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
摘要:加強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對推動我國海上絲綢文化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我國政府大力發(fā)展推動海上絲綢文化方面的建設,以泉州為出發(fā)點,逐漸激活海上絲綢旅游的各個路徑。本文對發(fā)展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討論了基于絲綢之路建設視角下建設泉州海絲文化旅游的相關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進一步促進泉州海絲文化的旅游建設,不斷開辟出新型的海絲文化旅游路徑,促進我國經濟建設與發(fā)展。
關鍵詞: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絲綢貿易
基金項目: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海絲文化視野下泉州旅游線路優(yōu)化(編號:JAS161202)
年,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源地,被評為中國十佳旅游城市,之后,泉州進入了旅游黃金期,游客數量猛增,包括國內游客和境外游客。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qū)域,是海上絲綢文化旅游發(fā)展的領頭城市,建設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已經勢在必行。下面,針對絲綢之路建設視角下,如何推動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進行相關分析。
一、發(fā)展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的必要性
泉州作為我國海洋經濟發(fā)展的起源地,在我國宋元時期曾和近百個國家產生貿易上的往來,是中西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重要地區(qū)。同時,泉州也是擁有著不同的民族藝術文化、宗教文化以及不同商品的集聚地。自1990年起,我國政府和十幾個國家共同發(fā)起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時間考察,本次考察歷經16個國家和22個??诔鞘?,最后在我國泉州與廣州召開了關于此次考察的學術討論會。至此,從1991年第一次召開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算起,時至今日已經舉辦了4屆。在1991年2月舉辦的第一屆海上絲綢之路研討會中,一致認定將泉州作為起源地,并由此開展海上絲綢之路的各項活動。之后,我國航海學會與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版了關于泉州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有關書籍——《泉州港與海上絲綢之路》,書中記載了泉州在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中所占的地位,以及泉州所發(fā)揮的作用等方面的內容。就在2016年舉辦的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中,討論了關于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事項。因此,在這種環(huán)境背景下,發(fā)展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已經成為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二、基于絲綢之路建設視角下建設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研究
(一)將“海上絲綢之路”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在2001年,泉州市政府和寧波市政府將“海上絲綢之路”作為重要項目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之后幾年,我國的南京、北海、揚州等其他7個城市也陸續(xù)參加到這一行動中。在2011年,在國家文物局的統(tǒng)一協(xié)調下,申請“海上絲綢之路”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9個城市采用共同申報的方式繼續(xù)申請。據調查,在我國55個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考察點中,有18個考察點位于泉州市,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此外,泉州市預計將錫蘭王子故居及陵園等處作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項目。近些年,泉州市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和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已經陸陸續(xù)續(xù)花費了將近3億多元在相關方面,并且費用還在增加?!昂I辖z綢之路”不僅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更是世界經濟發(fā)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應促進“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活動,促進泉州乃至其他城市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加強海陸絲綢城市聯盟理事會的作用
2014年,在泉州市政府的大力協(xié)助下,成功舉辦了“新世紀絲綢之路經濟論壇”,成立了關于海上絲綢之路城市的聯盟理事會。同年2月,聯盟理事會針對海陸絲綢之路建設的相關項目進行了認真的分析。海陸絲綢城市聯盟理事會的建立,標志著海上絲綢的發(fā)展又進了一步,并且該理事會的相關工作得到了很多國家政府的支持。這一現狀都促進了各個相關城市的發(fā)展。
(三)加強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媒體之間的聯盟合作
