案件中來。所以這類工作也可以稱其“為案件需要而進行的觀護工作”。

        對觀護工作進行如上區(qū)分,是理清觀護工作與法院審判工作之關系的必要前提,且具有程序法意義。為未成年人權益而進行的觀護工作,其訴訟法上的法律地位是未成年人的訴訟代理人,作為一方當事人權益的代表,觀護人員不得再同時從事其他觀護事項,比如調查、調解等工作,因其訴訟地位已當然地失去了中立性,再行調查工作則有失偏頗,難具說服力。因此,對于代表未成年人權益而參加訴訟的觀護人員,法院不得委派其再從事其他為案件需要的觀護工作。同理,已經參與了案件的調查、走訪等工作的社會觀護員,也不得再在同一訴訟程序中擔任未成年人的訴訟代理人。

        (四)觀護工作與審判工作的關系

        觀護工作是法官審判工作的延伸,還是在法院指導下的一項獨立工作內容?現有的研究對觀護工作與審判工作二者關系缺乏關注。

        從目前公布的典型案例上來看,觀護工作似乎是為了彌補法官知識上或時間上的不足而產生的延伸。例如,張某等訴高某某等變更撫養(yǎng)關系糾紛案:“法官在與其多次溝通、談心的同時,通過社工、社會觀護員等對其家庭開展結構式治療,對雙方老人的撫養(yǎng)能力進行調查評估,也適時疏導高丙心理?!秉S某訴劉某探望權糾紛案:“少年庭的法官安排了具有心理學背景的社會觀護員共同至揚州進行實地調查。社會觀護員出具了內容詳實客觀的調查報告,結合社會觀護員出具的調查報告,準確考量黃小某的生活狀況”。可以看到,社會觀護員的工作為法官裁判案件提供了依據,社會觀護員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和專門的調查評估工作是案件所需。但在江蘇銅山審結的全國首例撤銷父母監(jiān)護人資格案件中,以上社會觀護員的工作卻都是由法官予以完成⑤。也就是說,在某些特定案件中,對于從事少年審判工作具有相當經驗的審判人員來說,由法院進行調查、評估、走訪、調解等工作,也是具有可實現性的。因此單純認定觀護工作是法院工作的彌補或延伸,似乎并不科學、全面。另外根據前面的論述可知,觀護工作中有一項是作為未成年人權益代表的工作內容,使社會觀護員取得了一方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或未成年人代表的法律地位,這時的觀護工作自然不屬于法院審判工作的延伸或補充。

        而法院委任觀護人員進行案件調查、調解等工作時,此類觀護工作與應該定位為在法院指導下的一項獨立工作較為適宜。

        首先,觀護工作不能離開法院的指導。目前,觀護工作的啟動是由法院依職權委任,法官必然會對觀護人員要進行的工作內容加以指導和授意,觀護人員的工作范圍以法院指定的工作范圍為準,且觀護工作的開展要服從于案件的需要。其次,社會觀護工作在開展過程中不受外力干預,不受制于法院或承辦法官,是獨立進行并獨立負責的。觀護報告,應該是類似鑒定意見的一種特殊的證據,對此當事人有權利提出異議并有權出示相反證據予以反駁,法官對于觀護報告是否采信,則需遵循民事訴訟中證據規(guī)則進行確定。所以觀護人員的工作可以在法院的指導下進行,但不等于觀護工作是法官工作的延伸或組成部分,不等于要按照法院的意愿來進行,而是應該由觀護人員獨立去判斷和完成,不受法院的干預,否則就有失中立性和專業(yè)性。

        三、建立完善我國民事案件少年觀護制度的建議

        (一)觀護機構與人員

        1.觀護機構

        建立專門的民事觀護機構,配置專職的觀護人員,必然是最有利于觀護工作開展的一種選擇。這樣便于進行觀護員的選擇、培訓、溝通,可以及時啟動觀護工作。但在當下廣泛建立專門的民事案件對應的觀護機構,不具有現實可能,我們可以考慮通過以下方式來完善觀護機構建設:

        (1)與當地刑事案件觀護中心資源共享,在已建立刑事案件觀護中心的地區(qū),可以對其中適合民事案件觀護工作的人員進行培訓和聘任,成為備選的觀護員人才庫;(2)與當地婦聯(lián)、共青團、教育主管部門、學校、民政部門等單位合作,在以上單位的工作人員中,或是日常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常設機構中,例如未成年人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等,抽選人才作為備選的觀護員人才庫;(3)形成街道、社區(qū)、物業(yè)等機構的聯(lián)動機制,利用以上單位可以近距離管理和接觸到居民的地理優(yōu)勢,和工作人員的豐富的社區(qū)工作經驗優(yōu)勢,建立一個“網點”密集的觀護人才庫。

