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 張龍昌
小學數學學習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學科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固有思想,真正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提升對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學習需求的重視程度,提升學生數學學科思想和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
激發(fā)學生學習需求是做好小學數學學習力的先決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學習需求進行有效激發(fā),將需求轉化為動力,進而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但是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小學數學一直是教師主導,學生跟從的方式,對學生學習需求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思維和思想是一種束縛,不利于學生學習力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從學生主體考慮,激發(fā)學生學習需求。
如蘇教版《認位置》課程教學中,其主要是一年級內容,教師面對的學生主體其更多的是缺少學習需求。這是因為一年級學生其活潑好動的性格決定了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而且學習主動意識也不強,對學習缺少明確的需求,如果只是長篇大論學習的重要性,學生接受程度有限,容易引起反感,而直接進入具體教學工作,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力明顯不夠,無法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我組織了一系列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從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學習需求,如我設計了,你左邊的同桌叫什么?你左邊同學的同桌和你右邊同學的同桌是一個人嗎?你在你同桌的什么位置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很符合學生實際,其會體現在課堂參與度,因此學生積極性明顯提升,而且自我學習能力也有所提高,比如我的作業(yè)在我的左邊等。
激發(fā)學生學習需求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角度為切入點,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需求,實現自我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具體教學方式方法的探索,根據不同內容進行具體實踐活動,提升教學有效性和學生學習力。
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是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小學數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一些基礎學習方法,如數形結合、轉化思想等,這些內容都有利于提升學生能力與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學習力。
如蘇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課程教學中,教學的目標是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這些內容也是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在具體教學中,我發(fā)現一些學生學習完面積公式以后,對周長公式和算法又不太清楚了,而且對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和關系存在不明確性,因此我鼓勵學生根據已知周長和面積計算方式,單位等方面進行總結歸納,自主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對比分析以后,學生既對周長和面積各自的計算方式和計量單位有了更深入了解,同時也對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加清晰,對“周長不變,面積變了。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最大。周長不變,長和寬的大小越接近,圍出圖形的面積就越大”理解更加透徹。
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學生階段缺少抽象思維的能力,缺少分析總結和歸納的能力,一旦涉及相似的知識點很容易產生“狗熊掰棒子”現象,因此教師需要進行及時干預,指導學生進行及時總結歸納,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舉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的培養(yǎng),采取多種措施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從團隊中獲取成就感。當前,小學生階段很多學生處于考試成績要求,學生合作意識較差,日常交流更多存在于平時聊天,在學習方面交流比較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團隊意識。
如蘇教版《升和毫升》課程教學中,其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和熟悉升和毫升具體計量單位以及對體積有所了解。在《升和毫升》課程教學中,我組織學生團隊活動,將班級按照4~6人一組的方式,讓每一組在課前就準備一些常見的標有計量單位的瓶或蓋,讓學生對其有了解,比如一瓶娃哈哈,1.5元的娃哈哈和4元一桶的水體積有什么區(qū)別,那么哪個合適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分組討論,這里我還提出了一個小問題,比如一個瓶子上注明600ml,那么是裝滿是600ml?還是需要留一點空間就是600ml呢?此時學生討論明顯增強,有的上網搜答案,有的整理不同瓶子體積對比,還加入了瓶子是圓柱體合適還是方形合適,團隊協作氛圍非常好。
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對提升學生學習力非常重要。小學生大多為00后獨生子女,其自我意識非常強,溝通意識比較弱,特別是在學習方面不愿意與同學溝通,而是喜歡培訓班的方式進行,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多進行合作教學的活動,提升學生知識溝通能力。
小學教師要樹立學習能力從小做起的意識,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做好學習能力培養(yǎng)工作,真正認識到學習力的重要性,同時也要積極做好教學創(chuàng)新工作,在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數學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1]張桂芳.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王成營.數學符號意義及其獲得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許學國.組織學習力提升機制研究[D].同濟大學,2005.
[4]王光明.數學教學效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
[5]范文貴.數學探究學習內涵與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
[6]楊玉東.“本原性數學問題驅動課堂教學”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
[7]曹巍.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3(09).
[8]端木鈺.小學生數學學習力:一種基于發(fā)散性思維的理解與詮釋[J].當代教育科學,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