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秀珍
為實現中央提出的“力爭到2030年,全國農村居民都能用上無害化衛(wèi)生廁所的目標”,大規(guī)模農村改廁工作即將推開。檔案部門應積極與有關部門聯系,建立各司其責的檔案管理體系,將改廁檔案管理納入改廁建設管理程序,與改廁工程建設同步進行,規(guī)范農村改廁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確保改廁檔案真實、完整與安全,真正把農村改廁做成惠民實事
俗話說:“人生無小事,吃喝拉撒睡”,這是古人對人生理需求的經典概括,“拉撒”看似“區(qū)區(qū)小事”,卻一日不可或缺。自遠古到現代,廁所經歷了從隨地便溺-茅坑茅廁-抽水馬桶的變遷,這一變遷也反映了人類社會和健康文明的發(fā)展進步。農村改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展現出了喜人的面貌,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村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計劃將達到80.3%。然而在西部受自然條件限制,群眾生活習慣和認識水平影響,經濟、文化水平相對落后,衛(wèi)生廁所普及率遠低于平均水平,筆者所在縣的農村衛(wèi)生廁所覆蓋率不足25%。要實現中央提出的“力爭到2030年,全國農村居民都能用上無害化衛(wèi)生廁所的目標”,無異于進行一場艱苦的“廁所革命”。大規(guī)模農村改廁即將推開,為確保農村改廁質量,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要多管齊下致力改廁,既要重視改廁工程的建設、運營管理與監(jiān)督,也要創(chuàng)新改廁檔案的管理模式。
改廁過程中收集到的資料,既有文字內容,也有具體實物,還包括工作軌跡影像資料以及視頻、音頻、APP軟件等,是對新一輪轟轟烈烈“廁所革命”的歷史記錄,需要留存歷史,也需要展示歷史。要強化高層設計,明確農村改廁、廁所運營管理相關部門、鎮(zhèn)村兩級的權責利,劃分檔案局、改廁主管部門(衛(wèi)生健康、住建、農業(yè)農村等)和建設主體單位(鎮(zhèn)村兩級)在資料收集過程中的職責和任務。將改廁檔案收集、整理納入改廁建設管理程序,與改廁工程建設同步進行,建立檔案工作領導責任制和相關人員崗位責任制。各責任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加強對檔案的管理,可以指定專門人員負責改廁檔案的管理,亦可聘請或抽調檔案專業(yè)人員定期不定期的實地操作或指導,這樣既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同時也防止責任推諉。檔案人員要積極主動對接、提前介入,在“改廁進行時”實時收集,避免時過境遷憑記憶搜索,憑經驗組織材料,拼湊改廁檔案資料。加強改廁檔案的管理,對改廁施工活動進行實時記載,實際上對相關單位、人員有了很大約束,使其心存危機感、畏懼感,減少和避免了“犯錯”的機會,有利于規(guī)范施工、清廉施工。
農村改廁項目實施多年來,領導層重視、緊盯改廁項目管理及運行,但對于項目檔案管理幾乎不過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農村改廁長期沒有專門的資料管理人員,這樣的狀態(tài)嚴重影響著改廁檔案管理的質量,改廁檔案僅僅局限于“有沒有”的層面。從目前頂層釋放的信號來看,農村改廁即將迎來大氣候,改廁檔案的管理要順應新時勢,要有質量管控意識,快速實現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
第一,在充分調研、征詢意見的基礎上,遵循工程建設項目檔案歸檔原則,科學制定改廁檔案管理規(guī)則,確定農村改廁檔案的歸檔范圍。明確前期立項文件、設計階段文件、施工階段文件、資金監(jiān)管文件以及質量驗收文件等歸類細目。在改廁過程中,對于創(chuàng)新生成的重要而未能列入歸檔文件范圍編目的,及時補充納入,確保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
第二,規(guī)范農村改廁檔案的收錄、整理。改廁過程中形成的不同載體檔案資料,要嚴格按照檔案的管理規(guī)則規(guī)范收錄、整理。改廁雖然是幾平方米的小工程,然“見微而知著”,小變化最終會演變?yōu)榇笞兓?,要緊盯項目審批、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重要環(huán)節(jié),牢牢抓住風險點,注重抓好會計賬簿、會計憑證票據等會計資料的立卷歸檔,嚴格遵照《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規(guī)范農村改廁檔案的保管。單位所產生的所有門類檔案的保管在單位的檔案室,由承擔改廁任務的科室按檔案相關管理規(guī)定進行整理,為有利于工作延續(xù)性,暫時由其保管,但不得超過3年,期滿后編制農村改廁檔案案卷目錄,按檔案室相關規(guī)定移交。如單位無專門的檔案室,由承擔改廁任務的科室整理后交單位文書部門妥善保管或移交縣檔案館。改廁檔案的保管要配置適宜安全保存檔案的專門場所,配備防盜、防火、防漬、防有害生物等的必要設施。
農村改廁的物質基礎是資金,未來3年大規(guī)模的改廁任務,各級政府、農戶勢必投入大量資金,關注度不言而喻,檔案管理人員負責收錄項目實施和運行過程中的檔案資料,包括資金文件、會計報告等重要會計檔案,其崗位的重要性凸現。要站位全局、立足長遠,全流程、全覆蓋、全維度,關口前移落實監(jiān)督指導作用。將事后管理向事前籌劃、事中監(jiān)督、事后管理并重轉變,摒棄修修補補,從碎片化管理到體系化建設。
為確保檔案的安全,應多做備份,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并行,電子檔案進行多重密碼設置保護,也可以復制光盤等,提高其效率的同時也便于加強管理。組織農村改廁資料互查互評,開展內部監(jiān)督,為改廁資料管理人員提供深入學習機會,通過細致深入的自查、互查與重點檢查,查錯糾弊,“互相挑刺”,強化實務操作能力。檔案專業(yè)機構行使“依法治檔”行政執(zhí)法監(jiān)督權,重點檢查配備專兼職改廁檔案人員、各類檔案收集整理和安全保管等情況,增加執(zhí)法頻次,每季度或半年進行執(zhí)法檢查,杜絕作弊造假。紀檢監(jiān)察機構全程實施監(jiān)察,通過談話詢問,讓咬耳朵扯袖子,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tài),發(fā)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靶向施治”,真正把農村改廁做成惠民實事,使“以維護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大衛(wèi)生、大健康戰(zhàn)略落地有聲。
檔案管理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且農村改廁項目單一,改廁檔案管理操作性相對簡單,對于相關人員來說沒有工作壓力,這樣的狀況使檔案管理存在安全隱患,為確保檔案管理安全,保證項目不受負面干擾,辦好農村改廁這項惠及民生的實事。要加強人員素質教育,教育檔案管理人員端正自身的態(tài)度,正視檔案管理工作的嚴格性和必要性,做好相關檔案的記錄和更新、保存;教育其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檔案管理過程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把檔案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確保重要檔案的安全完整性,并嚴格監(jiān)督檔案的各項保存。資料管理人員還應具備新知識的快速吸收能力,要能熟練掌握和利用新技術,及時升級技能,汲取新知識,以勝任對不同載體檔案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同時,組織相關活動,在工作中加以引導交流,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也可以提供繼續(xù)教育深造學習機會,激發(fā)檔案管理人員的崗位奉獻和奮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