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生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而聽力水平更是令人擔憂。本文從中職生聽力現(xiàn)狀出發(fā),剖析聽力存在的問題,尋求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探求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英語聽力教學的一些策略和技巧,旨在提高教學質(zhì)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關(guān)鍵詞:信息化;英語聽力;策略;技巧
一、 前言
根據(jù)美國外語教學法專家W. M. Rivers和U. M. Temperly統(tǒng)計,人們進行交際活動中,有45%是通過聽力完成的。
由此可見,聽力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雖然會記單詞,也會語法,但聽力水平有限,無法準確聽音辨音。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多聽多講,也要掌握一些技巧。
此外,還可在課堂教學中大量引進信息化教學手段。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教學中的大量成熟應用,其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兼具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手段為我們的日常英語教學提供了無限可能,實踐證明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二、 中職學生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
中職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普遍較為薄弱,他們中考失利的科目也大多是英語。所以,學習英語對于大多中職生來說,是件苦差事。
而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力則更是苦上加苦。在這種現(xiàn)狀下,教師要經(jīng)常給學生上思想課:說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告知英語聽力是對外交流的窗口。
聽力好,就有了出國深造的機會,就擁有更多的就業(yè)機會。然而,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們在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的聽力水平卻難以提高。
致使學生聽力水平無法提高的原因可能是:初中英語學習基礎差,對英語沒有興趣,對聽力更是怕上加怕。另外,教師在聽力教學中,方法也可能不大對頭。
三、 如何提高中職生的聽力水平
要想學好英語這門外語,聽力能力至為重要。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職學生聽力水平:
(一) 指導學生掌握語音發(fā)音的技巧
掌握了正確的語音發(fā)音,不但有利于拼讀和記憶英語單詞,而且也有利于聽懂對方言語。在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性地不厭其煩地教會學生發(fā)音要領(lǐng)并持續(xù)訓練,使學生在不斷訓練中熟悉發(fā)音基本技巧。
首先,要讓學生熟練掌握48個國際音標以及26個英語字母在單詞中的發(fā)音規(guī)則。例如:u在uncle中發(fā)音為//,而在use中發(fā)音為/ju:/。
其次,對于英語連讀,學生要注意觀察并掌握其規(guī)律。英語連讀,是聽力教學中的教學難點,大多學生在學習本知識時存在很大困難。在聽力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掌握連讀的概念和要領(lǐng),舉例說明連讀的一般規(guī)律。例如:an apple, stand up, not at all等。
再次,學生還應了解并學習同化規(guī)則基礎知識。在聽力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掌握同化的概念和要領(lǐng),了解同化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例如:Nice to meet you.等。
最后,學好重音和語調(diào)也很重要。學好英語發(fā)音,還要注意重音和語調(diào)。把握好句子的重音和語調(diào),會使聽力水平提升不少。
一般來說,主要的動詞、形容詞、副詞等需重讀;陳述句、特殊問句、祈使句、感嘆句等要用降調(diào),而一般疑問句要用升調(diào);同樣的句子,重讀的單詞不同,那么意思就有較大差別,例如“He doesnt think I can get the job.”這個句子如果重讀“doesnt”意思是“他不認為我會得到那份工作”,而如果重讀“think”則表示“他不確定我會不會得到那份工作”。
在信息化背景下,將上述國際音標、英語連讀、音節(jié)變音及語調(diào)變化等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或者簡單的視頻、音頻文件。讓學生除了在課堂上學習外,在課外或課前用手機、電腦、各種媒體播放機反復觀看收聽、對比,再回到課堂與教師面對面交流,能收到極好的成效。這就是所謂的“翻轉(zhuǎn)課堂”。
(二) 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聽力技巧
1. 借助英語聽力軟件
前幾年,英語點讀機曾風極一時。在信息化時代,我們要引導學生借助英語聽力軟件,來彌補聽力的不足。
教師在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時,可讓先聽一小段到關(guān)鍵處(需“留意”時)暫停,讓電腦顯示“關(guān)鍵詞”(必要時可采用Flash、動畫等,提高學生興趣和注意力),強調(diào)一下,再往下聽,如此反復操練,容易事半功倍。這種教學方式,比傳統(tǒng)的利用錄音機工具操作方便、效果也更好。當然,利用一些現(xiàn)成的英語聽力軟件如“能飛英語聽力軟件”來操練,也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
“能飛英語聽力軟件”主要特點如下:看電影學英語,學生可模仿著說;內(nèi)容多樣,學生可接觸大量信息;交互性強,學生可與電腦交流。筆者嘗試過讓學生使用“能飛英語聽力軟件”,所取得的課堂教學效果良好。學生在模仿、交流中,提高了聽力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
2. 精聽和泛聽相結(jié)合
精聽,要做到逐句跟著錄音軟件讀,在聽完一句后復述該句。精聽時,如果遇到生詞,可以多聽幾遍,記下單詞的發(fā)音。然后運用單詞拼寫的知識并結(jié)合上下文的內(nèi)容,在詞典中查找這個單詞。
比如/prei/這個音,如果在pray這個單詞中查不出合適的意思,就再換一種拼法查一查,如prep。
另一種聽的方法是泛聽,它通常要求學生只要聽懂聽力材料的大概意思。因為對中職學生來講要想完全聽懂英語電影、對話、廣播等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對一些只要掌握大意的聽力材料可以用泛聽。
例如“A truck goes faster than a bike”這句話如能聽出truck, faster, bike等關(guān)鍵詞,句子的主要意思即可理解。
學生通過長期精聽與泛聽訓練后,英語聽力水平得到一定提升。此時,筆者采用的是精聽與泛聽齊頭并進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聽力。利用錄音軟件先讓學生聽第一遍錄音材料,要求學生邊聽邊做筆記,并大致了解材料意思即可。
接著,再讓學生聽第二遍,此時要求學生分句聽分段聽,并要求學生記住主要詞語及句子,進一步理解材料主要意思;最后,讓學生再聽一遍加以鞏固,加深理解。
不管是精聽或泛聽,還是精聽和泛聽同時進行,都要考慮錄音材料的選擇。在當今信息化背景下,各種信息傳播迅速,獲取手段眾多,使用一些學生關(guān)注的熱點、焦點,如有關(guān)明星的一些事,還有旅游、美食等聽力材料,易引起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聽力的效率。
3. 應用猜測法
學生在閱讀或聽力訓練時,并非所有聽力練習中的每個詞與句都能聽懂,這時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猜測技巧。如何猜詞呢?
