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帥
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室所藏朱希祖未刊稿本《續(xù)曲錄》,書衣墨筆題“續(xù)曲錄”, 索書號為SG3,共78頁。全書由淳青閣紅絲欄格紙張抄錄,書高寬25.7×15.1cm,板框高寬18.0×12.1cm,單黑雙魚尾,四周雙邊,半葉10 行,行16至19字不等。正文前有朱希祖所作序:
王靜安先生所撰《曲錄》,頗稱博洽,然亦有遺漏謬誤者。茲隨所見聞筆錄,以補其補遺、匡其謬,以見創(chuàng)始者之不易而可貴。后繼者藉其成功,事半功倍。土壤之增泰山,細流之益河海,較之不增不益,固有間焉。民國十五年三月十二日海鹽朱希祖記。
下鈐“朱希祖”朱文方印、“北京圖書館藏”朱文長方印。據(jù)朱希祖所寫目錄,可知全書分補遺、匡謬兩部分,補遺又分補目、補說;然而全書實際上是由補目、補說、糾謬、雜志四個部分組成。
朱希祖,浙江海鹽人,生于光緒五年(1879),卒于民國三十三年(1944),字逷先、迪先、逖先。朱希祖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官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在日期間曾問學于章太炎門下。進入民國后,朱希祖先后受聘至北京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著有《中國史學通論》《六朝陵墓調查報告》《明季史料題跋》等。民國八年(1919)底,朱希祖任北京大學史學系主任,至民國二十年(1931)辭去史學系主任止,朱希祖前后任此職長達12年之久,朱希祖與戲曲的結緣便發(fā)生在此期間。民國十三年(1924)12月10日,朱希祖在北京宣武門外大街匯記書局購得昇平署檔案和戲曲數(shù)種。以這批昇平署檔案為基礎,朱希祖撰寫完成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整理昇平署檔案記》,由此開啟了清代宮廷戲曲研究的先河。與此同時,因購得昇平署戲曲,朱希祖進而廣為搜羅戲曲劇本。朱希祖重金購買善本珍棨的事跡在當時的北平收藏界頗有名氣,倫哲如在《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朱希祖》中記:“書坊誰不頌朱胡,軼簡孤編出毀余。勿吝千金名馬至,從知求士例求書。”詩注道:“海鹽朱逖先希祖,購書力最豪,遇當意者,不吝值。嘗歲晚攜巨金周歷書店,左右采掇,悉付以現(xiàn)。又嘗預以值付書店,俟取償于書。故君所得多佳本,自大圖書館以至私家,無能與君爭者?!盵注]倫哲如:《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第82-83頁。在民國十三年(1924)至民國十五年(1926)朱希祖與張元濟的往來書信中,我們常??梢钥吹街煜W嫠奶庂徺I曲本的記載。他還曾向張元濟抱怨京城曲本價格甚是昂貴:“京城曲本甚貴,因陶、王兩家專購明刊有圖傳奇,而昆曲家及新文學家亦相競購曲,然零星偶值相互競爭,故京城以曲本為最易售?!盵注]朱希祖:《朱希祖書信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第61頁。不過這并未阻擋朱希祖庋藏戲曲的熱情,明唐氏世德堂刻本《千金記》、明黃正位刻本《琵琶記》、康熙凝馥齋刻本《萬花臺》,甚至內府鈔本《升平寶筏》《忠義璇圖》《鼎峙春秋》等善本珍棨悉數(shù)被其收入囊中。筆者遍閱《古本戲曲叢刊》《原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甲庫叢書》,其中有朱希祖鈐印的劇目多達24種,而他實際購買的曲本遠不僅如此。此外,朱希祖還親自抄錄有《雙忠記》《揚州夢》《快活三》《崖山烈》《雙魚記》《望湖亭》《鸚鵡洲》《胭脂記》《赤松記》等劇本。令人欽敬的是,朱希祖并未將這些劇本占為己有。在民國二十年(1931)的前后數(shù)月之間,朱希祖分批將珍藏的曲本、昇平署檔案,悉數(shù)捐贈給剛剛合并不久的北平圖書館。民國二十年(1931)前后,北平圖書館共收得“明刻戲曲書約得六十種,合之清刻,當在三百種以上”[注]《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務報告》,1930年7月至1931年6月,第20頁。,朱希祖所贈善本戲曲在北平圖書館新收善本戲曲中的地位由此可見。隨著北平圖書館善本戲曲的收藏漸入佳境,到了民國二十二年(1933)六月,編纂戲曲目錄的計劃甚至成為北平圖書館的年度工作之一。[注]《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務報告》,1932年7月至1933年6月,第26頁。朱希祖收藏的這批曲本,也首次出現(xiàn)在當年趙萬里所編《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中。民國二十一年(1932)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先生去世,朱希祖先后受聘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這一時期先生鮮涉戲曲研究,不過他仍撰有《清昇平署志略·序》(1935)、《亂彈名詞涵義質疑》(1936)等研究類文章。在向北平圖書館捐贈所藏戲曲典籍后,朱希祖在廣州、南京生活之余也購買了許多戲曲善本。1962年至1963年間,朱希祖之子朱偰將先父所藏圖書予以編目,南京圖書館藏《酈亭藏書目錄》(索書號:120041),便反映了先生晚年的戲曲收藏情況。[注]朱元曙《朱希祖的酈亭藏書》,《藏書家》(第十三輯),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第61頁。此份目錄的抄錄紙張為南圖專用綠色格紙,半葉10行,行25字,按經、史、子、集四分法分類。其中經部、子部一冊,史部一冊,集部一冊。史部著錄最多,集部次之。集部共分十大類,詞曲類歸入“集部九”。然而實際上,“詞曲類”僅著錄了“詞總集及詞論”、“宮詞”、“詞別集及詞話”三類,并無曲類。不過在目錄最后,朱偰著錄了兩頁“戲曲類”書目,收有《桃花扇》《六幻西廂》等劇目二十三種。1965年朱偰將先父所藏圖書悉數(shù)贈予南京圖書館,這批劇本也得以安靜地躺在南京圖書館國學館內。與朱希祖早年的《海鹽朱氏癸丑七節(jié)遷京書目》沒有著錄一種戲曲類書目相比[注]朱希祖:《海鹽朱氏癸丑七節(jié)遷京書目》,1913年鈔本。,中晚年的朱希祖顯然對戲曲表露出極大熱情。
