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劉媛媛
美國合作社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追溯到獨立戰(zhàn)爭之前,最早來到美洲大陸的歐洲人將歐洲的合作社一起帶到這里。美國合作組織出現得很早,也是為了應對經濟和社會壓力。
美國最早的互助組織建立于英屬北美殖民地時期,于1735年在南卡羅萊納州的查爾斯頓(Charleston,South Carolina)成立,1740年一場火災,由于無法彌補巨大損失,該互助組織只好破產清算。1752年,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創(chuàng)立了費城互助保險公司(Philadelphia Contributionship),這家火災互助保險公司,也是美國第一家公認的合作企業(yè),至今仍在運營。
1845年,波士頓機械與勞工互助協會(Boston Mechanics' and Laborers' Mutual Benefit Association)成立,這是個英國羅虛戴爾先鋒社(British Rochdale-Pioneers)式的互助組織,原則和目標都模仿了羅虛戴爾。到1920年,美國共有2600家消費者合作社,其中11家以普通商店的形式存在,80%的合作社都在人口少于2500人的城鎮(zhèn),這些消費合作社當年的總銷售額約為2.6億美元。
進入大蕭條時期后,以揭露社會黑暗而聞名的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成為建立互助合作社的主要推動者之一。辛克萊創(chuàng)作了多部描寫礦工大罷工、抨擊壟斷資本家、揭露政治黑暗和警察暴行的長篇小說,倡導通過產業(yè)聯盟互助“結束加利福尼亞州的貧窮”。再加上當時富蘭克林·羅斯??偨y大力推行“加強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的新政,通過一系列金融、工業(yè)、農業(yè)等領域的改革推動成立行業(yè)組織來規(guī)范企業(yè)經營行為,統一行業(yè)內企業(yè)的生產規(guī)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標準。在此背景下,伯克利、加州、帕洛阿爾托、尤克萊爾、威斯康星、漢諾威、新罕布什爾、海德公園、芝加哥和馬里蘭州等相繼都建立起了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基本上都在運營了五十年之后式微:伯克利消費者合作社最終關閉,克萊爾和帕洛阿爾托合作社規(guī)模大減,而漢諾威、海德公園和馬里蘭的綠帶合作社則一直運行至今。但美國各地都成立起來的信用合作社卻作為新政時期最明顯和最有成效的遺產之一,一直保持了旺盛活力。
到了21世紀,美國合作社的發(fā)展態(tài)勢趨于穩(wěn)定,特征更加明確,功能也大大拓展。威斯康星大學合作社中心開展的研究表明,2010年美國共有29284家合作社企業(yè),每年能夠創(chuàng)造200多萬個就業(yè)機會,提供了超過740億美元的工資。這些合作社的生產總值占到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年營業(yè)額超過6540億美元,經營收入1335億美元,總資產達3萬億美元,產業(yè)和服務覆蓋了全國各個地區(qū)和各個領域。甚至在美國醫(yī)療改革的討論中,還一度有人提議將醫(yī)療保險合作社作為公共醫(yī)療的替代方案。事實上,隨著“反腐敗法”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美國的一些州還確實成立了這種合作社。
美國合作社的發(fā)展對經濟的影響既包括金融方面的,更包括非金融層面的。市場營銷方面,3463家合作社提供了涵蓋農業(yè)、日雜、生物能源、工藝品等各行業(yè)的銷售服務;社會公共服務方面,11311家合作社提供了包括醫(yī)療健康、兒童看護、住房、交通和教育等方面的服務;金融服務方面,9978家合作社提供了包括信用合作、農業(yè)信貸系統、互助保險和合作金融等方面的服務;公共事業(yè)方面,452家合作社和互助協會為農村地區(qū)提供包括用電、通信和用水在內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