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燕
【內容摘要】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本文主要從重視化學實驗課中“導”的把握和重視化學實驗課中“度”的把握兩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化學實驗?“導”?“度”
新一輪高考方案的即將實施意味著新課改的來臨,新課改從三維目標改為核心素養(yǎng),而化學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生必需具有的科學素養(yǎng)。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次課改必修課程中規(guī)定了9個必做實驗,實驗化學作為選修模塊依舊保留,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那么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如何提高它的有效性呢,又該怎么利用它來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呢?筆者將依據(jù)自身的化學實驗教學實踐來談談自身的心得體會。
一、掌控好化學實驗課中“導”的程度
“導”是掌控整個化學實驗教學的關鍵,它的好壞將會直接決定化學實驗過程是否順暢。古話說得好:“施教之法,貴在啟導?!被瘜W實驗教學進行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在老師施“導”
的情況下進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因此教師在施“導”的時候應該關注下面幾種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并及時調整:
1.當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表現(xiàn)出厭倦情緒時,應立即著手于“指導”
課本中的化學實驗比較多,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是有趣的,相反有的很無聊而且現(xiàn)象不一定明顯,定量實驗稍不注意就會誤差很大,這時候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不想做實驗的念頭。這時如果讓學生直接按照課本上的實驗內容進行,學生就會會覺得枯燥乏味,很難體會到成就感。教師一旦發(fā)現(xiàn)要適時進行指導。
2.當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表現(xiàn)出畏難情緒時,應及時進行“疏導”
學生做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有思維受阻的情況,教師應及時就疑解答,指點迷津,使其化難為易,讓學生有頓悟的感覺,這時成功的喜悅會加倍。例如在
“銅與濃硫酸”的實驗中很難觀察到白色晶體和藍色溶液等難點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分析實際實驗觀察到的黑色物質究竟是什么,取一部分溶液再加入蒸餾水,學生就能看見期待中的藍色溶液了。在明白原因的基礎上再對實驗進行改進就沒什么難度了。所以在有難度的實驗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做好“疏導”工作,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把“難學”變?yōu)椤耙讓W”,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順利做完實驗,使學生對出現(xiàn)的異常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和再探究,讓學生不但不對異常實驗現(xiàn)象有挫敗感還能獲得新知識。
二、掌控好化學實驗課中“度”的程度
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度”其實就是一種教學尺度,其講究的是適中,追求的是讓教師根據(jù)課標具體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來把握教學、調控教學。實驗教學中“度”的把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教學的導入要有“吸引度”
教師通過巧妙地設計實驗導入,能像“萬有引力”一樣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營造出積極探索的氛圍。例如在引入乙酸時教師可是用實物投影展示一瓶家里用的醋,在醋的成分中就可以找到乙酸,再播放視頻漢字“醋”的由來,估計學生很難忘記今天學習的主角是誰。在講乙酸的性質時可以借用住校生的熱水瓶來除水垢也可以直接倒一些乙酸在教室的水磨石地面上,就可以看見氣泡,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課本上提示水垢是CaCO3那么學生就會想到水磨石的成分應該是碳酸鹽,那就意味著碳酸鹽都可以和乙酸反應,根據(jù)強酸制弱酸原理就知道乙酸酸性大于碳酸,教學難點就不攻自破了。對于另一個難點及重點——酯化反應,我們可以通過展示紅燒魚的圖片配以文字“為什么媽媽做紅燒魚要放醋和料酒呢?”然后再做酯化實驗讓學生聞產(chǎn)物的味道,一切就都不言而喻了。這樣不僅激發(fā)出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而且也會讓他們做實驗時更加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也會更加仔細。
2.實驗教學過程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度”
每個實驗教學過程都應該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能充分地調動每個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樂于自己動手實驗從而觀察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分析問題,能主動地參與到實驗的探究活動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在實驗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應該根據(jù)他們的自身情況有不同的角色扮演和任務分工,比如理論好的設計實驗方案,動手能力強的動手做實驗,細心的負責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字寫得好的負責記錄實驗現(xiàn)象,表達能力強的負責小組總結匯報,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而不會成為看客。在高中化學《必修2》中“影響化學反應速度的因素”的實驗中,從實驗器材的選擇,從實驗裝置的安裝,從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現(xiàn)象分析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來完成,來達到訓練學生們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實驗完成后可就一些實驗現(xiàn)象及操作程序提出疑問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總結,用來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
3.實驗反思要“有深度”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做實驗進行總結反思。筆者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學會了做某個實驗并得到了滿意的結果,但是不明白其原來,這時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寫實驗報告。俗語說得好:“編筐編簍好壞全在收口”。所以寫好實驗報告是學生必備的技能,也為以后高校的學習打好基礎。因為實驗報告是對實驗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也能清楚明白的反應實驗的過程和結構,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實驗報告來進行總結和反思,加深學生對實驗知識的鞏固。
在學生越來越不愿意做實驗的情況下,筆者認為每位化學教育工作者都應該重視起化學的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探究未知知識的能力,有趣的實驗一定程度上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瘜W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筆者致力于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化學的方法和能力,讓他們能適應現(xiàn)代化學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有終身學生的觀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周成平.新課程名師教學100條建議[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
[3]肖川.教師:與新課程共成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作者單位:溧水區(qū)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