伴隨著戲曲善本收藏工作的開展,編纂戲曲目錄也出現(xiàn)在朱希祖的學術工作計劃表中。宣統(tǒng)元年(1909)王國維《曲錄》問世,該書隨即成為當時著錄元明清曲作品最為完備的目錄。然而此書也存在諸多問題,胡適在《讀王國維先生的〈曲錄〉》(1923)中直言:“此書出版于宣統(tǒng)元年,已近十四年了。這十四年中,戲曲新材料加添了不少。我們希望王先生能將此書修改一遍,于每目下注明‘存’、‘佚’,那就更有用了?!盵注]胡適:《讀王國維先生的〈曲錄〉》,《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37頁。在為董康《曲??偰刻嵋?1928)撰寫序言時,胡適再次表達了對修繕《曲錄》的期待?!肚洝肺茨苋娣从趁駠跄陸蚯墨I的新近發(fā)現(xiàn),這也引起了當時學界的普遍關注。民國十七年(1928),北京圖書館承梁啟超指導編纂《中國圖書大辭典》,編纂處在當年提交的《中國圖書大辭典編纂處報告》中言:“宋金以來,院本、雜劇及元明清之傳奇等,曾經海寧王氏編有《曲錄》一書,然尚多遺漏。今特托專家廣為搜補,共得四千五百五十三種,視王錄增加七百余種?!盵注]《北京圖書館第二年度報告》,1927年7月至1928年6月,第49頁。然而隨著王國維自溺于昆明湖,學界翹首以盼的重編《曲錄》工作并未開展,不過朱希祖對編纂戲曲目錄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正如他在《續(xù)曲錄·序》中所講,朱希祖同樣認為“王靜安先生所撰《曲錄》頗稱博洽,然亦有遺漏謬誤者”?;诳镅a《曲錄》的最初想法,朱希祖開始了《續(xù)曲錄》的編寫。既然是訂補《曲錄》,那就要親閱大量曲本,朱希祖重金采購的昇平署戲曲、明清善本毫無疑問提供了極大便利。民國十三年(1924)12月15日,朱希祖致信張元濟道:
近于京城內小書鋪中購得清宮昇平署戲曲及檔案一千數(shù)百冊,檔案自道光元年至宣統(tǒng)十五年,頗全,此時代中逐日所演戲名及優(yōu)伶名氏詳載靡遺,官制亦詳備,每戲賞金數(shù)目亦皆詳注。戲曲有七八百本,惜多殘缺。蓋太監(jiān)以廢紙賣于舊紙鋪,書鋪又購于紙鋪,故零落殘缺。王國維《曲錄》所載張照等奉敕所編七部大曲,惟《升平寶閥》及《勸善金科》各二百余出皆全,系乾嘉舊鈔本,《月令承應》亦頗完備,有數(shù)十出,其余四部則多殘缺。又有《昭代簫韶》二百四十出,向有殿版,今頗難得,此次所得鈔本亦缺數(shù)十出。黃氏《曲目》所載進御之千余種,今僅得數(shù)十種,不全者十之六七。王氏《曲錄》所未載之曲亦有數(shù)十種,其殘與上等。其他一出一本之曲亦有數(shù)百本,其曲三分之二系乾嘉時鈔本,余皆道光以后鈔本。據(jù)此材料可撰《昇平署志》一部補王氏《曲錄》,或《昇平署曲目》一部,惜無暇晷以徒事耳。將來整理完全之后,當可鈔寄目錄一紙。[注]朱希祖:《朱希祖書信集》,第53、54頁。
七天后,張元濟回信:“吾兄倘能摘要選錄成一《昇平署志》稿本,上諸館中,俾完一代制作,此于史學、文學,禆益匪淺。允于整理完畢鈔寄目錄,至為感荷。能否影印,俟見全目,再定進止?!盵注]朱希祖:《朱希祖書信集》,第54頁。朱希祖原本想借所購昇平署戲曲,分別編纂《曲錄》與《昇平署曲目》兩部著作。而且實際上,朱希祖更為看重后者:“惟昇平署檔案,僅此一分,別無副本,近百年來戲曲之流變,名伶至遞代以及宮廷起居之大略,朝賀冊封以及婚喪之大典,皆可于此征之?!盵注]朱希祖:《整理昇平署檔案記》,《明清檔案論文選》,北京:檔案出版社1985年,第433頁。然而“后因無暇再詳細研究,遂將所得檔案、戲曲均讓歸北平圖書館”[注]朱希祖:《朱希祖日記》,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第557頁。?!稌N平署曲目》的編纂計劃雖未成行,不過朱希祖還是為后人留下了尚處于稿本形態(tài)的《續(xù)曲錄》。
朱希祖是在平日閱讀時隨手將曲目記錄在冊,故《續(xù)曲錄》的著錄欠規(guī)范?!堆a目》之后緊接《補說》,然《補說》和《雜志》之后則有數(shù)張空白頁,顯然是朱希祖特意留下以備今后隨時輯補所用。四個部分當中,《補目》的編撰最為充分,其材料除了平日親閱所得外,更有明清史料筆記中所載稀見劇目。朱希祖在日常瀏覽明清典籍時十分注意戲曲文獻的搜集,如他在閱讀俞樾《茶香室叢鈔》中便記錄了“袁于令《西樓記》”、“《繡襦記》為金陵妓院作”、“京師戲館”、“內廷戲劇”、“目連戲”等字眼。[注]朱希祖:《南京圖書館藏朱希祖文稿》(二),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第188-190頁。正是基于對戲曲文獻的關注,朱希祖在遍閱歷史典籍時常常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新見劇目。統(tǒng)觀《續(xù)曲錄》,朱希祖在周暉《金陵瑣事》、朱彝尊《明詩綜》、焦循《劇說》、俞樾《茶香室叢鈔》、楊恩壽《續(xù)詞余叢話》等書中,輯錄出稀見劇目數(shù)種。朱希祖還將《曲錄》中未見而《傳奇匯考》記載的劇目一一挑出,《續(xù)曲錄》的補目工作多得益于《傳奇匯考》?!秱髌鎱R考》八卷,不著撰人,民國三年(1914)古今書室影印出版后方為學界多有使用。[注]《傳奇匯考》的成書過程較為復雜,在古今書室刊印之前,該書曾以鈔本形態(tài)流傳于坊間。然朱希祖在引用《傳奇匯考》時,皆言“刊本《傳奇匯考》”,可見他所指當為古今書室的刊本??尽秱髌鎱R考》問世于《曲錄》(1911)之后,故它收錄了許多王國維未曾寓目的劇本。朱希祖在核對了《曲錄》之后,將《傳奇匯考》所載新見劇目予以記錄,其數(shù)量占到了《續(xù)曲錄》的近四分之一。從著錄體例上看《續(xù)曲錄》與《曲錄》相同,依次著錄劇目名稱、版本信息。朱希祖還對一些劇目、劇作家及故事情節(jié),予以了簡明扼要的考辨,這倒是《曲錄》所不曾有過的。民國二十年(1931)前后,《續(xù)曲錄》被完好無損地捐贈給北平圖書館。