為了發(fā)展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應加強媒體方面的作用,加強不同媒體之間的有效合作,使其形成一定的聯盟合作模式。在泉州海絲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應有效地開展相關新聞報道,通過新聞采訪、大幅版面報道、播出相關節(jié)目以及加強推廣力度等方式,將建設海絲文化旅游的重要性、作用以及對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影響進行全面?zhèn)鞑ァM瑫r,也應加強泉州當地媒體和其他國家媒體之間的交流合作,利用其他國家媒體的宣傳平臺,將泉州海絲文化有關的內容進行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和宣傳。事實上,已經有一些外國媒體和泉州市政府展開了有關合作,包括法國的《歐洲時報》、南非的《非洲時報》以及澳大利亞的《大洋日報》等。因此,加強相關媒體之間的聯盟合作,能夠擴大宣傳范圍,促進泉州文化旅游的建設,實現更加高效的對外交流與貿易往來。
(四)建立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展示點
在泉州生活著很多阿拉伯人的后裔,這些阿拉伯人的后裔主要生活在“陳埭鎮(zhèn)”和“百崎鄉(xiāng)”,時至今日仍保持著伊斯蘭教的生活風俗和傳統(tǒng)的阿拉伯人的文化氣息。但是,這些阿拉伯人后裔的生活里也逐漸沾染了漢族人民的生活氣息,很多生活習慣都已經漢化,但很多人生活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傳統(tǒng)伊斯蘭教的習俗文化。其中,百崎鄉(xiāng)是在1990年8月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逐漸建立起來的,百崎鄉(xiāng)中的百崎郭氏家族就是阿拉伯后裔,由于長時間居住在漢族人群居住的環(huán)境中,郭氏家族的很多人都與漢族人結婚生子,逐漸被影響,如今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已經和當地漢族人們的生活方式沒有什么區(qū)別,只有在喪葬時,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比如出殯時需捧《古蘭經》進行引道,在祭祖期間遠離任何伊斯蘭教列入禁品的食物。
同時,還應加強對民俗文化村的保護。保護民俗文化村,就是保護原始村落的生存、保護原住民居住的環(huán)境等方面。應根據當地人們生活的習慣以及原始的生存環(huán)境,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態(tài)文化發(fā)展空間。此外,還應加強對傳統(tǒng)手工藝方面的傳承,例如善于制作“永春篾香”手藝人,其主要就是阿拉伯后裔。“永春篾香”不僅對“香道”進行了重新地闡釋,更發(fā)揚了千年香文化,阿拉伯后裔中從事“永春篾香”制作的家族,其家族最大的生意就是各種香料的貿易往來。endprint
(五)建立宗教品牌
在泉州靈山,有世界伊斯蘭教第三圣墓,是該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嫡傳門徒三賢與四賢的墓地,對穆斯林教徒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從這一方面入手,建立宗教品牌,進一步開發(fā)相關方面。泉州文物保護中心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做出了關于伊斯蘭教方面的規(guī)劃方案,現在相關方案的落實已經基本完成。在絲綢之路建設的視角下,泉州政府應重新規(guī)劃伊斯蘭圣墓的建設方案,建立“世界伊斯蘭教第三圣墓”的品牌,以此來吸引世界其他各地的穆斯林教徒的朝拜,并加強泉州當地的宗教和諧相處。
(六)加強對錫蘭王子故居的保護
在我國明朝時期,錫蘭國曾和我國有過一段時間的往來,當時錫蘭國派遣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向中國朝拜,回國的途中國王病逝,國內出現政亂,便沒有回國,而是留在了如今的泉州,并在泉州結婚生子。如今,錫蘭王子的故居位于泉州市涂門街上,是一座具有當地特色的古代建筑,其建成時間大約是在清朝初期。錫蘭王子的故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發(fā)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重要遺產,在年被當地政府評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晉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非常難尋的實物歷史文化遺產。在絲綢之路建設的視角下,應對經歷風霜變遷的錫蘭王子故居進行修繕,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讓更多的游客親眼觀看到絲綢之路發(fā)展中的歷史見證,體會其中的文化含義。
結論
通過本文的論述,說明了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應以泉州為起點,聯合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其他地區(qū),共同開展經濟貿易上的往來,推動各地區(qū)的各領域經濟發(fā)展。同時,泉州政府應不斷拓展海絲旅游文化的宣傳范圍,圍繞申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工作,舉辦相關的文化研討會。此外,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城市,應承擔好各自的職責。希望泉州海絲文化旅游建設能夠更加通暢,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建設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建標.泉州發(fā)展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旅游的形式和途經[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6,23(02):71-79.
[2]陳邦瑜.淺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背景下北海文化旅游的開發(fā)策略[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6,14(02):18-22.
[3]周建標.發(fā)展海絲文化旅游助推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qū)建設[J].廈門特區(qū)黨校學報,2016,31(04):11-16.
[4]李群群,方旭紅.文化遺產類旅游產品品牌建設——以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為例[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8(03):78-84.
[5]王智利.擦亮品牌,加快推進廣州黃埔區(qū)“海絲文化”建設[J].廣州航海學院學報,2017,25(03):53-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