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煜楊 徐廣浩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5)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guān)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gòu)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shù)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盵1]這是對于當代社會科學工作者工作的肯定,也對于現(xiàn)在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漫長的社會科學發(fā)展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指導思想,既指導了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又解釋了許多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馬克思主義極具科學性和理論性。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得以順利的辨別清濁;得以分清資本主義世界國家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中什么成果有助于我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什么阻礙了我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2]這才能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精華的部分真正推向世界,使得更多人了解中國社會科學,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依賴于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科學發(fā)展過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它不會取代任何一門具體的社會科學,相反,運用馬克思主義作為共同指導,有助于推動交叉學科的出現(xiàn)。馬克思主義并不提供具體的學術(shù)方法,它只是一種方法論;恩格斯說:“馬克思的整體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xiàn)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fā)點和研究使用的方法?!盵3]任何不與實際相結(jié)合而直接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判斷標準的都不是正確的運用方法。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而非理論研究者的指導。這二者之間是有根本區(qū)別的。真正在社會科學研究中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社會科學研究者。任何一個人,包括馬克思主義者,只有學識淵博,研究過多門學科才能對各項社會科學提出中肯的意見。在社會科學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應當是每位社會科學研究者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看待社會、看待客觀事物的方法進行社會科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工作者的責任之一就是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與所有社會科學研究者共享,從而引領(lǐng)所有社會科學進一步發(fā)展,而不是敝帚自珍,讓其他社會科學工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誤解。
許多學者在社會科學研究過程中并不習慣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這導致了許多問題,甚至使部分學者失去了從事研究的正確立場、觀點、方法。例如:在研究歷史學時,不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否認歷史事實的客觀性,否認歷史規(guī)律,單純以歷史文獻資料的記載甚至是自身的主觀臆斷為準,形成了“戲說”等等不科學的歷史觀點。這種歷史學研究只能算是敘述,而不是真正對歷史進行科學的研究。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有關(guān)于社會和人類思維普遍規(guī)律的學說內(nèi)容中,具有極強的辯證性、科學性和整體性。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科學如果失去了馬克思主義這一指導思想,那么各個學科就容易失去其客觀性和科學性,也就難以形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社會科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shè)是一項前無古人、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yè)。我們正在面臨新的時代,新的國際條件,新的社會關(guān)系等等多方面的復雜挑戰(zhàn)。它在包括人與自然關(guān)系、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同時,也包括了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等諸多方面。面對如此復雜的社會,如此輝煌艱巨的事業(yè),我們需要繁榮社會科學的多種學科,在交叉學科、新興學科等方面的研究也需要有創(chuàng)新成果。而在如此復雜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身的指導思想。因此,在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中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可以使得社會科學真正順應時代發(fā)展,真正成為社會大眾喜聞樂見的科學研究成果。
總之,隨著中國社會發(fā)展進入“新時期”,各項社會科學中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各門學科的研究者利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進行本門學科的研究是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途徑。當代中國社會科學與其他國家和歷史時期社會科學的區(qū)別也正在于此。每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都應將其作為自身的任務(wù),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在各項具體社會科學中的運用,改變部分學者對于馬克思主義邊緣化、標簽化的固有印象,使之成為一種真正具有指導意義的方法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J].黨史文匯,2016(6):4-13.
[2]陳先達.談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J].理論導報,2016(7):40-42.DOI:10.3969/j.issn.1007-3655.2016.07.014.
[3]江思南.馬克思恩格斯選集[J].博覽群書,1998(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