自朱希祖購得昇平署檔案(1924),至他將所藏曲本、《續(xù)曲錄》贈予北平圖書館(1931),朱希祖的戲曲研究雖然前后僅持續(xù)了不足八年,但這卻是其學術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續(xù)曲錄》更是其戲曲研究的集大成。首先《續(xù)曲錄》具有極高文獻價值,它大大豐富了我們對部分稀見劇目的認識。如《軟羊脂》一劇,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著錄如下:
此戲未見著錄,鈔本,二卷。[注]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84頁。
而在《續(xù)曲錄》中,朱希祖詳細記載道:
《軟羊脂》一本。余家藏稿本。右一種,清孔傳鋕撰。傳鋕,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孫。此本題“闕里補間齋蜨庵填詞”,不著姓名。案,《闕里孔氏詩鈔》:“孔傳鋕,字振文,號西銘,別號蜨庵,襲五經博士,著有《補閑集》二卷?!肚鍧~》二卷。”孔憲彝云:“高叔祖博士公,工學贍才敏,工書畫,精篆刻??滴跤赫g曾膺大典,罔愆儀度。世祖臨雍,入京陪祀,召見內殿欲用之,辭以職在奉祀,未果?!睋?jù)此則《軟羊脂》系傳鋕所作也。
朱希祖不僅早于莊一拂半個多世紀著錄了《軟羊脂》,他還指出此劇乃其家藏,并詳考了作者孔傳鋕的生平。傅惜華《明代雜劇全目》《清代雜劇全目》和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等書中提及的“以往未見著錄”的戲曲作品,《續(xù)曲錄》中俯拾即是。朱希祖以其深厚的史學考據(jù)功力,盡力為后人揭示了劇目的相關信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續(xù)曲錄》對近代戲曲的著錄尤為前人所未見、發(fā)前人所未想。無論是早于《續(xù)曲錄》的管庭芬《重訂曲海目》、王國維《曲錄》、無名氏《傳奇匯考》,還是晚于《續(xù)曲錄》的董康《重訂曲??偰俊罚詫r下的戲曲作品記載不甚用力。相比之下,朱希祖則較早關注到當時即近代的戲曲劇本?!独m(xù)曲錄》中收錄了金鰲、鄭由熙、許善長、魏熙元、劉清韻等近代曲家數(shù)位,朱希祖還對劉清韻特意點評道:“(女史)嫁一目不識丁之傖夫,乃請其夫置妾,只身研求大學,為俞曲園先生弟子,無子?!北憩F(xiàn)出他對劉清韻才華的賞識與生平的惋惜。毫無疑問,朱希祖是近代戲曲研究的重要開拓者之一。
我們更不能忽視《續(xù)曲錄》對近代中國古典戲曲目錄編纂的影響,尤其是它對民國二十二年(1933)趙萬里《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民國二十三年(1934)北平圖書館《國立北平圖書館戲曲音樂展覽會目錄》、民國二十四年(1935)趙錄綽《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乙編》纂修的影響。在趙萬里對北平圖書館館藏善本予以編目之前,繆荃孫《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1912)[注]繆荃孫:《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古學匯刊》1912年第1集。、江瀚《京師圖書館善本簡明書目》[注][日]高橋智:《關于〈京師圖書館善本簡明書目〉及其稿本》,《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十五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1913)、夏曾佑《京師圖書館善本書目》(1916)[注]夏曾佑:《京師圖書館善本書目》,京師圖書館1916年鉛印本。、張宗祥《國立京師圖書館善本書目》(1921)[注]張宗祥:《國立京師圖書館善本書目》現(xiàn)藏于上海圖書館。筆者并未親閱,托復旦大學林振岳兄查閱后告知,在此特表謝忱。等早期京師圖書館善本書目,均不見戲曲類書目記錄在案。民國間苦葉庵朱絲欄鈔本《京師圖書館普通本書目》,也僅僅是著錄了《元曲選》《六十種曲》等二十余種曲類書籍。[注]京師圖書館:《京師圖書館普通本書目》卷二十八,民國間苦葉庵朱絲欄鈔本。這不僅反映出早期京師圖書館不注重曲類書籍收藏的實際,還凸顯了編目者對戲曲的漠視。趙萬里(1905——1980)與王國維不僅是同鄉(xiāng),亦曾問學于靜安先生門下,故對戲曲等俗文學尤為關注。民國十七年(1928)趙萬里來到北平圖書館,不久就任善本考訂組組長,民國二十年(1931)他開始編纂《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與此前的編目者不同,趙萬里十分注意集部曲類的著錄,在他所編善本書目中,集部曲類總計338種。[注]趙萬里:《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卷四,北平圖書館1933年朱印本。