        2.觀護人員

        明確觀護人員的選任范圍,可以參考臺灣地區(qū)的程序監(jiān)理人制度。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程序監(jiān)理人可以進行選任的范圍是“法院得就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所屬人員,或律師公會、社會工作師公會或其它相類似公會所推薦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并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適當人員,選任為程序監(jiān)理人?!辈坏眠x任的范圍是“即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曾受保安處分或感訓處分之裁判確定者、受破產宣告確定或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尚未復權者、被剝奪公權尚未復權者、受監(jiān)護宣告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者;受除名處分之律師、受撤銷或廢止執(zhí)照處分的社會工作師等專門執(zhí)業(yè)人員、身心障礙致不能執(zhí)行職務者以及有違反職務或其他不適于擔任程序監(jiān)理人之情形者”[5]。

        建議我國可以制訂相應的規(guī)范性文件,從可選范圍與不可選范圍進行雙向規(guī)制,進而在保留司法機關選任的空間與自由的前提下,明確觀護員的選任范圍。

        另外,觀護員的培訓應常態(tài)化,保證觀護員掌握民事案件觀護工作的內容、要求、制度規(guī)范等。

        另外,觀護工作往往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要支出交通等成本,應當保證觀護員的合理報酬,才能使制度順暢運轉??梢灾朴喪∫患壏秶囊?guī)范性文件,對觀護員的酬金來源、標準、支付方法進行規(guī)范。

        (二)觀護工作的程序性完善

        1.觀護適用的案件范圍和工作內容

        民事案件中的觀護制度的范圍應有所限定,而不宜擴張。對于并非與訴訟程序直接相關、不應在訴訟程序去解決的問題,不得擴大適用觀護制度,而是應當由司法機關通過司法建議或其他工作機制,將相關問題轉交至負責部門處理,而不應泛泛啟動觀護制度。

        在實踐中,多數適用觀護制度的案件都是婚姻、家庭類家事糾紛,比如離婚案件、撫養(yǎng)費或撫養(yǎng)權糾紛、探視權糾紛、繼承或收養(yǎng)糾紛、變更監(jiān)護人案件等,但對于未成年人是一方當事人的財產糾紛,比如未成年人侵權或未成年人與他人的合同糾紛(比如贈予合同等),在必要時也應允許啟動觀護程序。

        而觀護員的工作內容,應按工作性質不同加以區(qū)分,如果是未成年人代理人或程序監(jiān)理人的性質,則應允許觀護員從事訴訟代理人的所有訴訟活動,享有對應的訴訟權利;如果是以專業(yè)人員的身份參與到案件中來,那么其工作內容可以包括調解、監(jiān)督、觀察、心理疏導、出具觀護報告等多項內容。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觀護人員的工作內容不應與審判人員的案件審理工作相重疊,需要作出區(qū)分,而不是以“法官的助手”角色出現,另一方面,應當對觀護人員的工作內容的外延通過規(guī)范性文件的形式進行限定,不得在實踐中由觀護人員任意擴大工作范圍。

        2.當事人的程序權利

        對于觀護人員的行為,應當賦予當事人相應的監(jiān)督或異議等程序性權利,例如,當事人有權在其認為必要時,提出啟動觀護程序的申請,由法院審查后決定;對于法院依職權啟動的觀護程序當事人有權提出質疑;當事人有權對觀護員超越職權的行為或其他不當行為提出異議;當事人有權對觀護報告提出抗辯并提交反駁證據等。只有賦予當事人相應的程序權利,才能夠對觀護工作形成有效的監(jiān)督,才能夠讓法院作出是否采信觀護報告的正確裁決。

        3.強化少年在觀護過程中的能動作用

        國家親權理論強調對家庭保護少年不力時,公權力要進行干涉和介入,承擔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職責,否則當監(jiān)護不力而公權力缺位時,南京餓死女童的慘劇就可能再度上演。但同時,也應當確立“適度干預”的原則[6],觀護人員開展觀護工作,應當尊重少年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聽取少年的對于案件相關事項的真實意見,讓未成年人能夠主動地、能動地參與到觀護程序和民事訴訟程序中來。因此,觀護工作應當是強調少年的自發(fā)性,并限縮成人的干預方式,干預的目的是適度支援和正確觀察,而不是在于要以觀護人員的觀點來決定少年的未來,不能以觀護人員主觀意愿來確立少年發(fā)展的方向。

