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與眾不同的男老師》"/>
周益民
不夸張地說,我是一口氣讀完這個故事的。一來,故事不長;最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的魅力,趣味橫生,我一路讀得樂不可支。
閱讀這本書,總讓我想起小姐姐克拉拉,想起小淘氣尼古拉,想起諾索夫筆下的馬列耶夫的故事。可是,與上面那些故事相比,這個故事又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因為,這是一個以成人為核心而展開的系列故事。
故事的中心人物叫洛爾特,是個特點鮮明的男老師。
故事沒有交代洛爾特老師的學科背景,沒有講述他和孩子們學習的情形,而是全力講述他和這幫孩子的校園生活。
洛爾特的出場充滿喜劇色彩。在交代了洛爾特說話的樣子很奇怪后,故事圍繞著他耳朵旁邊那些“奇怪的毛毛”展開了。在告訴孩子們這不是“亂塞的胡子”而是絡腮胡后,洛爾特開始真正顯示他的與眾不同。他突發(fā)奇想,用化妝油彩在孩子們臉頰上畫了兩團絡腮胡,連女孩子也不例外。就像戲劇中的亮相一般,這個開場故事讓孩子們也讓讀者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很會“來事”的男老師,確切地說,這是個大頑童。
果不其然,隨后的故事里不斷出現(xiàn)類似的突發(fā)奇想:“水果時間”因為兩個孩子沒帶水果,他帶著全班孩子去果蔬店;因為孩子們比高矮,他組織了一場“天才秀”……那幫小孩兒在他的號令下,大呼小叫著跑進沖出,喜不自禁。
品讀這些故事,有時,你能讀到洛爾特十分小心地藏在某件事情表面下的良苦用心。這時,他確實是一名十分優(yōu)秀的教師。在“一根安了輪子的香蕉”中,我們能讀到洛爾特對孩子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呵護。去果蔬店看似是一次偶發(fā)行動,但從其后的描述可知,洛爾特成功地上了一節(jié)果蔬課。這一課除了果蔬知識外,還有人際的交往、分享的意識、審美的趣味,等等,用當下時興的教育話語,這是典型的“統(tǒng)整”教學。
而從“天才秀”中,則可看出洛爾特對孩子心靈的呵護,以及教育契機的準確把握和教育方式的自然無痕??死瓭嵰驗閭€子最矮遭到同學嘲笑,她隨后說的一句“我輕輕松松就可以把腿架到脖子上”立馬引起洛爾特的關(guān)注,隨即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天才秀”活動:“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鄉(xiāng)親們,歡迎來到我們的天才秀!高也好,矮也好,胖也好,瘦也好,黑也好,白也好,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項才能……”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潤物無聲,直指內(nèi)心。
當然,還有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將洛爾特與教師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他幽默、調(diào)皮,有時還會惡作劇,跟孩子們在一起時完全沒大沒小。在這兒,要同情下那位看似可憐其實十分可愛的校長先生,他數(shù)次成了洛爾特的笑料。在“一顆紅色的保齡球”中,校長保德喬成了洛爾特口中的保齡球。在“登報”中,洛爾特出餿主意,讓攝影師安排校長站在椅子上拍集體照。照片刊登出來了,保德喬校長的頭“被截在了照片的外面”“絡腮胡老師的腦袋旁邊只剩下他的下半截領(lǐng)帶”。
對于這樣的情節(jié),一定不要解讀成洛爾特對權(quán)威或制度的對抗之類,洛爾特就是一個玩興大發(fā)、童心不泯的人,他天生就會與孩子們?nèi)诔梢惑w。因而,這個以成人為核心的故事,卻實實在在是寫給孩子們的,也是孩子們喜歡閱讀的。
既然是以成人為核心展開,故事當然免不了對成人生活的描寫。這一點,故事的設(shè)計很巧妙,帶著朦朧與含蓄,又有孩子式的狡黠?!敖j腮胡老師害羞了”中,對于麗德維的到來,聰明的珊娜敏銳地捕捉到洛爾特的微妙變化,便在制作的馬克杯上扎出了一顆心,那顆心里寫下了“洛爾特”的“洛”和“麗德維”的“麗”。孩子的純真與成人間的微妙情感相映成趣。
這樣的老師自然贏得孩子們的喜愛。故事中,孩子們把充水氣球丟向洛爾特,把他澆成了落湯雞,莫騰則做了一個長著棕色頭發(fā)的草莓,對洛爾特說“是草莓版的你”……無不顯示出,孩子們已經(jīng)完全視洛爾特為他們中的一員了,是真正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