盡管我們現(xiàn)在已難覓趙萬里與朱希祖直接交往的蹤跡,但是以朱希祖北京大學史學系主任、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的身份和學界地位,初出茅廬的趙萬里還是當對其多有了解。且在民國十八年(1929),故宮博物院成立圖書館圖書專門委員會,朱希祖、趙萬里均添列其中。[注]吳瀛:《故宮博物院前后五年經過記》,故宮博物院1932年排印本。而朱希祖向北平圖書館捐贈圖書一事,在當時的北平學界產生了極大反響,《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務報告》等均有報道,故趙萬里是極有可能親閱過《續(xù)曲錄》。至于朱希祖捐贈的善本戲曲,以及朱希祖在《續(xù)曲錄》中提及且北平圖書館確實藏有的曲本,趙萬里多參照朱希祖所言,將歸入善本甲庫的劇目著錄在《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中。[注]民國二十年(1931),北平圖書館遴選宋元舊刻、明版精刻本、歷代鮮傳的善本圖書,共計3796種、70000余卷,歸入善本甲庫。趙萬里《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即是對這批書目的編目。而對于朱希祖捐贈的歸入善本乙?guī)斓那?,四年后的趙錄綽則在《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乙編》中完整著錄。[注]趙萬里為甲庫所編《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并不能全面反映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全貌,故北平圖書館幾乎在同時又成立了善本乙?guī)?,收藏了清刻本、鈔本。至趙錄綽對其編目時,善本乙?guī)焓沼袌D書2666種、30000余卷。與此同時,作為最早全面反映北平圖書館所藏戲曲書目的《國立北平圖書館戲曲音樂展覽會目錄》,它對相關劇目版本的描述,亦與朱希祖在《續(xù)曲錄》中的記載一致。在《續(xù)曲錄》中,朱希祖還對部分劇目提供了可靠的版本庋藏線索,極大增強了目錄的可信性,這亦是后世戲曲目錄對這些劇目判定的發(fā)軔。
《續(xù)曲錄》在中國戲曲目錄發(fā)展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它長期以來鮮為治戲曲者關注。王瑜瑜《中國古代戲曲目錄研究》(2013)所附《中國古代戲曲目錄之目錄》、杜海軍《中國古典戲曲目錄發(fā)展史》(2015)均未提及朱希祖《續(xù)曲錄》。
筆者今將全文整理如下,以備學界同仁查閱。
《曇花夢》一本;《江梅夢》一本;《圓香夢》一本;《斷緣夢》一本。右四種,清梁廷柟撰。廷柟別號藤花主人,著有《曲話》五卷。此四種名“小四夢”,道光刻本。廷柟自言幼時戲作《了緣記》,見《曲話》卷二,惟未見刊本。
《西遼記》一本;《雁帛書》一本;《女云臺》一本;《三釵夢》一本;《孝女存孤》一本;《儒吏完城》一本。右六種,清許鴻盤撰,名“六觀樓”,道光刻本。
《桃花吟》一本;《四色石》一本。右二種,清曹錫黼撰,乾隆丙子刻本。
《報恩緣》一本;《才人?!芬槐?;《文星榜》一本;《伏虎韜》一本。右四種,清沈起鳳撰,刊本稱“沈薲漁四種”。起鳳,字桐翙,吳縣人,乾隆三十三年舉人。
《霧中人》一本;《雁鳴霜》一本;《木樨香》一本。右三種,清嘯嵐道人撰,天都人,名“暗香樓三種”,光緒庚寅刻本。
《黃碧簽》一本;《丹青副》一本;《炎涼券》一本;《鴛鴦夢》一本;《氤氳釧》一本;《英雄配》一本;《天風引》一本;《飛虹嘯》一本;《鏡中圓》一本;《千秋淚》一本。右十種,清女士劉清韻撰,名“小蓬萊仙館十種曲”,光緒庚子石印本。
《瘞云巖》一本;《燕脂獄》一本;《茯苓仙》一本;《靈媧石》一本;《神仙引》一本;《風云會》一本。右六種,清許善長撰,名“碧聲吟館六種曲”,光緒丁丑刻本。
《赤松游》一本;《表忠記》一本。右二種,清丁耀亢撰,名“丁野鶴二種曲”,順治六年刊本。
《黃河遠》一本;《繡帕記》一本;《血梅記》一本;《十二金錢》一本。右四種,清謝堃撰,名“春草堂四種曲”,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影梅庵》一本;《香畹梅》一本。右二種,清彭劍南撰,名“苕雪山房二種曲”,道光丙戌刻本。
《桂花塔》一本;《蘭桂仙》一本。右二種,清左潢撰,名“天香館二種曲”,嘉慶壬申刻本。
《詩扇記》一本;《夢里緣》一本。右二種,清汪柱撰,名“砥石齋二種曲”,末附散套三種。
《一笑緣》一本;《二箑媒》一本;《三世因》一本、《四才子》一本;《五色旗》一本;《六國終》一本;《七寶釵》一本;《八洞天》一本;《九華山》一本;《十錠金》一本;《百歲坊》一本;《千里駒》一本;《萬花臺》一本。右十三種,清張敱撰。敱字觀生,又名潤,別號耶溪散人。所作名“巧十三傳奇”,見康熙辛卯凝馥齋刻本《萬花臺》序目。
《雨花臺》一本;《碧天霞》一本。右二種,清徐昆撰,乾隆刻本。
《獅吼記》一本;《長生記》一本;《青梅記》一本;《威鳳記》一本;《同升記》一本;《飛魚記》一本;《彩舟記》一本;《種玉記》一本。右八種,明陳所聞撰。明周暉《續(xù)金陵瑣事》云:“陳所聞工樂府,《濠上齋樂府》外,尚有八種傳奇《獅吼》《長生》《青梅》《威鳳》《同升》《飛魚》《彩舟》《種玉》。今書坊汪廷訥皆刻為己作,余憐陳之苦心,特為拈出?!卑?,《曲錄》載明汪廷訥十種內有《獅吼》《長生》《同升》《種玉》四種,即陳氏所作。其余六種,又不知竊誰所作,當亦非汪氏自作也。至《青梅》《威鳳》《飛魚》《彩舟》四種,則不見于《曲錄》。又案,所聞字藎卿,金陵人,撰《北宮詞紀》六卷,《南宮詞紀》六卷。
《挑燈劇》一本;《碧紗籠》一本;《紅紅紗》一本;《秋風三疊》一本。右四種,明蕭來集之撰。集之,蕭山人,父道宗天啟崇禎間內閣大學士。集之學問淵博,才名早著,而未得一第。崇禎之末,僅以明經起家,故頗多牢騷不平。案,已見《曲錄》,不必再補。
