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明
9月4日 晴
今天是我到云南省大關縣壽山鎮(zhèn)中坪村駐村的第二天,隊長說帶我們去看看位于錢窩社的貧困戶高興會家的災情情況。
出發(fā)了一小會,硬化的水泥路就戛然而止,迎接我們的是一條砂石鋪就的道路。隊長告訴我,這兒過去就是綠塘小組了,然后再經過陸坪小組,就是我們的目的地錢窩社。一路上因為道路崎嶇,車輛行駛很慢,路邊的行人、農戶看見我們都熱情的向我們打起了招呼。看到這一幕,我的內心起了波瀾,想著一定要好好干,不能讓這些質樸熱情的村民們失望。一路沿著崎嶇的山路向山頂前進,爬到最高處的時候,隊長說這一片都是陸坪,又行駛了十幾分鐘,我們來到了這次的目的地錢窩。
從道路盡頭步行了幾分鐘,隊長指著眼前這個茅草為頂、黃泥和木條混合為墻的房屋,還有兩個空著的帳篷告訴我,這就是高興會家。一瞬間,我的內心百感交集,那是一種很復雜的心情:難過,真的想象不到現(xiàn)在還有人住著這種只存留在我小時候記憶里的房屋;欣慰,因為隊長說她家是屬于搬遷到靖安安置點的農戶;堅定,一定要努力干好工作,打贏扶貧攻堅戰(zhàn),讓村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到高興會家,正是太陽當空的中午時分,高興會不在家,只有一個四十幾歲的啞巴兒子在家,隊長熟稔的對著他“指手畫腳”后,他到背后的山里去找他母親回家。等待的過程中,隊長簡單地向我介紹了高興會家的情況:一個六十幾歲的老人,帶著兩個四十幾歲的啞巴兒子倪昌書和倪昌才,左邊房屋之前下暴雨被雨水沖刷垮塌了,民政部門給了兩個帳篷暫時住著。高興會回來后,隊長進屋查看了受災的房間,并詢問為什么不住進帳篷里。高興會告訴我們,不是不想住進帳篷里,而是因為兩個兒子太倔了,怎么都不肯離開熟悉的房間住進帳篷,老人還說她也每晚都擔驚受怕的,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吹竭@一情形,隊長安慰了老人,叫來了錢窩的社長,和社長一同對高興會的兩個兒子比手勢,拉著他們進了帳篷,讓他們明白要離開危房住進帳篷......之后又仔細叮囑高興會,一定要住進帳篷,有困難及時向社長反映,并對社長叮囑要隨時關注高興會家的情況并向村上報告。
回去的路上,我們順便看了幾個社的村民家里的衛(wèi)生情況,宣傳各類扶貧政策?;氐酱迳希屑毣叵肓私裉焖?,給我的感觸極深:扶貧不僅僅是在電腦前收集數(shù)據、做做報表,不是去農戶家里看了就了事,而是要到農戶家里,和村民細致、耐心的溝通,用群眾能聽懂的話將黨的各項政策宣傳下去,將村民的問題帶上來,將黨和政府的政策宣傳下去,把扶貧工作做深、做細、做透,群眾喜歡了,扶貧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下去。
(云南省大關縣財政局駐壽山鎮(zhèn)中坪村工作隊)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