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血清膽紅素與血尿酸對冠心病患者的檢驗價值。方法 選取4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取同期進行體檢的42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兩組人員均進行血清膽紅素與血尿酸檢查, 分析比較兩組檢查結果并探究血清膽紅素與血尿酸的檢驗價值。結果 觀察組血清膽紅素水平為(10.65±2.48)μmol/L, 對照組血清膽紅素水平為(14.25±3.51)μmol/L, 觀察組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4286, P<0.05)。觀察組血尿酸水平為(353.11±47.38)μmol/L, 對照組血尿酸水平為(287.46±67.16)μmol/L, 觀察組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765, P<0.05)。結論 冠心病與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血尿酸水平升高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 對冠心病患者實行血清膽紅素與血尿酸水平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 冠心??;檢驗價值;血清膽紅素;血尿酸;心臟疾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1.039
冠心病一直是醫(yī)學領域的重點課題, 隨著近些年醫(yī)學領域的不斷發(fā)展, 對冠心病的研究也較多, 其中血清膽紅素和血尿酸水平被大量研究證明和冠心病有關[1-4]。為更好的治療冠心病患者, 本文針對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冠心病患者與42例同期進行體檢的健康人員進行血清膽紅素和血尿酸水平的檢驗, 根據(jù)檢測結果分析其檢驗價值。具體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42例冠心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均符合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另選取同期于本院進行體檢的42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28例, 女14例, 年齡最小42.1歲, 最大82.9歲, 平均年齡(60.28±7.54)歲。對照組男26例, 女16例, 年齡最小39.9歲, 最大81.5歲, 平均年齡(59.82±7.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在清晨對兩組進行靜脈采集。采用尿酸酶法對血尿酸水平進行測定, 采取化學氧化法對血清膽紅素水平進行測定。使用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儀(日立7600)及全自動凝血儀(CS-2000i)。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血清膽紅素與血尿酸水平。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血清膽紅素水平為(10.65±2.48)μmol/L, 對照組血清膽紅素水平為(14.25±3.51)μmol/L, 觀察組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4286, P<0.05)。觀察組血尿酸水平為(353.11±47.38)μmol/L, 對照組血尿酸水平為(287.46±67.16)μmol/L, 觀察組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765, P<0.05)。
3 討論
我國人口基數(shù)較大, 近年來已逐漸向人口老齡化過度, 而冠心病的多發(fā)人群又以老人為主, 所以造成近些年老年人群發(fā)生冠心病的情況愈來愈常見。冠心病是臨床中最為常見的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病理類型。以往研究中已經(jīng)證實吸煙、三高、肥胖等多種因素與冠心病存在密切關系[5-8], 近些年醫(yī)師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以及血尿酸水平異于常人, 也與冠心病密切相關。其中康燕[2]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血清膽紅素水平下降時會嚴重降低血漿抗氧化能力, 血漿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會導致低密度脂蛋白(LDL)加快產(chǎn)生, 這會對心臟冠狀動脈造成影響, 極大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
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4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檢測值僅為(10.65±2.48)μmol/L, 而正常體檢者血清膽紅素檢測值則為(14.25±3.51)μmol/L, 冠心病患者體內的血清膽紅素水平較低主要是因為患者體內的血清蛋白與血清膽紅素可發(fā)生結合。孫利紅等[3]研究中表明二者結合后可與自由基再次進行結合, 新的結合體可清除患者體內的超氧自由基進而延緩內壁斑塊和冠 狀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冠心病患者往往體內血清膽紅素水平較低, 這在本次研究中也被證明, 這是4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水平遠低于正常體檢人員的原因。
王國鳳[9]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血尿酸與血小板的聚集、黏附作用有關, 冠心病患者較低的血尿酸溶解度有極大幾率導致高尿酸血癥發(fā)生, 尿酸鹽結晶極易析出導致血管內膜被損傷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王林春[10]表示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后, 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 可誘發(fā)腎動脈硬化, 導致血尿酸排泄受阻, 使患者體內血尿酸水平持續(xù)增高。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血清膽紅素水平為(10.65±
2.48)μmol/L, 對照組血清膽紅素水平為(14.25±3.51)μmol/L, 觀察組血清膽紅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
義(t=5.4286, P<0.05)。觀察組血尿酸水平為(353.11±
47.38)μmol/L, 對照組血尿酸水平為(287.46±67.16)μmol/L, 觀察組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765, P<0.05)。表明血清膽紅素降低與血尿酸升高在冠心病的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綜上所述, 冠心病與血清膽紅素水平降低、血尿酸水平升高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 對冠心病患者實行血清膽紅素與血尿酸水平的動態(tài)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王賢華. 血清膽紅素、丙二醛聯(lián)合尿酸檢驗在冠心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16, 14(6):54-55.
[2] 康燕.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 2015(27):186-188.
[3] 孫利紅, 張曉偉. 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檢測的價值分析.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32):57-58.
[4] 羅祥青.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在冠心病患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中外醫(yī)療, 2014(20):195-196.
[5] 歐陽莉娜.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冠心病患者臨床檢驗中的價值分析.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3(27):89-91.
[6] 陳勝.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對冠心病患者的檢驗價值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4, 8(14):52.
[7] 何小英, 閆彩平, 凌文輝, 等. 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與尿酸的檢驗價值分析.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17):402.
[8] 劉冬牯.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對冠心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 21(4):100-102.
[9] 王國鳳.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檢驗在冠心病患者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31):106.
[10] 王林春. 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對冠心病患者的檢驗價值.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18):3497-3498.
[收稿日期:2017-1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