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鵬
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甘肅武威 733000
足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科損傷癥,由于足部是人們最常用的承重部位之一,而日?;顒又谐3l(fā)生摩擦與碰撞,足部難免會受到損傷,甚至會發(fā)生骨折[1],到醫(yī)院就診時,醫(yī)生常常會通過CT或者DR平片成像來了解患者骨頭的損傷情況,便于確定治療方案。較為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就是DR平片檢查,該種方法具有成本低、檢查快的特點,對于普通患者而言較容易接受[2]。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誤診或漏診的概率較高;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日漸成熟,CT掃描以它獨特的技術得以廣泛應用,CT掃描彌補了DR平片檢查的不足,檢查效果頗為顯著[3];因此該文將對該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0例足部骨折患者分別執(zhí)行CT與DR檢查,對比兩者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以下公布,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選取在該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的足部骨折患者110例,該批患者在入院時的主訴均為,足部疼痛、軟組織腫脹且不能承重。11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68例,女性患者為42例,年齡為 19~67 歲,平均年齡為(39.2±3.4)歲;發(fā)生骨折的原因主要有交通意外36例,運動傷害32例,墜落傷28例,摔傷14例。
該組研究所用的檢查儀器為產自荷蘭PHILIPS公司的BuckyDiagnost CS3雙板DR,配以華海PACS系統(tǒng)以及AGFA公司的激光相機與膠片。給患者足部進行正斜位拍片,如有必要可加拍側位片,機器所設置的參數(shù)為 125 kV,1.2~1.5 mAs,曝光時間為 0.1 s,以15:1的比例固定濾鏡柵,其投照的距離為90 cm。所用CT機為同一公司生產且型號為MX16-slice的16排螺旋CT掃描儀?;颊咂教汕颐娌砍?,其足部處于放松狀態(tài)且足底的平面需要與床面垂直,足部先進入掃描區(qū)域,掃描范圍包含感興趣區(qū),掃描的參數(shù)設置為電流:220 mA,電壓:120 kV,層厚與間距同為5 mm,螺距1.1,將所得圖像的數(shù)據(jù)送入工作站后再運用0.75 mm的層厚進行再次處理,利用多平面技術為患者的足部進行冠狀面與矢狀面以及任意斜面實施重建處理。
由兩位職稱級別在主治及以上的醫(yī)師應用雙盲法獨立完成圖像的觀察并給出相應的診斷意見,若兩位醫(yī)師的意見一致則為通過診斷,若兩位醫(yī)師的意見不同則需重新閱片進行觀察,直至最后的意見統(tǒng)一。診斷標準:2種檢查方式的成像中至少需要出現(xiàn)以下特征中的一條:存在骨折線或有移位現(xiàn)象,游離小骨片或是貫穿正常骨小梁的線性透亮影。
該組研究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以及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n(%)]呈現(xiàn)結果,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意義。
在該組的研究中,經DR平片檢查得以確診骨折的有79例,占71.8%;疑似骨折的有12例,占10.9%,漏診的有19例,占17.3%;而行CT檢查得以確診的有104例,占94.5%,疑似骨折的有4例,漏診的患者2例,漏診率僅為1.8%;另外,CT在DR平片檢查得以確診的79例骨折患者中發(fā)現(xiàn)有29例存在其他骨折,12例疑似骨折中確認骨折的有10例,19例漏診患者有15例發(fā)現(xiàn)骨折,且所有骨折確診者均發(fā)現(xiàn)有游離小骨片貨骨折移位現(xiàn)象。2種方式檢查下的比較具有較大差距,CT 的確診率較高(P<0.05),詳見表 1。
表1 110例患者執(zhí)行CT與DR平片檢查的對比[n(%)]
在DR的檢查方式下,患者的骨折位置未能有較好的顯示,未能給出較為詳細的檢查報告,而在CT檢查的方式下,104例確診為骨折的患者中共有136處骨折,其中包括拓骨47塊,楔骨19塊,距骨16塊,舟骨12塊,股骨10塊以及跟骨6塊。
人們在進行日?;顒訒r,由于身體的摩擦與碰撞,難免會造成某些部位骨頭的磨損,而足部作為人體重要的承重部位之一,其發(fā)生損耗甚至骨折都屬于常見現(xiàn)象。足部骨折是指該部位中,跟骨、跖骨、距骨及趾骨等骨結構遭到了破壞,影響患者的正?;顒?,情況嚴重者可造成殘疾[4];但骨折的檢查不比普通外傷,需要依靠檢查儀器進行精細的檢查。當前臨床上常用于檢查足部骨折的檢查手段是CT以及DR平片檢查,DR平片檢查是一種較為傳統(tǒng)的檢查方式,該方式的優(yōu)勢有成本低檢查快,但檢查的準確率相對較低,而CT作為新型的檢查手段,彌補了傳統(tǒng)的方式的不足,且近年來逐漸被廣大患者接受[5]。該文的研究是以上述兩種方式檢查足部骨折患者的準確性作為研究目的展開了針對性的研究。
在該組的研究中,110例患者均參與CT與DR平片檢查,其中DR檢查的確診率為71.8%,漏診率為17.3%,而行CT檢查的確診率為94.5%,漏診率為1.8%,兩種方式下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足部骨折患者行CT檢查具有較好的檢查效果,該方式下,不僅能全面地為患者的骨損傷作詳細報告,確保確診率相對較高,而且其漏診的概率較低,有助患者較快地進行治療,從而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因此,螺旋CT檢查值得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
[1]毛立華,吳興國.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對踝關節(jié)細微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7,28(7):1418-1420.
[2]陸勇.足部擠壓傷多發(fā)骨折螺旋CT的診斷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0):3884,3886.
[3]陳國煌,黃志鵬.淺談多層螺旋CT圖象后處理技術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6,23(6):1148-1149,1179.
[4]朱軍海.螺旋CT重建技術在診斷跖跗骨骨折中的臨床價值探討[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6,23(6):2688,2692.
[5]陳華勇,刁峰明,袁昆,等.多層螺旋CT及不同重組方法在跗跖關節(jié)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華夏醫(yī)學,2016,24(6):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