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病,其發(fā)病率高,病情復雜,是大多數(shù)心血管疾病的最終歸宿[1]。根據(jù)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ACCF)和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HA)聯(lián)合發(fā)表的2013年心力衰竭治療指南[2],將其分為A、B、C、D 4個階段,B階段是向有癥狀心力衰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但由于各種原因,此階段的病人往往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治,因此強調心力衰竭B階段的篩查及干預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是預防心力衰竭發(fā)生發(fā)展的重點。有資料顯示: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護理行為是減少重復住院率、降低醫(yī)療費用,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3-4]。但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護理行為較差[4]。我科從2013年10月開始對心力衰竭B階段的病人進行篩查,對篩查出的B階段病人進行ABCDE管理模式,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內科篩查出的慢性心力衰竭B階段的病人72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齡45歲~76歲(50.0歲±0.4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例。
試驗組根據(jù)心腦血管疾病的ABCDE防治系統(tǒng)[5]的5個方面確定ABCDE管理模式A:采用阿司匹林、抗缺血處理等藥物治療;B:血壓控制;C:戒煙;D:糖尿病控制、飲食控制;E:健康教育、運動對B階段病人實施系統(tǒng)綜合管理。①由篩查護士建立心力衰竭B階段病人檔案,并負責與醫(yī)生及病人協(xié)調溝通,共同制定疾病的治療計劃與目標。②舉辦系列健康教育講座,醫(yī)護共同合作,病人及家屬共同參與,通過健康講座提高病人的疾病管理知識。③通過醫(yī)護聯(lián)合門診,由篩查護士進行一對一護士宣教;最后由篩查護士、醫(yī)生共同負責病人隨訪的全過程,有計劃、有組織的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系統(tǒng)化、標準化的綜合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等,并隨訪2年。每月隨訪1次,隨訪方式采用電話隨訪及復診時隨訪。隨訪時對基礎病控制、戒煙、飲食、運動、心理5個方面的相關知識采用自制評估表進行指導及評估。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疾病治療護理模式,由責任護士、醫(yī)生進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僅增加2年后隨訪,隨訪時對病人的情況進行調查。
①心力衰竭知識掌握情況,應用評估表進行,對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基礎病控制、戒煙、飲食、運動、心理5個方面進行評估及評價,針對病人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補充教育,主要包括心力衰竭發(fā)生的原因、心力衰竭的癥狀、低鹽食物的選擇、藥物的作用及副反應以及心力衰竭病人需要堅持的生活方式等,該評估表共25道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得分>20分為知識掌握良好,15分~20分為一般,<15分為差。②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將Toobert等[6]編制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進行改良,成為我科的心力衰竭病人自我管理評價量表。量表共20道題,每部分2題~7題,每題0分~7分,總分為35分。評分方法:首先算出每部分的平均分,再將每部分的平均分相加,即得出自我管理總分;評分>28分為良好,21分~28分為一般,<21分為差。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心力衰竭知識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 分
目前在臨床上研究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方法很多,但大多數(shù)都是研究有癥狀心力衰竭病人的護理,也就是研究心力衰竭C、D階段的比較多,研究A、B階段的比較少。因心力衰竭A階段的病人就診??撇灰粯樱谑占±臅r候會比較局限,因此,本研究主要選擇心力衰竭B階段的病人,采用ABCDE管理模式進行系統(tǒng)綜合疾病管理,從而達到一個前饋控制,減少或延緩心力衰竭的發(fā)生發(fā)展,減少心力衰竭病人的住院率,降低醫(yī)療費用,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質量,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本研究試驗組36例B階段心力衰竭病人通過ABCDE管理模式進行管理,病人的心力衰竭相關知識及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心力衰竭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從本質上來說,心力衰竭屬于身心疾病[7]。不良的精神狀態(tài)不但導致病人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下降,而且影響病人的預后。本研究對篩查出的B階段病人加強心理護理,進行個性化的心理維護,有效地提高心力衰竭B階段病人的綜合管理效果,達到前饋控制的效果。本研究通過近3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ABCDE管理模式能有效的對心力衰竭B階段的病人進行管理,提高心力衰竭B階段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這與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指南[8]的指導意見強調對心力衰竭病人的綜合管理相一致;也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為消除疾病,而是身體、心理及社會達到完全適應的狀態(tài)相一致;依據(jù)此原則,疾病治療需要從單一的??浦委熥呦蛘闲缘南到y(tǒng)綜合管理,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1] 尢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159.
[2] Yancy CW,Jessup M,Bozkurt B,etal.2013 ACCF/AHA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J Am Coll Cardiol,2013,62:e147 -e239.
[3] 張鳳俠, 李明子.北京市遠郊區(qū)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及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3):236-239.
[4] 邵欣,李崢,孫紅,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護理行為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7):74-76.
[5] 謝揚,饒邦復.防治心腦血管病的ABCDE[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1,27(13):2015-2017.
[6] Toobert DJ,Hampson SE,Glasgow RE.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results form 7 studies and revised scale[J].Diabetes Care,2000,23(7):943-950.
[7] 黃偉,秦嫻,王仁榮.文拉法辛治療49例穩(wěn)定性心絞痛伴焦慮、抑郁患者的臨床觀察[J].華西藥學雜志,2011,26(6):610-611.
[8] 張健,鄒長虹.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指南更新亮點解讀[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29(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