        4.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權

        隱私權的保護是不容忽略的一個問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公布的離婚案件民事判決書中,存在有未成年子女的名字未加化名處理的現象,可以影射出在涉少民事案件中對未成年人隱私保護的不完善。觀護工作通常會深入去接觸未成年人及整個家庭的生活細節(jié),也會通過心理疏導、調解、詢問等方式,要求未成年人回答很多關及個人隱私的問題。觀護員應當嚴格遵守保密義務,這不僅是是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必然要求,也是觀護工作的職業(yè)操守所在。觀護人員進行工作過程中,應當合理選擇時間、地點,避免引起未成年人的同學、老師等不必要的注意;不宜以觀護為名肆意擴大調查范圍和調查對象。因此,建議不僅要將保密義務列為觀護員職責之一,且應輔以培訓助其貫徹執(zhí)行,并應規(guī)定違反保密義務的處罰后果,加以警示。

        總之,社會觀護制度作為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一環(huán),已經成為國際社會通行做法,但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備的少年司法體系,該制度的運用,尤其是在民事案件中的應用尚在探索階段。社會觀護充分體現了少年司法對未成年人的特殊優(yōu)先保護,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義和推廣價值,隨著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應不斷加強對該制度的深入研究。

        注 釋:

        ①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②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適用社會觀護制度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另外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也都制訂有類似的制度。

        ③北京法院實施未成年人民事審判社會觀護制度,創(chuàng)新三項工作機制為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等有關報道中均可分析得出:個案中觀護員(機構)介入與否,均取決于法院,由法院依職權確定。

        ④以上海為例,觀護制度在實踐中運行的差異,可以參見錢曉峰,樂宇歆:《未成年人民事審判社會觀護制度的探索——以長寧法院的司法實踐為例》,載《東南司法評論2014年卷》;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檢察院課題組:《新刑事訴訟法框架下未成年人社會觀護制度的深化和完善》,載《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第5期。

        ⑤法院在開庭前為此作了大量走訪調查工作,啟動了六道程序:一是赴女童母親住所地進行社會調查。合議庭成員赴河南焦作王某住所地,送達法律手續(xù),了解到王某及其親屬身體狀況以及撫養(yǎng)意愿;二是赴女童父親服刑監(jiān)獄進行調查。告知邵某相關法律規(guī)定及其被申請撤銷監(jiān)護資格,邵某表示愿意放棄對女兒的監(jiān)護權,出獄后也不會打擾女兒或其他指定監(jiān)護人的生活;三是赴女童臨時寄養(yǎng)地張某家進行調查。了解其經濟狀況、品行以及與張某一家與小玲感情融洽情況;四是征集女童對監(jiān)護權歸屬的意見;五是對受害女童進行身體、精神狀況檢查和心理干預。

        [1]方淑梅.論社會觀護制度在涉少家事案件中的應用[J].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

        [2]錢曉峰,樂宇歆.未成年人民事審判社會觀護制度的探索——以長寧法院的司法實踐為例[A].齊樹潔主編.東南司法評論(2014年卷)[C].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

        [3]宋英輝,上官春光,王貞會.涉罪未成年人審前非羈押支持體系實證研究[J].政法論壇,2014,(1).

        [4]黃丹翔.臺灣地區(qū)家事調解制度的新發(fā)展[N].人民法院報,2014-01-10(03).

        [5]宋漢林.臺灣程序監(jiān)理人制度述評及其啟示——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為中心[J].中國青年研究,2014,(5).

        [6]李茂生.新少年司法與矯治制度實施十年的光與影[A].林山田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刑與思——林山田教授紀念論文集[C].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8.588.

        猜你喜歡
        程序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試論我國未決羈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人大建設(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44
        失能的信仰——走向衰亡的民事訴訟程序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樣
        英國與歐盟正式啟動“離婚”程序程序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創(chuàng)衛(wèi)暗訪程序有待改進
        白白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2021在线| 91国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亚洲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亚洲av|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中文字幕 在线一区二区|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www免费人成人片|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在线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国产av精国产传媒| 日韩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精品又爽又粗又猛又黄|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中文字幕|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99在线视频| 久久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98久9在线 | 免费| 久久er这里都是精品23| 丝袜美腿丝袜美腿丝袜美腿丝袜|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成人精品一级毛片|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藏春阁福利视频| 亚洲欧美v国产蜜芽tv| 天天射综合网天天插天天干|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无码专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乱子| 少妇精品偷拍高潮少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国产精品半夜| 国产青春草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 丝袜美腿 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