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鵬輝:你珍惜今天,又以百倍的熱情去擁抱明天,那么,未來一定屬于你?!薄包S小明:善待你的愛好,別讓它們?yōu)閷W習讓路,要讓他們?yōu)閷W習服務?!薄安苋~青:三年前的你:膽怯,內向:現在的你:活潑、奔放:以后的你:展翅、高飛。”……
2017年6月5日,我?guī)У牡?個畢業(yè)班即將踏上高考,臨行的前一天,我比我的學生顯得略微緊張,反復叮囑他們不要忘記考試必帶的物品,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千萬不要睡過了頭。就在這時,班長曹鵬輝突然對我說:“老師,您送我們每人一句話吧,我們想要帶著您的話上考場?!闭f實話,21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第一次接到這樣的告別儀式,細細回顧與他們相處的三年時光,平時愛嘮叨的我,此刻卻不知道從誰說起?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思忖了一會,我選擇從班長開始,于是說了上面的那些話。
其實,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極少在我的學生面前表現出和藹可親的一面,有的只是嚴厲和督促。為了時時刻刻掌控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動態(tài),我也算得上是一位“機關算盡”的老師,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每個學生在其它課堂的表現,以及他們的生活圈子我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同學們背后都稱呼我“滅絕師太”。可我這個“滅絕師太”煽起情來誰也擋不住,當我為每位學生送出最后一句話時,我就知道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感情,情到深處,我突然哽咽不止,而我的學生也是淚流滿面。
2017年5月一天的晚上8點,我微信朋友圈突然收到了很多消息,打開一看,一股暖流涌向心頭。一個班40位學生,每位學生都在自己的朋友圈發(fā)了我送給他們的話,并且都回贈了我一句。班長說:“無論高考結果如何,謝謝我的母校,感謝在整個高三給了我最美回憶的班主任——馬蘭老師……”甚至班里一位極少發(fā)表意見的女同學也寫下:“中學生活轉瞬即逝,我們將帶著馬老師的寄語打好最后這一仗?!薄?/p>
這些話語牽動著我的心,陪伴過那么多次高考的我,每年都能收到學生的各種留言,我不知道為什么今年會如此感動?我想起2004年我送學生上考場的情形,那個時候的孩子不像現在的學生這樣激情四射,因為沒有太多可以選擇的路走,大部分同學都把高考當作自己的“龍門”,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有高考這條路可以選擇,就會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雖然在學習這塊,著實讓我內心很踏實,但他們的問題越少,與我的溝通就越少。即使每年學校都會舉辦畢業(yè)典禮,前幾屆的畢業(yè)生也不會像現在的高考生,他們羞于在舞臺上展現最亮麗的自己,說到參與活動,永遠都是那幾個參加藝考的學生。只有在臨走的前一天,才會有一些學生拿出同學簿,大家互相簽名留念,讓我寫下一些寄語。也只有此刻,我才會將心里最想留給學生的話寫下來,讓他們明白我有多愛他們,從心里祈禱他們打好這一仗。
送出去一批批莘莘學子,有時我也會想起自己的高考。我屬于上世紀80年代前的考生,那個時候,學校沒有多媒體,我們沒有手機、電腦,更沒有老師“白加黑”、“六加一”的陪伴,只想一心一意打好高考這一仗。高中三年,我們與所有任課老師交談的全是考題,高考前七天老師就已經離校了,臨行前沒有過多的寒暄交流,老師只會反復叮囑我們一些考試要點,甚至還來不及留下聯(lián)系方式,就匆匆離去了。說實話,那個時候的我們,從心里害怕和老師進行過多的感情交流,深怕他會批評我們“不務正業(yè)”。我們只會把老師對我們的叮囑全部裝進心里,帶著他們對我們的希望,踏踏實實進考場。匆匆流逝的那個純真時代,我們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卻也丟失了與老師心靈交流的機會。
2017年,高考整整走過了四十個春秋,這些年來變的不只是高考的模式,還有送別的模式,無論是我的老師送我,還是我送走我的學生,師生間的情感正在慢慢拉近,為緊張的高考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