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鈺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牛欄江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云南 昆明 651705)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師生互動,教師要關(guān)注互動平臺的打造。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組織合作學習活動,給師生提供互動的平臺。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合作學習任務,促進學生找到正確的合作學習方向與方法。用師生互動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課堂學習目標,使學生利用更加高效的方法合作交流。能夠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促進課堂師生互動氛圍的輕松化。在音樂課堂中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促進學生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最大化。
比如在講解《舉杯祝福》這一單元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熱情、歡快的情緒,流暢富于彈性的聲音大膽地演唱《舉杯祝福》,能說出調(diào)號的概念,認識G大調(diào)在五線譜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線譜上視唱本課的兩個視唱曲。這樣的教學目標聽起來十分專業(yè),但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了解必要的樂理知識,也要鍛煉音樂表演的膽量。針對初中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設(shè)計競賽問題,讓各小組通過合作學習快速解決問題。完成問題最快且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得勝利。在課堂中,教師為學生播放《舉杯祝?!愤@首音樂作品,讓學生感受音樂,了解歌曲的節(jié)奏、情緒與聲音特點。并設(shè)計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合作交流去完成。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之中,通過師生互動,讓學生找到簡譜與五線譜中調(diào)號的對比切入點。通過互動給予學生幫助,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去討論,而非將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初中學生。
基于信息技術(shù),促進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能夠調(diào)動起初中學生的互動興趣。在過去的初中音樂課堂中,很多學生心不在焉,不重視音樂學習。認為音樂學習過于枯燥,且無法提高個人成績。教師要打破教學模式的限制。積極引入信息技術(shù),用信息技術(shù)給學生展示更為豐富的音樂學習資源。吸引學生的眼球,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愿意將自己的精力放到音樂學習內(nèi)容中來,找到可以與教師互動的對象。
比如在講解“音和鳴”這一單元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不同樂器的特點。像《百鳥朝鳳》這個嗩吶獨奏,就是教學的重要對象。引導學生聆聽《百鳥朝鳳》,感受嗩吶的音色特點和樂曲表現(xiàn)的情境,是提高學生個人音樂審美能力的方法。課本中有《江河水》《夜深沉》這兩個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通過三者的對比,讓學生了解樂器的表現(xiàn)力,是本課的重要教學目標。在聆聽《百鳥朝鳳》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shù)給學生展示鳥類圖片以及鳥鳴的音頻資料。讓學生通過聆聽布谷鳥、斑鳩、燕子、黃雀、畫眉、貓頭鷹的鳴叫音頻,將音頻與鳥類圖片匹配起來。通過這一任務的完成,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展示出的資源,與學生進行互動。感受《百鳥朝鳳》這一嗩吶演奏的神奇之處,有利于初中學生建立音樂學習認同感,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將教師視為重要的音樂知識來源。有的學生會提出相應問題,學生有了興趣,有了好奇心,便會開始思考,產(chǎn)生問題。這些由信息技術(shù)平臺中衍生出的問題推進了課堂互動的深入。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積極組織實踐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激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實踐活動一直是各個學科教學活動中缺失的一部分,在促進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開展實踐活動,能夠為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提供更多的切入點。每一次實踐活動的組織,都應當與教學目標相統(tǒng)一,與教學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脫離教學實際需求的實踐活動是無效的。
比如在講解“鍵盤上的舞蹈”這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鋼琴的起源以及簡要的發(fā)展歷史,分辨鋼琴的音樂,發(fā)音原理與表現(xiàn)力,認識鋼琴史上的代表人物。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進鋼琴博物館,了解鋼琴的構(gòu)造與發(fā)展過程,在博物館中嘗試演奏鋼琴,感受琴鍵中迸發(fā)出的音樂力量。在實踐活動中,教師給學生介紹有關(guān)鋼琴的知識,學生便沒有學習壓力,不像聽講那樣枯燥。用實踐活動促進師生互動,會讓互動更加輕松。
綜上所述,在分析初中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新的教育理念出發(fā),結(jié)合個人教學習慣與教學風格去改變音樂課堂的模式。利用師生互動,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使其正視音樂學習,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