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英
(福建省沙縣金沙高級中學,福建 沙縣 365500)
貝多芬也曾說,創(chuàng)作是因為想要將心中的情感表達出來,從而我們能知道音樂不僅僅簡單的是音符旋律的組合,更是作者感情的流露與寄托。情感才是音樂的靈魂,沒有了情感,音樂就會索然無味,這也就是為什么創(chuàng)作家沒有“靈感”寧愿不寫歌,也不要敷衍寫出一些沒有靈魂的音樂。理解了音樂中所蘊含的創(chuàng)作家所要傳達的情感也就理解了這首音樂的真諦,就像很多著名傳世的音樂背后都有一個婉轉的故事那般,引人入勝。所以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的音樂鑒賞教學設計要把情感作為鑒賞的切人點,使學生領悟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并折服在音樂的魅力下。情感體驗的重要性到底體現(xiàn)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們將分條陳述。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比較大、情感細膩豐富,并且極易受到外界的干擾,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思想負擔比較重,會主動嘗試各種減壓方式,音樂就成了首選之一。與其他藝術形式相較,音樂無需過多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學習,只需要靜下心來慢慢欣賞即可,并無欣賞水平的限制,高效低耗的減壓功能也正好緊密地貼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在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可以使學生的思想與心靈得到暫時的放松,進而獲得情感的釋放與共鳴,用其豐厚的魅力感染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更多音樂知識的興趣。
音樂欣賞在教學本質(zhì)里來說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態(tài)度、高尚的審美情操、完美的審美理想。對于高中生來說,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他們已經(jīng)在數(shù)十年的專業(yè)學習中具備,但是在藝術修養(yǎng)這塊他們還需要再加以專業(yè)的訓練,這會有助于學生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有的審美感受與審美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緊緊把握住學生的藝術審美需求,靈活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去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與韻律的美、理解音樂豐富的細膩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并且增強學生對生活細小的一事一物的感悟,真正發(fā)揮音樂的教化作用。
一部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會給人帶來無盡的情感體驗,也許傷感的人聽出的是共鳴,快樂的人聽出的是珍惜,藝術家聽出的是審美,哲學家聽出的是辯證……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音樂的意義多重、內(nèi)涵豐富這些特點,加強對學生情感體驗教學的滲透,在對優(yōu)秀音樂作品的鑒賞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用音樂來傳遞豐富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達到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與情感世界的雙重作用。
高中生正值人生目標不甚明了、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身心發(fā)展逐步趨于成熟但又沒有完全成熟,此時他們飽含著對生活與學習的無限期待與無盡想象。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注重研究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選取適合高中生的生活經(jīng)歷與符合高中生情感需求的充滿生機活力與斗志昂揚的戰(zhàn)斗力的積極向上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領悟其中傳達的情感并與自己的經(jīng)歷與精神需求產(chǎn)生共鳴。例如欣賞以方志敏烈士的《可愛中國》為依據(jù)創(chuàng)作的《期盼》,伴隨著抑揚頓挫的樂曲中,在教師的使用讀與唱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學生逐漸體會到作品中所表達的信念,學生也會慢慢受到感染開始用充滿激情的語調(diào)朗讀詩詞:“中國,我親愛的母親,勝利的一天啊,輝煌的一天啊,我用全部身心把你期盼?!睂⒁魳贰⒏柙~緊緊的融合在一起去體驗內(nèi)在的情感。
音樂欣賞與其他科目的教學類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重點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將課堂盡量營造出與音樂背景相符合的情境,使課堂氛圍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迷人之處,在音樂的氛圍中學生的音樂細胞被激活,音樂欣賞潛力被挖掘,并且學生能夠將身心放在一個音樂環(huán)境中,促使學生有更多的興趣投人到音樂欣賞中來,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音樂欣賞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如欣賞《黃河大合唱》,它的歌詞詳細寫了游擊隊戰(zhàn)士們端起土槍洋炮,揮動著大刀長矛,在萬山叢中與青紗帳里,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的勇敢無畏、不怕困難的激昂場面。在合唱之后又需要利用卡農(nóng)的錯落手法,使歌聲錯落不一、此起彼伏,隱喻著抗日力量的不斷積累、不斷變多、不斷變強,最終匯聚成了一股強勁的力量。教師在引導在欣賞時就可以以歌聲的重疊錯落為重點來賞析歌曲,運用視頻展示將視覺沖擊與歌聲刺激結合在一起,更加直接的讓學生感受到抗日力量的不屈不撓,并在欣賞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想象聯(lián)想能力,幫助其獲得更多更深的情感體驗。
以上這些觀點只是本人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有意使用的一些關于情感體驗激發(fā)的一些方法措施,關于情感體驗還需要本人與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深入的研究討論與實踐反思,在這里,本人希望能拋磚引玉,也期望與各位同行共同為音樂教育事業(yè)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潘永霞.淺談音樂欣賞教學中的情感體驗[J].教育學,2013(04).
[2]蔡徽.談音樂欣賞情感的體驗與共鳴教學[J].科教文匯,2011(05).
[3]何明潔.淺析中學音樂欣賞教學策略[J].科學文匯,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