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思念
西昌市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四川西昌 615000
日常生活習慣與足部皮膚病關系密切。鞋子選擇不當,可能會患上足部皮膚病,該類疾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與社交[1]。該次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該院門診就治的足部皮膚病患者2 000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口頭問答,了解、記錄患者足部皮膚病的發(fā)病情況,填于病例中,現(xiàn)報道如下。
該次研究選取該院門診就治的足部皮膚病患者2 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此次的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口頭問答,了解、記錄患者足部皮膚病的發(fā)病情況,填于病例中。男性患者有973例,女性患者有1 027例,年齡在12~75歲之間,患有足癬的有480例,甲真菌病有519例,甲溝炎有260例,足皸裂有116例,趾疣有260例,雞眼有264例,足部濕疹101例。
在病情診斷中對2 000例患者進行調查,調查的對象采取不記名、獨立完成問答的方式,不給予患者任何提示,了解、記錄患者足部皮膚病的發(fā)病情況,填于病例中[2]。
①根據(jù)足部皮膚病的典型癥狀,例如足癬的臨床癥狀:瘙癢、水皰、脫屑等,與此同時對患者施予抗真菌止癢對癥治療。②近期患上足部皮膚病的患者,且經(jīng)由醫(yī)生確診在治療期間。③患者患有足部皮膚病的癥狀不典型并且沒有經(jīng)過醫(yī)生進行診斷,可以通過隨訪獲得數(shù)據(jù)。
將所有數(shù)據(jù)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研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對患者進行問答調查,結果顯示:患有足癬的有480例占24.00%,甲真菌病有519例占25.95%,甲溝炎有260例占13.00%,足皸裂有116例占5.80%,趾疣有260例占13.00%,雞眼有264例占13.20%,足部濕疹101例占5.05%。
2 0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 158例,女性患者842例。男性患者中患有足癬291例占25.13%,甲真菌病272例占23.49%,雞眼135例占11.66%,趾疣160例占13.82%,甲溝炎170例占14.68%,足皸裂75例占6.48%,足部濕疹55例占4.75%;女性患者中患有足癬189例占22.45%,甲真菌病247例占29.33%,雞眼129例占15.32%,趾疣100例占11.88%,甲溝炎90例占10.69%,足皸裂41例占4.87%,足部濕疹46例占5.46%。
問答調查中,對足癬的相關知識包括[3]:①足癬是一種傳染病。②足癬是一種皮膚病。③足癬的實質是真菌感染。④足癬并非腳氣病。⑤足癬會引發(fā)股癬、手癬、頭癬、甲真菌病以及淋巴管炎等病癥。⑥對于足癬患者的生活用品盡量避免觸碰。⑦足癬治療應遵循醫(yī)生的的醫(yī)囑一直到痊愈。經(jīng)過分析回收的問答調查,結果顯示:對于以上問題的認知度分別為60.00%、82.75%、55.00%、68.50%、22.5%、91.00%、93.50%。
調查患者患上足部皮膚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具體見表1。
表1 生活習慣與足部皮膚病的關系[n(%)]
經(jīng)過調查,這些足部皮膚病患者對足部健康的態(tài)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表現(xiàn):①預防足部皮膚感染疾病對于個人健康的重要性,71.30%認為重要,26.80%的人認為比較重要,1.90%的人認為不重要。②學習預防足部皮膚感染疾病的課程,65.00%的人認為有必要學習,32.90%的人認為比較需要,2.1%的人認為沒有必要學習。③對于保護足部皮膚健康的知識,35.70%的人學習過,64.30%的人沒有學習過。④對于自己存在不良生活習慣,94.3%的人認為必須改正,5.7%的人認為沒有必要。
據(jù)現(xiàn)有報道說明,足癬傳播的主要原因是洗澡堂內(nèi)的木盆、拖鞋上攜帶大量的絲狀真菌,該真菌極易引起足癬皮膚病[4];趾疣和甲溝炎的發(fā)生大多與皮膚受外傷后引起的感染關系密切;足部濕疹發(fā)病與外界的不正當刺激有關,如過度抓撓、摩擦等。甲真菌病主要是由皮膚癬菌導致,發(fā)生在士兵、運動員等人群的概率相對高,另外,肥胖、糖尿病、HIV感染、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濫用也極易發(fā)生此?。话椓训漠a(chǎn)生與日常不重視足部護理、保濕不夠有關。由此可見,足部皮膚病的發(fā)生與長期的站立、行走、摩擦擠壓有緊密聯(lián)系。針對足部皮膚病的防治,有必要加強宣傳,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積極治療已患的足部疾病,有效防止病原體傳播,也能防止其他疾病發(fā)生[5]。
該次研究中,調查足部皮膚病患者的生活習慣,通過問答調查的方式,結果發(fā)現(xiàn):足癬、甲真菌病、甲溝炎、足皸裂、趾疣、雞眼、足部濕疹的患病率分別為24.00%、25.95%、13.00%、5.80%、13.00%、13.20%,5.05%;性別不同的患者其患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對于防治足部皮膚病的認知比較匱乏。
綜上所述,生活中選擇寬松合適的鞋子,注意個人衛(wèi)生,不共用拖鞋,避免足部擦傷、外傷,發(fā)生時注意足部護理;加強足部的健康教育,提高預防足部膚病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預防、減少足部皮膚病的發(fā)生。
[1]許鑫,胡小衛(wèi),金志旦,等.浙江省優(yōu)秀籃排球運動員足部皮膚病調查[J].醫(yī)學信息,2015,28(4):213-214.
[2]陳維文,李元文,周冬梅,等.69個皮膚病中醫(yī)病名熟悉度及中西醫(yī)病名對照認可度調查[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12(4):518-521.
[3]農(nóng)桂姣.足癬患者對足癬相關知識認識及需求調查[J].醫(yī)學信息,2014,45(5):426.
[4]宋應華,陳丹,吳紀園.不同臨床表現(xiàn)類型的足癬回顧性分析[J].中國真菌學雜志,2016,11(6):370-371.
[5]黃雪珍,黃小青.20例老年患者足部皮膚潰瘍的護理及療效觀察[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5,5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