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帥
(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歌曲《望鄉(xiāng)詞》源于于右任先生在臺灣所作的思鄉(xiāng)之詩《望大陸》。于右任老先生身處異鄉(xiāng),隔海相望思鄉(xiāng),盼望祖國統(tǒng)一。作曲家陸老深切地理解作者用意,置身于詩中所述之角色,譜寫了這真實感人的《望鄉(xiāng)詞》。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演唱過《望鄉(xiāng)詞》,過程中幾度落淚,用真實、致誠的情感打動了觀眾,用男中音深情淳厚的音色感染了現(xiàn)場每一個人。他在演唱時對字詞的研究與情感的把握非常精準,這首悲痛思鄉(xiāng)的歌曲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殤”字,他用慨嘆悲切的音色將盼故鄉(xiāng)而不能歸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只有通過多次學習和反復練習,加之對作品基本構架的了解,深層次的把握詞曲的內(nèi)涵,才能更好地詮釋此曲。
氣息是歌唱時最基礎、最直接的動力因素之一,也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技巧之一。音樂理論專著《樂記》中說到:“故歌者……累累乎端如貫珠”(《禮記》第十九篇),可見氣息運用的重要性。比如,在演唱“痛”“哭”二字時,要漸慢拉長,由弱到強,需要強有力的氣息支撐,并保持兩肋張開的緊張狀態(tài),腹部不要向里收的太快,控制氣息使聲音坐在氣上,像拍皮球一樣橫膈膜下壓,但不能用氣使勁推聲音。中間的連接部分的演唱,需要運用沉穩(wěn)而連綿的氣息給予源源不斷的動力,氣息要弱化處理并使哼鳴點清晰,控制聲門和喉器,小腹微收進而達到方向性明確,具有穿透力。在低音區(qū)要保持氣息通暢,做到主動吸氣,保持適當?shù)母呶恢茫楦猩媳M量沉穩(wěn)。因此,想要歌唱具有美感、聲音圓潤、咬字清晰、情感豐富,良好的氣息運用絕不容忽視,我們要做到氣息支點明確,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聲,使之富有柔軟性和彈性等多方面高標準要求,通過科學的氣息練習方法,獲得優(yōu)質(zhì)的歌唱美感,從而完整的演唱歌曲。
眾所周知,美聲唱法發(fā)源于意大利,意大利語音以元音、輔音為主,把美聲唱法的咬字移植到中國歌曲演唱中,也就顯得尤為獨特,漢語講究陰陽上去、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在這首抒情性極強的歌曲中便遵循了這一規(guī)律,通過音調(diào)的抑揚頓挫來表達語言的含義。那么朗誦在聲樂演唱方面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首先,朗誦有利于放松聲音,屬于放松練習的一種手段;其次,朗誦有利于情感的表達與樂感的培養(yǎng)。因此,把歌詞摘出,用拉長音的方式去朗誦,既可以體會字的整體概念,又有助于認清每個字的著力部位,還能充分理解歌詞的含義,將歌曲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在演唱這首作品時,咬字要清楚,尤其字尾部分必須要交待清楚,比如“葬”、“望”、“殤”字等,須要注意歸韻,否則字音就會發(fā)生變化。字頭要既準又快,要清晰自如;字尾要交代清楚,在規(guī)定中歸韻、抱團兒,而且聲音要飽滿,做到“咬”而不“死”,“吐”而不“僵”,使聽眾感受歌聲的美妙。
演唱者要注重情感的抒發(fā),聽眾需要有生命力的聲音,而并非機械的聲音!想要演唱好《望鄉(xiāng)詞》這首作品,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情感表達絕不容忽視。舞臺的演唱實踐與平時的聲樂學習是密不可分的。筆者認為,聲樂學習與研究需要通過舞臺實踐來提高和完善自己。在舞臺上演唱時,首當其沖的是氣息要穩(wěn)、音區(qū)統(tǒng)一、聲音集中、咬字精準,之后談及字句統(tǒng)一、音樂配合、情感表達等問題。柏拉圖曾在音樂方面這樣提到過:“歌詞為先,節(jié)奏次之,聲音居末?!毖莩獙嵺`中,我們既要注重技術技巧又要注重音樂表演,突出情感色彩,達到整體效果好,局部質(zhì)量高的演唱效果。
在專業(yè)考試時,首先要做到克服緊張情緒,提前發(fā)聲練習,利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聲情并茂的演唱,《望鄉(xiāng)詞》這首歌要求氣息通暢,不能壓喉。需要腔體的配合產(chǎn)生共鳴,才能唱出圓滑、飽滿、有金屬光澤的聲音,因為純正的男中音音色是表現(xiàn)思鄉(xiāng)愛國最適合的聲部。但我們想要表現(xiàn)出的音樂內(nèi)容,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進入狀態(tài),具體通過自身的經(jīng)歷、課堂老師的教授、所觀所感,讓自己進入作品所訴角色。
在聲樂學習上,首先要保證腦袋清醒,在聲樂演唱技巧方面仔細揣摩并反復練習。在老師講解每字每句時要隨堂做好筆記,課下總結。按照老師的要求對字、詞、句、氣息、位置、共鳴等進行科學化處理,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在課堂上要多注重聲線的美感,聲音的正確與否以及演唱技術技巧等方面,這樣才演出的時候才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表演上,進而達到二者有益結合,事半功倍的效果。總而言之,聲樂演唱無論是在課堂上、舞臺上、考試時都應當極其注重實踐,就演唱二字來說,應是先演后唱。也就是說要先進入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做前期鋪墊,以情帶聲并始終貫穿全曲,這也是聲樂演唱者的一種自身藝術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綜上所述,作為聲樂研究者,在藝術面前,我們是中國經(jīng)典藝術歌曲的繼承者和接班人,在今后的學習中,無論學者還是音樂愛好者,要不斷積累、借鑒先進的歌唱理念,不斷進行實踐,感悟生活、感悟音樂。聲樂表演是一種美的藝術形式,是演唱者專業(yè)水平的充分展示,真正的聲樂藝術,能與聽眾形成精神與心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