(1)根據(jù)語音猜詞
根據(jù)語音猜詞,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遇到聽不懂的單詞或句子,不要去看材料中的注釋部分,或借助詞典與他人來解決。
遇到聽不懂的或感覺太快的句子時,應抓疑難詞語的語音,并據(jù)此找到相對應的詞。同時,還要注意相近發(fā)音的單詞間的區(qū)別。比如,長短音/i:/、/i/;摩擦音/f/、/v/;爆破音/t/、/d/、/p/、/b/;鼻音/m/、/n/;以及tion、sion、cian之間相近發(fā)音,還需要注意部分不發(fā)音的輔音。
遇到一些詞語,其詞頭或詞尾讀音較弱,此時要注意辨音。例如,again單詞的發(fā)音很輕,容易被誤聽成gain。
遇到發(fā)音相近的詞,要注意區(qū)別,不要互為干擾。例Canadian而不熟悉Comedian(喜劇演員)的人,往往會把She is a comedian.一句聽寫成She is a Canadian.
(2)根據(jù)語法猜詞
有時因語音相近,以至于難以辨別,此時還可以借助語法進行猜詞。例如有人把in fighting聽成in Friday,但根據(jù)語法,如果是Friday的話應是on Friday,而不是in Friday。
(3)根據(jù)逆向思維法猜詞
鐘道隆先生所提倡的“學習英語逆向思維法”告訴我們:如果學生應用以上方法還找不到答案,應該考慮到原來的大方向可能有錯,可另選方向再猜。
比如語音功底不好的學生,每一句都根據(jù)語音猜詞,就有可能一無所獲。他在猜詞的過程中,一旦認定是該詞就不會改變原來的“聽”法。
例如,由于不適應連讀而把兩個詞誤聽成一個詞去猜而猜不著,如把a report on the history and status聽成a report on the historian status等。
在猜詞技巧上,我們還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學生愛玩游戲的天性,使用游戲相關(guān)背景、通關(guān)技巧等聽力材料以及一些游戲式的海報、宣傳等材料,使學生養(yǎng)成愛“猜詞”習慣。
4. 抓住主要信息
在聽讀材料時,學生會抓住個別的單詞、句子不放。如碰到其中的單詞或句子沒有聽明白,學生會抓住不放,苦思冥想。在這停頓之間,已經(jīng)錯過瞬間,已經(jīng)錯過聽力材料了,這就無法把握文章的主旨。那么,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學生怎樣才能捕捉到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1)參照并借助材料中的選擇項內(nèi)容。
(2)找到主題句。根據(jù)經(jīng)驗,主題句在段落的開頭出現(xiàn)的居多。當然,也有可能在段中或段末。
(3)找過渡詞語,如for example、however等。過渡詞會出現(xiàn)在段與段之間,或句與句間的銜接處。
(4)選擇好的聽力訓練材料。好的聽力材料,能引起學生思想共鳴,從中體味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信息化背景的今天,我們可以用一些熱門的電影、小視頻片段,制作聽力材料,讓學生捕捉主人公對話信息,以此鍛煉在聽力中抓住英語材料主要信息的能力。
5. 巧用英語歌曲
在信息化背景下,獲取收費甚至是免費的英語歌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借助英語歌曲,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課堂活力。
從課堂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課堂聽力教學訓練中,偶爾穿插播放一些簡單的有趣的易學的英語歌曲,不但能引起學生注意力,消除單純聽力的枯燥疲勞,還可促成師生間的互動,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四、 小結(jié)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利用以上的幾種基本技巧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有效地調(diào)動起來,學生的聽力水平得以提升。
當然,所有的信息化教學方法都只是一種手段、一種工具,要提高學生聽力水準,最主要的辦法還是要求學生平時多讀英語材料多聽英語錄音。社會已經(jīng)高度信息化,學生平時要多接觸各種信息化媒體如互聯(lián)網(wǎng)、廣播、電視、手機等,廣泛涉獵各種人文、科技等知識,增加閱讀量。
相信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教師們借助各種信息化手段,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多方面強化學生聽力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定會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袁建民.走出英語聽力教學誤區(qū)的嘗試[J].福建教學研究,2003(7).
[2]寇建梅.信息技術(shù)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5(12).
[3]陳翠麗,解建紅.數(shù)學時代的教學模式——翻轉(zhuǎn)課堂[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4(4).
[4]鐘道隆.聽遍全世界[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5]豐玉芳.圖式理論與英語聽力理解[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2(1).
[6]張文婷,陳正廷.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幾種方法[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2(3).
作者簡介:
陳風梅,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龍華職業(yè)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