《封禪書》一本;《秋蘭佩》一本;《純孝鞭》一本;《千金錐》一本。右四種,金庭杏花使者撰,稱為“秘奇樓四種曲”。首有康熙五十七年古虞朱瑞圖序。瑞圖,字積之,此序作于廬陽公署,似為作者自序?!斗舛U書》言司馬相如卓文君事,《秋蘭佩》言屈平事,《純孝鞭》言伍員事,《千金錐》則未知矣。
《繡襦記》一本;《三元記》一本;《梅花記》一本;《留鞋記》一本;《枕中記》一本;《種瓜記》一本;《兩團圓》一本。右七種,明徐霖撰。明周暉《金陵瑣事》云:“徐霖少年數(shù)游狹斜,所填南北詞,大有才情,語語入律,妓家皆崇奉之。文征仲寄之詩有句云:‘樂府新傳桃葉渡,彩毫遍寫薛濤箋?!藢嶄浺?。武宗南狩,伶人臧賢薦之,令填新曲,武宗極喜之。今有《繡襦》、《三元》、《梅花》、《留鞋》、《枕中》、《種瓜》、《兩團圓》等行世?!?/p>
《京兆眉》一本;《翠鈿緣》一本。右二種,清南山逸史撰,見鄒式金《雜劇新編》?!肚洝穬H載其《半臂寒》等三本,未全。
《丹晶墜》一本;《一合相》一本;《風流配》一本;《玉交梨》一本;《繡風鴛》一本。右五種,明沈君謨撰。君謨字蘇門,吳江人,詞隱先生璟同宗,見《南九宮詞譜》。君謨所著尚有《青樓怨》散曲。
《花筵賺》一本;《鴛鴦棒》一本;《夢花酣》一本;《勘皮靴》一本;《生死夫妻》一本;《花眉旦》一本;《雌雄旦》一本;《金明池》一本;《歡喜冤家》一本;《鬧樊樓》一本;《金鳳釵》一本;《晚香亭》一本;《綠衣人》一本。右十三種,明范文令若撰,已見于《曲錄》,惟尚未全,故補錄于此。沈自晉《南九宮詞譜·凡例》云:“云間荀鴨多佳詞,乙酉春(順治二年)訪其兩公子于金閶旅舍,以傾蓋交,得出其尊人遺稿相示。其刻本為《花筵賺》《鴛鴦棒》《夢花酣》,錄本為《勘皮靴》《生死夫妻》,稿本為《花眉旦》[注]鈔本“花”前衍“月”字。、《雌雄旦》、《金明池》、《歡喜冤家》。及閱其目錄,尚有《鬧樊樓》《金鳳釵》《晚香亭》《綠衣人》等記,數(shù)種未見?!睋?jù)此則香令之卒當在明末,其曲本未全刊也。
《兼釵記》一本;《金丸記》一本。右二種,明史盤撰,見俞樾《茶香室叢鈔》十七,《曲錄》僅列其《夢磊記》《合紗記》,未全也。
《焚券記》一本;《太平園》一本;《吉慶釵》一本。右三種,清王澹人撰。焦循《劇說》:“王澹人工詞曲,所著三種皆寓微意,而《焚券》尤佳,曾在京集諸人陶然亭演之?!?/p>
《醉新豐》一本,鄒式金《雜劇新編》本。右一種,清鄒兌金撰,《曲錄》僅載其《空堂話》。
《風流塚》一本,《雜劇新編》本。右一種,清鄒式金撰。式金,字仲愔,江蘇人。
《回頭寶》一本;《狀元符》一本;《雙猿幻》一本;《寶硯緣》一本。右四種,清呂洪烈撰。洪烈,字藥菴,山陰人,見萬樹《風流棒》傳奇吳秉鈞序。
《赤豆軍》一本;《美人丹》一本。右二種,清吳棠禎撰。棠禎,字雪舫,山陰人,亦見萬樹《風流棒》傳奇吳秉鈞序。
《金馬門》一本。右一種,清呂守齋撰。守齋,不知其名,山陰呂洪烈之叔,亦見《風流棒》序。
《電目書》一本。右一種,清吳秉鈞撰。秉鈞,字子衡,山陰人,與呂守齋、雪舫,即洪藥菴及吳雪舫[注]鈔本“及”前衍“雪舫”二字,據(jù)上下文改。,學萬紅友為曲,均見秉鈞所作萬氏《風流棒·序》。
《雙遇焦》一本。右一種,明吳溢作。溢,字千傾,吳江人,見沈自晉《南九宮詞譜》?!肚洝芬延?,不必補。
《表忠記》一本(一名《虎口余生記》);《詩緣記》一本(一名《七子緣》)。右二種,清曹寅撰,寅字子清,號楝亭[注]鈔本將“亭”誤作“庭”。曹寅,字楝亭。,旗人,二種傳奇見焦循《劇說》。
《芙蓉劍》一本。右一種,清汪愷撰,愷字云樵,江寧人,精研聲律之學,見焦循《劇說》。
《夢釵緣》一本??滴跷煨缗艕烗S刊本。右一種,清黃圖珌撰。
《梅花識》一本;《玉瑑緣》一本。右二種,清査繼佐撰。繼佐,字伊璜,海寧人。其《續(xù)西廂》一本,《鳴鴻度》一本,已見《曲錄》。此二種見丁野鶴《赤松游》傳奇査繼佐序。
《采樵圖》一本;《采石磯》一本;《廬山會》一本;《康衢樂》一本;《長生箓》一本;《升平瑞》一本;《第二碑》一本。右七種,清蔣士銓撰,士銓有《四弦秋》、《一片石》、《忉利天》、《雪中人》、《香祖樓》、《臨川夢》、《桂林霜》、《冬青樹》、《空谷香》九種,已見《曲錄》。此七種有乾隆刊本,失收。
《天緣債》一本;《慵中人》一本;《梁上眼》一本。右三種,清唐英撰。英所撰傳奇十四種,已見于《曲錄》。余所收得共十七種,較多《曲錄》三種。
《盎中花》一本。右一種,清碧虛仙史撰,梁廷枏《曇花夢·序》云毛西河妾曼殊死作《別志》,“以同人所贈詩文分注各段下。又自注稱曼殊之死,京朝爭做吊挽。同館生有托碧虛仙史,作《盎中花》雜劇,皆匯載別集”。
《萬里圓》一本。右一種,明無名氏撰?!睹髟娋C》云:“黃孔昭,吳縣人,舉崇禎癸酉鄉(xiāng)試,選授大桃知縣。仳離天末,久不得還。其子向堅,字端木,有懷二人,眼枯足繭,蹈白刃尋之,卒御以歸吳中,好事者編《萬里圓》傳奇演之?!?/p>
《軟羊脂》一本。余家藏稿本。右一種,清孔傳鋕撰。傳鋕,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孫。此本題“闕里補間齋蜨庵填詞”,不著姓名。案,《闕里孔氏詩鈔》:“孔傳鋕,字振文,號西銘,別號蜨庵,襲五經博士,著有《補閑集》二卷、《清濤詞》二卷??讘椧驮疲骸呤遄娌┦抗W贍才敏,工書畫,精篆刻??滴跤赫g曾膺大典,罔愆儀度。世祖臨雍,入京陪祀,召見內殿欲用之,辭以職在奉祀,未果?!睋?jù)此則《軟羊脂》系傳鋕所作也。
《百寶箱》一本。右一種,明郭彥深撰。卓珂月有《百寶箱傳奇引》一首,見焦循《劇說》。
《百寶箱》一本,右一種,清梅窗主人撰,乾隆辛丑刊本。
《伽藍救》一本。右一種,明孟稱舜撰。刊本《傳奇匯考》云明萬歷間山陰孟稱舜作。
《白蛇記》一本。右一種,明張國軒撰??尽秱髌鎱R考》云浙江人鄭國軒編,系明初舊本,后改為《鸞釵記》。
《獅子賺》一本。右一種,明阮大鋮撰??尽秱髌鎱R考》云百子山樵撰,蓋明末阮大鋮作。
《錦江沙》一本,一名《忠孝錄》。右一種,清蔡東撰,見刊本《傳奇匯考》。東,會稽人。
《萬花亭》一本。右一種,清郎玉甫撰。玉甫,江東人,見刊本《傳奇匯考》。
