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建軍
詩詞,是一種言志抒情的獨特文學藝術(shù),有看漫長的歷史過程。幾千年的詩詞,形成了詩人云蒸、作品如林、卷帖浩繁的繁榮景象。詩話則是中國古代詩詞評論的主要形式,它起始于北宋。因為古代詩詞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文學思想,常以片言只語就能描繪出古代詩人和詩詞作品的風貌與特質(zhì)。同時,也能對當時文學史上的思想、流派有所闡述。
“詩言志”??v觀唐詩宋詞,盡是詠花吟草,評山說水,而詠鹽詩詞確實極少。筆者拈來幾首詠鹽詩,權(quán)當肌淺點評而已。
我國最早的詠鹽詩,要數(shù)北宋詞人柳永的《煮海歌》。詩人描寫鹽民在春夏時節(jié)刮泥土留鹵,煮海曬鹽的情景,揭示了鹵水從大海經(jīng)過鹽民手中變成白鹽的勞作過程?!澳昴甏合某庇?,潮退刮泥成島嶼。風干日曬鹽未加,始灌潮波土留成鹵?!边^去,在封建社會里,鹽民把食鹽的泥塊,“鋪于席上,四周隆起,作一堤垱形,中以海水灌淋,滲入淺坑中(宋石星《天工開物?作鹽》)?!?/p>
清代《如皋縣志》記載:鹽民“曉霜未晞,忍饑登場,刮泥汲海,傴僂如豬,此淋鹵之苦也。暑日流金,海水如沸,煎者燒灼,垢面變形,此煎辦之苦也?!笨梢韵胂?,當時的勞動條件落后,勞作工具簡陋,鹽民的勞動環(huán)境十分惡劣,僅靠一雙雙勞動的手,煮海煎熬,堆積成鹽?!胞u濃鹽淡未得閑,采樵深入無窮山。豹蹤虎跡不敢避,朝陽日出夕陽還。船載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熱。晨燒暮爍堆積高,才得濃濤變?yōu)檠?。”這“雪”,就是亮晶晶的鹽,是鹽工的汗水伴隨鹵水煮出來的鹽,白得像雪一樣。
在唐代,詩圣白居易寫過《鹽商婦》長詩,描寫一個揚州少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十五年來,“終朝美飯食,終歲好衣裳”,變成大腹便便的鹽商婦。此詩洋洋185字,簡述奸商經(jīng)營食鹽,“少入官家多入私”,牟取暴利,終成一方巨富;著重描寫鹽商婦“飽食濃妝倚柁樓,兩朵紅腮花欲綻”的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明代的錢福,辭官回鄉(xiāng),聽說揚州有位美妙少女,能歌善舞。他慕名而去,誰知此女已嫁某鹽商。酒席上,錢福只見她身著紅衣,著妝淡雅,更顯風韻,便脫口吟詩:“淡紅衫子淡紅裙,淡掃蛾眉淡點唇??上б簧矶际堑?,如何嫁了賣鹽人:”作者將五個“淡”字解作咸淡的“淡”,暗寓嘲笑,便鹽商婦哭笑不得。
元代的王冕,曾經(jīng)作詩《傷亭戶》,采用五律形式,寫出一個鹽亭家庭在鹽場官吏的課稅催逼下,造成家破人亡、無處可歸的遭遇,揭露了元代剝削階級的殘酷和無情。作者借鑒杜甫《石壕吏》詩的結(jié)構(gòu)形式,他“清晨度東吳,薄暮曹娥宿”,引出鹽亭戶的血淚悲訴。“夜永聲語冷,幽咽向古木。天明風啟門,僵尸掛荒屋”。尤其是詩的末句,比杜甫詩的結(jié)尾更為震撼人心,意義更為深刻。
詠鹽詩寫的最多是明代人吳嘉紀,他常在安豐鹽場,居貧食苦,地勢卑濕,生活十分艱難。但他詩學杜甫,風格沉郁,語言蒼勁,多以反映鹽民疾苦為題材,在明代遺民詩人中頗有特色。“悲哉東海煮鹽人,爾輩家家是苦辛。頻年多雨鹽難煮,寒宿草中饑食土。”作者在《風潮行》詩中,寫出一次海潮泛濫成災,“天地震動萬物亂,大風吹起三丈潮”,最后“海波忽促余生去,幾千萬人歸九原”的所見情景,表達了鹽民哀苦無告的命運,也寄托自己對他們的深切同情。“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弊髡哒f鹽民在矮小的草房,承受烈火灼烤熬鹽,而“走出門前炎日里”,哪怕“偷閑一刻是乘涼”。外面驕陽似火燒,總比屋里煎熬要涼快得多,可想而知,鹽民的勞動之苦,生活之難。
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古老的鹽業(yè)煥發(fā)青春。“巍巍井架插云霄,鉆透巖心索鹵苗。驚醒地龍千載夢,長吟夭矯看今朝?!睙o論是沸騰的鹽礦,還是遼闊的鹽場,到處是火熱的勞動景象?!安澈{}城春長在,鹽花爛漫向陽開。鹽工心向毛主席,春從鹽工心上來。”這詩不像傳統(tǒng)詩詞那么受格律的限制,但它通俗易懂,表達了新中國一代鹽工的勞動喜悅和豪邁氣概。
如今,湖南鹽礦拔地起,開掘?qū)氋Y源,青山噴白雪,管道淌龍涎?!啊短禊Z》《雪花》并蒂笑,南衡北澧永不凋。冰封萬里大雪飄,猶有花枝俏?!丙}業(yè)老人楊國麟以飽滿的激情,既標出我省有名的兩個鹽業(yè)品牌,又點出衡山澧水的兩個產(chǎn)鹽地名。食鹽似瑞雪晶瑩,如山花含笑,形象逼真,比喻恰當。“采鹵蒸熬出洞天,冰魂雪魄滿人間。惟求奉獻孚群望,利國為民苦亦甘(李克明)?!丙}來自大地深處,經(jīng)過蒸熬提煉,如冰魂雪魄,悅目人間。更為可貴,它惟求奉獻,利國利民,愿將厚味送千家,這是鹽的品質(zhì)、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