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娜
(江蘇省泗洪縣朱湖實驗學校,江蘇 泗洪 223900)
在小學階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越來越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中高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學生往往不愿意在課堂上放聲歌唱,這對于提升學生歌唱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都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教師們可以利用手機微信,進行教學方式的變革,從而培養(yǎng)學生唱歌的自信心。接下來,筆者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利用手機微信軟件進行學生歌唱自信心的培養(yǎng)。
人們在平時使用微信的時候,除卻正常的社交聊天功能以外,最經(jīng)常使用的微信功能就是關注各類所需公眾號,每一個公眾號創(chuàng)建者都會向訂閱了自己公眾號的用戶推送各類文章、圖片以及視頻,使得用戶們能夠通過公眾號接觸到更為豐富的世界,開闊自身視野。而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并不能在課堂上真正地鼓勵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進行歌唱練習,這也就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練習歌唱的機會。教師如果能夠在音樂課堂上引入微信公眾號功能,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提供更加自由地唱歌練習機會。
引入微信公眾號功能對于提升小學生歌唱能力有很好的效果。教師們?nèi)绻軌蛏暾垊?chuàng)建音樂教學公眾號,并向學生們定期進行相關音樂知識以及歌曲的推送,則可以使得學生在家中也能夠利用自由時間進行唱歌的學習和練習,而且還可以結合公眾號中的文章以及視頻進行自身唱歌技巧的練習,大大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唱歌練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創(chuàng)建公眾號的時候,還可以適當?shù)剡M行多個模塊的設計,使得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內(nèi)容,得到更多練習歌曲的機會,培養(yǎng)對歌唱的興趣。
微信軟件作為一種使用率極高的社交軟件,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更加便捷地交互。因此,教師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嘗試利用手機微信軟件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師生互動的凸顯,確保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微信軟件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利用手機微信軟件,學生不必直接面對教師就能夠進行交流和溝通,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幫助學生更好地走近教師。教師也要保持友好的溝通態(tài)度,盡可能地包容鼓勵學生,使得學生對于音樂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和依賴感,在課堂上也愿意表現(xiàn)自己。
教師還可以利用微信群聊功能,組建班級群聊,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在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歌曲教學資料的時候也可以分享到群中,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學生在學習了教師所推薦的教學資源以后,也可以及時在群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群中分享、上傳自己的歌唱視頻,這樣不僅與教師進行溝通,也能夠和其他同學交換看法,實現(xiàn)思想上的碰撞。如此,學生不但能夠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而且還能夠從其他學生的視頻中汲取營養(yǎng),意識到溝通交流的重要意義。
教師可以利用手機微信軟件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音樂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多樣的音樂學習途徑,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對于音樂學科產(chǎn)生更好的期待感和探索欲望,愿意接受教師的指導參與到相關活動中提升自身音樂素養(yǎng)和歌唱能力。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們的歌唱能力和興趣愛好,然后根據(jù)具體的情況組織線上和線下活動,并適當?shù)卦O置一些獎項對學生進行激勵,對學生實現(xiàn)更好地引導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在班級范圍內(nèi)開展“我是歌唱家”活動,利用手機微信軟件中的訂閱號進行報名和參與,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歌唱視頻放到公眾平臺上進行宣傳,這樣往往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參與熱情,并且組織線上評比和投票活動,使得學生的家長也能夠欣賞到自己孩子的歌唱表演,并進行投票和打分。學生在一系列的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活動中提高了膽量與自身的歌唱水平,對于音樂的興趣也更加濃厚。當教師再次發(fā)起歌唱活動的時候,學生就會比較踴躍地參與進來,愿意分享自己的唱歌視頻,進行歌唱能力的展示。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順應時代發(fā)展,進行教學手段的變革,針對學生在課堂上歌唱表演欲望不強烈的情況,教師可以考慮利用手機微信軟件,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為學生們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組織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歌唱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于歌唱表演的自信心,最終提升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