《夜光珠》一本。右一種,明清王維新撰。維新,平江人,見刊本《傳奇匯考》。
《苦?;仡^記》一本。右一種,明陳魯南撰。魯南,金陵人,見周暉《金陵瑣事》。
《紅線記》一本。右一種,明胡懋禮撰。懋禮,金陵人,周暉《金陵瑣事》云:“胡懋禮有《紅線》雜劇,最妙。梁辰魚同時亦有《紅線》雜劇,膾炙人口,較之于胡,當退三舍?!币岩娗洝?/p>
《坤靈扇》一本。右一種,黃其恕撰。其恕,字幼吾,長沙人,見楊恩壽《續(xù)詞余叢話》。
《商山鸞影》一本。右一種,劉古石撰,見楊恩壽《續(xù)詞余叢話》。
《意外緣》一本;《秦晉配》一本。右二種,不著撰人姓氏,見楊恩壽《續(xù)詞余叢話》。
《香山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見刊本《傳奇匯考》云:“明萬歷間作,有羅懋登序,在二十六年戊戌,疑即是其所撰也。序云二南里人,蓋陜西人?!?/p>
《靈犀錦》一本。右一種,西湖主人撰,見刊本《傳奇匯考》。
《芙蓉影》一本。右一種,西泠長撰,見刊本《傳奇匯考》云:“作者自稱吳郡西泠長,又稱泊奄(當作庵),不知其名,必為蘇人為錢塘縣令者?!?/p>
《海棠記》一本。右一種,薇室澹生老人撰,見刊本《傳奇匯考》。
《雙仙修記》一本。右一種,明葉憲祖撰,刊本《傳奇匯考》云刊本標“奉佛紫金道人”編著,其序則云槲園居士托言紫金也。
《雙小鳳》一本。右一種,飲墨者撰,見刊本《傳奇匯考》。
《練忠貞》一本。右一種,荊溪老人撰??尽秱髌鎱R考》云:“作者自稱荊溪老人,蓋宜興人也,未詳其姓氏,記練子寧事?!?/p>
《詩賦盟》一本。右一種,西湖居士撰??尽秱髌鎱R考》云:“刻曰(案,‘刻’下疑脫一‘本’字。)西湖居士編,不著姓名?!?/p>
《遠塵園》一本。右一種,護春樓主人撰??尽秱髌鎱R考》云:“刊本標護春樓主人作,未知其姓名,大約是明中葉后手筆。”
《鴛鴦夢》一本。右一種,采芝客撰??尽秱髌鎱R考》云吳人采芝客編。
《浣花舟》一本。右一種,石樵山人撰??尽秱髌鎱R考》云:“刊本云吳興石樵山人撰,不著姓名?!?/p>
《菉園記》一本。右一種,梁木公撰??尽秱髌鎱R考》云:“據(jù)刊本云梁木公作,又云此人世居吳郡,道號蓬萊,半世飄零,功名不遂。春朝偶暇,閑覽傳奇,乃取梅君逸事編作《菉園記》。”
《名花譜》一本。右一種,種花儂撰??尽秱髌鎱R考》云:“刊本曰種花儂撰,不著名姓。而作序者杭州白恭,已大意指作者當為錢塘縣令,其后僑居西湖云。”
《郁輪袍記》一本。右一種,西湖居士撰??尽秱髌鎱R考》云:“明王衡有雜劇,此擴為全本,自稱西湖居士,不著姓名。”
《撮盒圓》一本。右一種,磊道人、癯先生合撰。刊本《傳奇匯考》云:“明末人所作,自序云磊道人、癯先生合編,未詳其姓氏。”
《蓮花記》一本。右一種,環(huán)溪漁父撰??尽秱髌鎱R考》云:“明天啟時人所作,自署曰四明山環(huán)溪漁父編,未著姓氏。其序跋沈季彪[注]鈔本“跋”誤作“百”,據(jù)文意改。、蔡天植、呂圭三人。按其詞氣,蓋印(按,“印”當作即)季彪手筆也?!?/p>
《裙釵壻》一本。右一種,秦臺外史撰??尽秱髌鎱R考》云:“明中葉時人作,自稱秦臺外史,未詳姓名?!?/p>
《雙報恩》一本。右一種,漢眉撰。刊本《傳奇匯考》云:“明末人漢眉編,未著其姓。”
《求如愿》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近時人作,則清初順治康熙年間人也。”
《廬夜雨》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近時人作。
《九錫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近時人作。
《繡平原》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近時人作。
《新節(jié)孝記》,一名《截發(fā)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近時人作。
《三殿元》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近時人作。
《彩燕詩》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刊本《傳奇匯考》云近時人作。
《彩霞旙》一本;《想世情》一本;《慶有余》一本;《義貞緣》一本;《兩榮歸》一本;《雙合歡》一本;《財星見》一本;《君臣?!芬槐?;《耳鳴冤》一本;《杰終禪》一本;《善惡報》一本;《芙蓉劍》一本,已見上;《桃林賺》一本;《天樞賦》一本;《三孝記》一本。右十五(四)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皆云近時人作。
《醒世魔》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季人作。
《桃花斝》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末人作。
《鳳鸞鳴》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末人作。
《羅帕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刊本《傳奇匯考》云系明時舊本,秦淮墨客重校。
《蘆花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刊本《傳奇匯考》云:“系明初舊本,不知作者何人。葉盛《水東日記》:‘彼時已有《繼母大賢》等劇?!⑾嫡y(tǒng)景泰間人,其傳久矣?!?/p>
《梅花樓》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嘉靖時舊本,未知誰筆。案,丁野鶴《赤松游》傳奇有査繼佐序[注]鈔本“丁野鶴”誤作“丁野航”。,中有《梅花識》、《玉瑑緣》二傳奇,即為査所撰。(此《梅花樓》當即《梅花識》也。)繼佐,字伊璜,明浙江海寧人,入清頗有聲譽。
《玉瑑緣》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末人作。已見上。
《萬民安》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季蘇州人作。
《文媒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時舊本。
《金忠孝》一本,又名《龍泉劍》。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時舊本,未知誰作。
《一笑緣》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末時人撰。
《葵花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初舊本[注]鈔本“刊本《傳奇匯考》”誤作“刊傳本奇匯考”。,未知誰作。
《馬上郎》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初舊本,不知誰作。
《玉花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時舊本,不知誰作。
《剸犀劍》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尽秱髌鎱R考》云明嘉靖間人所作。
《金鏡記》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刊本《傳奇匯考》云明初舊本。
《紫珍鼎》一本;《龍鳳圖》一本;《龍鳳合》一本;《雙龍墜》一本;《三虎賺》一本;《瓦崗寨》一本;《雪香園》一本;《小天臺》一本;《雙鳳環(huán)》一本;《雙飛石》一本;《文犀帶》一本;《玉尺樓》一本;《白紗記》一本,一名《合沙記》;《泮宮緣》一本,一名《鴛鴦鬧》;《樓外樓》一本,又名《鵲梁記》;《七紅記》一本,又名《寶釧記》;《雙杯記》一本,一名《喜聯(lián)登》;《雙雄夢》一本;《錦箋記》一本;《天福緣》一本;《重重喜》一本;《反三關》一本;《仙桃種》一本,一名《瓊花記》;《兩生天》一本,又曰《一文錢》;《芙蓉屏》一本;《人天樂》一本,《萬仙錄》一本,《清平樂》一本;《金蘭誼》一本;《鴛鴦箋》一本;《雙錯巹》一本,一名《魚籃記》;《鳳和鳴》一本;《四全慶》一本;《晉陽宮》一本;《繡衣郎》一本;《四郡記》一本。右三十六種,不著撰人名氏,皆見刊本《傳奇匯考》。
《紫香囊》一本;《情緣記》一本;《許盼盼》一本:《錦香囊》一本;《新合錦記》一本;《新荊釵記》一本。右六種,不著撰人名氏,皆見沈自晉《南九宮詞譜》,大抵為明末清初人作。
《雨蝶痕》一本。右一種,清商山人浣霞子撰。順治浣霞子,商山人,名氏未詳,順治辛卯八年刊本。
《繁華夢》一本;《全福記》一本。右二種,清王筠撰。筠,長安女史。《繁華夢》,乾隆戊戌刻本,曹仁虎等題詞?!度S洝罚〖汉タ瘫?,朱珪序。
《桃花影》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乾隆刊本。
《阿修羅》一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秋竹山房刻本。
《背子厓》,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秋竹山房刻本。
《犁樂軒》一本;《玉堂春》一本;《西樓夢》一本;《寶石莊》一本;《儒酸?!芬槐尽S椅宸N,清魏熙元撰。熙,字元玉,錢塘人。《儒酸?!酚泄饩w辛巳刊本,其余四種僅見《儒酸?!ば颉?。
《鸚鵡洲》一本。右一種,清鄭瑜撰,見鄒式金《雜劇新編》?!肚洝穬H載其《汨羅江》等三本,未全。
《花萼樓》一本。右一種,明昭亭有情癡撰,有刊本。
《麟閣待》一本。右一種,明人撰有刊本。
《天涯淚》一本。右一種,清洪昇撰。焦循《劇說》云:“昇以不得事父母,作《天涯淚》劇,以寓其思親之旨?!?/p>
《焚券記》一本;《太平園》一本;《吉慶釵》一本。右三種,清王澹人撰,不知其里居,見焦循《劇說》。已見上。
《桃花笑》一本;《井中盟》一本。右二種,明阮大鋮撰,見焦循《劇說》,共八種?!肚洝份d其五,《傳奇匯考》載其一,《劇說》則全載。
《賜恩環(huán)》一本。右一種,明阮大鋮撰[注]鈔本“阮”字前衍“鋮”,今刪。,亦見焦循《劇說》,在八種外。
《裴湛和合》一本。右一種,明王衡撰,《曲錄》載其《郁輪袍》《真傀儡》《長安街》《沒奈何》四種。王士禛《香祖筆記》云:“吾宗鶴尹兄抃作《籌邊樓》,鶴尹大父緱山先生作《郁輪袍》及《裴湛和合》二曲?!?/p>
《南風兢》一本。右一種,清無名氏撰,《韻鶴軒雜著》有《南風兢傳奇引》一篇。
《海濱夢》一本六折;《汨羅沙》一本二十折;《鶴相知》一本二十折;《中庭笑》一本四折。右四種,清胡盍朋撰。盍朋,字子壽,一字簪廷,江蘇沭陽縣人,廩生,著有《白楡堂詩賦》及《十國宮詞》。
《青雀舫》一本。右一種,明徐陽輝撰。陽輝,字玄暉,鄞縣人,諸生?!肚洝凡恢涿?,僅云徐元暉,所著僅載《有情癡》、《脫囊穎》二種,茲據(jù)鄞縣志補。
《寒香亭》一本。右一種,清李凱撰。凱,字圖凌,鄞縣人,雍正八年進士,官紹興教諭。
《紅玉燕》一本。右一種,清范梧撰。梧,字素園,鄞縣人。
《鶴歸來》一本,嘉慶刊本。右一種,清瞿頡撰。頡,字菊亭,常熟人。自序謂本婁東王懌民《浩氣吟》傳奇而作。又作《雁門秋》傳奇,見題詞。
《雙紅線》一本,二十四出,鈔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
《文淵殿》一本,二十七出,鈔本。右一種,不著撰人名氏。
《雙南記》一本,三十五出,刊本。右一種,越雪山人撰。
貳、補說
《魚水緣》一本,乾隆辛巳刊本。右一種,清周書撰。書,字澹廬、蓮塘,別號澹廬居士,寶山人,見本書序?!肚洝妨杏诓恢彰?/p>
《石榴記》一本,乾隆壬辰柴灣村舍刊本。右一種,清黃振撰,振字瘦石,如皋人,見本書?!肚洝妨杏诓恢彰?。
《雷峰塔》一本,乾隆壬辰刊本。右一種,清方成培撰。成培字仰松,新安人,其自序云:“《雷峰塔》傳奇從來已久,不知何人所撰。其事散見吳從先《小窗自紀》、《西湖志》等書,好事者從而摭拾之,下里巴人,無足道者。歲辛卯,朝廷逢璇闈之慶,淮商祝嘏,開演斯劇,余因重為更定?!痹圃?。《曲錄》列于不知姓名撰,不知是原本抑是改本。
《雙翠園》一本,乾隆丁亥刊本,秋水堂。右一種,清夏秉衡撰,秉衡字谷香,華亭人,見本書?!肚洝妨杏诓恢彰?。
《東郭記》一本,《六十種曲》本。右一種,明汪道昆撰,見刊本《傳奇匯考》。
《黑鯉記》一本。右一種,明無名氏撰,刊本《傳奇匯考》云:“明代松江人所作,相傳已久,不知誰筆?!?/p>
《四景記》一本。右一種,明無名氏撰,刊本《傳奇匯考》云:“明初舊本,未知作者何人。共作春、夏、秋、冬四景,凡四卷,名為四節(jié),以杜甫、謝安、蘇軾、陶榖各占一景。第一卷曰《杜子美曲江記》,二卷曰《謝安東山記》,三卷曰《蘇子瞻赤壁記》,四卷曰《陶秀實郵亭記》。”
《題門記》一本。右一種,明無名氏撰??尽秱髌鎱R考》云:“《題門記》,一名《桃花莊》,明初舊本?!?/p>
《燕子樓》一本。右一種,明無名氏撰。刊本《傳奇匯考》云:“《燕子樓》,元候正卿撰,明人改換增添,以成全本。”
《蓬島瓊瑤》一本;《花木題名》一本。右二種,清田名撰。焦循《劇說》云:“得一寫本《種鱗書屋外集》兩劇。一《蓬島瓊瑤》,為余本忠收服??苁?;一《花目題名》,則品題花目。卷首題田名撰?!?/p>
《香囊記》一本。右一種,《曲錄》言:“明邵□□撰,名氏俱不詳,常州人,官給事中。”案,明徐文長于嘉靖己未作《南詞敘錄》,言《香囊記》乃宜興生老員邵文明作。焦循《劇說》引《說楛》云:“邵宏治,荊溪人,作《香囊記》傳奇。”然則邵蓋名文明,字宏治也。
叁、糾謬
《空堂話》一本,康熙刊本。右一種,清鄒兌金撰。兌金字叔介,見本書,惟未詳其里故。據(jù)焦循《曲考》[注]鈔本“據(jù)”誤作“居”,據(jù)文意改。,亦云鄒兌金撰。《曲錄》謂:“《江蘇詩征》有鄒式金,字仲愔,號木石。明進士,入本朝泉州知府。兌金二字無意義,疑即式金之誤?!卑?,兌金字叔介,式金字仲愔,明是二人。
《摘金圓》一本,圓當作園。右一種,明顧來屏撰。沈自晉《南九宮詞譜》云:“《摘金園》傳奇,顧來屏作,又撰《耕煙集》散曲?!眮砥料祬墙虺惨輰O壻,與自晉善稱“顧甥來屏”。《曲錄》誤以來屏為采屏,因以昆山顧氏妹當之。變男為女,可笑殊甚。
《萬錦合音》。分風花雪月四集,明方來館刊本,托名“玉茗堂選”。上層小令套數(shù),下層傳奇選。十六冊,張鳳舉藏。
劉清韻女史撰《小蓬萊仙館十種》,已于光緒庚子石印流傳。女史系海州人,嫁一目不識丁之傖夫,乃請其夫置妾,只身研求大學,為俞曲園先生弟子,無子,民國十二年卒。所著傳奇、雜劇共二十四種,其十四種未刊。
肆、雜志
道光時,江寧人金鰲,著有《蜨印軒傳奇四種》,見所著《金陵詩征》錄章鼎跋。
明周暉《金陵瑣事》云:“陳鐸有《秋碧樂府》、《梨云寄傲》、《公余漫興》行于世。所為散套,穩(wěn)協(xié)流麗,被之絲竹,審宮節(jié)羽,不差毫末?!薄笆Ⅺ[有《貽拙堂樂府》二卷。”“金鑾,字在衡,有《蕭爽齋樂府》,最是作家。華亭何良俊號為知音,常云:‘每聽在衡小曲,一篇,令人絕倒?!薄岸伪?,秀才,字虎臣,和元人馬東籬《百歲光陰》一套,金在衡極口稱贊賞,曰:“狎如此險韻,乃得如此妥帖!足以壓倒東籬?!?/p>
沈自晉《南九宮詞譜》列舉明人散曲甚多,茲錄其不見于《曲錄》者如下。
沈君善散曲,名自繼,別號礙影,子詞隱先生從子。
唐六如散曲,名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吳郡人。
祝枝山散曲,名允明,字希哲,長洲人。
曹含齋散曲,名大章,字一呈,金壇人。
虞君哉散曲,名魏,金壇人。
顧來屏散曲,曲名《耕煙集》。
馮猶龍,《墨憨齋散曲》。
沈治佐散曲,名永隆,詞隱先生子。
王玉陽,《方諸樂府》,名驥德,字伯良,別號方諸生,會稽人。
楊景夏散曲,名弘,別號脈望子,青浦人。
沈西豹散曲。
張蒼山散曲。
宋子建散曲,名存標,別號蒹葭秋士,華亭人。
沈巢逸散曲,名珂,字祥止,詞隱先生從弟。
宋尚木散曲,名征璧,別號歇浦村農,華亭人。
沈曼君散曲,名靜專,詞隱先生季女,所著《適適草》。
沈方思散曲,名永啟,號旋輪君,善子。
沈圣勷散曲,名昌,拱長子。
陳藎卿散曲,名所聞,金陵人。
王元美散曲,名世貞,號鳳洲,太倉人,所著《弇州山人詞余》。
沈子勺散曲,名瓚,號定菴,詞隱先生仲弟。
沈?美散曲,名世楙,號初授,詞隱先生侄孫。
沈偶僧散曲,名雄,本邑同宗。
徐深明散曲,名潛,吳郡人。
梅暎蟾散曲,名正妍,吳江人。
宋轅文散曲,名征輿,別號佩月主人,華亭人。
金白嶼散曲,名鑾,字在衡,金陵人。
沈幽芳散曲,名蕙端,沈巢逸孫女,顧來屏妻。
張靈墟散曲,名鳳翼。
沈非病《何處樓散曲》,曲名《流楚集》。
《張次壁散曲》,名積潤,云間人。
沈青門散曲,名仕,字懋學,仁和人。
沈建芳散曲,名永馨,別號篆水,詞隱先生侄孫。
康對山散曲,名海,字隱涵,陜西武功人。
沈一指散曲,名永令,一字文人,若宇子。
《王陽明散曲》,名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沈龍媒散曲》,名辛楙,詞隱先生侄孫。
王厚之散曲。
沈云襄散曲,名永瑞,詞隱先生侄。
沈長文散曲,名繍裳,一字素先,詞隱先生孫。
高玄齋散曲,名鴻,字云公,吳江人。
顧元喜散曲,名伯起,吳江顧大典侄孫。
吳士還散曲,名享,吳江人。
尤伯諧散曲,名本欽,吳江人,著《瓊花館》傳奇。
奇陳大撙(樽)散曲,名子龍,字臥于,云間人。
沈君庸散曲,名自徵,詞隱先生從子,所著《漁洋三弄北劇》。
俞君宣散曲,名琬綸,吳郡人。
沈伯英《曲海青冰》、《詞隱先生翻北詞》《沈伯英情癡寱語》散曲。
《鞠通生散曲》,沈自晉撰,《賭墅余音》《黍離續(xù)奏》《越溪吟》《不殊堂近稿》。
燕仲義散曲。
又有舊散曲數(shù)種,亦錄于下:《群珠集》《凝云集》《遏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