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唐代皇子教育對其文章創(chuàng)作的影響

        2018-01-22 21:39:57剡蕾
        文學教育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影響

        內(nèi)容摘要:在唐朝崇圣尊儒文教政策的指導下,唐代皇子教育內(nèi)容涉及范圍極廣,主要有:經(jīng)史教育、文學教育、佛學教育、政治教育等。唐代皇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文章創(chuàng)作的思想內(nèi)容和形式技巧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皇子教育對其文章創(chuàng)作提供養(yǎng)料,文章中所蘊含的仁愛思想、重史意識、佛學禪理等內(nèi)容以及豐富多樣文體形式的使用、恰到好處的用典都與所受教育密切相關(guān)。另一方面教育因素阻礙著皇子文章創(chuàng)作,使其寫作對象狹隘,局限于與之交往較密的教育者中;追求言辭華美,忽視了情感表達的真實性。

        關(guān)鍵詞:唐代 皇子教育 文章創(chuàng)作 影響

        談及唐朝,必言詩歌,唐代是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鼎盛期。唐代文學研究重詩輕文,相比唐代詩歌,學術(shù)界對唐代文章關(guān)注度較少,關(guān)于唐代文章的研究屈指可數(shù),遠遜于詩歌研究。唐代皇子由于顯赫的皇族地位,享有全國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皇家圖書館藏書豐富,皇子獲取書籍便捷;皇帝皇妃不僅躬親教誨其子,還精選德才兼?zhèn)涞牟W宿儒入兩館——崇文館、弘文館授課;皇子亦可在與文學俊士的交往中,提高自身修養(yǎng)。在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皇子們創(chuàng)作的文章如何,所受教育對其有何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一.唐代皇子教育

        唐代皇子教育大致經(jīng)歷了童蒙教育、學校教育以及出閣后的繼續(xù)教育三個階段[1](P184),教育內(nèi)容涉及經(jīng)史、政治、音樂、書法、繪畫、文賦等多方面。本文就對文章創(chuàng)作可能產(chǎn)生影響的皇子教育,歸納如下:

        1.經(jīng)史教育

        “唐代近三百年間,思想取兼容的態(tài)度,以儒為主,兼取百家”[2](P172),在文教政策上,統(tǒng)治者亦是崇圣宗儒,致使對皇子各階段的教育從未偏離儒家“墳典”的學習。

        唐代孩子童蒙教育一般開始于三歲到四歲,“以背誦經(jīng)典、古文和啟蒙教材為主要內(nèi)容”[3](P40),皇子們的啟蒙教育也不例外。除了學習當時的啟蒙教材,如《兔園冊府》、《千字文》、《急救章》、《蒙求》等外,皇帝會親選博學鴻儒為皇子師傅對其進行入學前的啟蒙,所授內(nèi)容必然涉及儒家經(jīng)典。據(jù)《新唐書·儒學下》載:“皇太子及諸王未就學,無量以《孝經(jīng)》、《論語》五通獻帝?;实墼唬骸拗?,及選郗常亨、郭謙光、潘無祚等為太子諸王侍讀”。[4](P5689)

        皇子學校教育可細分為初等教育和中高等教育??v觀唐朝教育發(fā)展史發(fā)現(xiàn),初等教育機構(gòu)并非一成不變,帝王會依據(jù)政治管理需求調(diào)整。高祖武德元年,“于秘書外省別立小學”[5](P1467),對皇子進行初級階段的教育;到玄宗時,為加強對皇子的控制,而設立“十王宅”、“百孫院”,其起居飲食、婚嫁及教育都集中于此完成。就教學內(nèi)容而言,《舊唐書·儒學傳上》曾記載風趣儒雅的秘書省博士蓋文懿擅講《毛詩》之事,[6](P4951)由此可觀小學階段對皇子教育內(nèi)容也涉及儒家經(jīng)典。皇子們的中高等教育機構(gòu)比較固定,一般是崇文館和弘文館。但課程內(nèi)容具體如何設置,學習年限、考核制度又怎樣?

        弘文館“學生教授,考試,如國子之制”[7](P255),崇文館“課試舉送如弘文館”[7](P665),由此可知,弘文館、崇文館生徒所習內(nèi)容及考核制度與國子監(jiān)無異?!缎绿茣?、《唐令拾遺》、《唐六典》中所記載國子監(jiān)課程內(nèi)容、學習年限、考核制度,如表1所示:

        課程內(nèi)容設置的總體特點為:經(jīng)史兼學,以《論語》、《孝經(jīng)》為必須教材,玄宗時加入了《老子》[8](P3)。

        皇子成年后,一般別立府邸,另封為王,搬離皇宮,其出閣后的教育繼續(xù)由皇帝指派師傅教導,所學內(nèi)容也不會偏離儒家經(jīng)典。

        2.文學教育

        皇帝本人的文學嗜好,對皇子教育起導向之用,具體表現(xiàn)在皇子師傅的選擇、文學館的設置和專門編纂王子教科書三方面。

        侍讀、侍講、侍文、侍書皆是對皇子師傅的稱謂,因其主掌職責不同,稱謂各異。侍讀,初為“掌講導經(jīng)學”者,至玄宗開元時,進入“十王宅”教授諸王“辭學工書者”亦稱之為侍讀[4](P1292)??梢?,侍讀有講經(jīng)史和文學兩類。侍講主要講解經(jīng)史。侍書,其職責是教授書法。侍文主要是輔導皇子文章,“齊聃善文誥,帝愛之,令侍皇太子及諸王屬文,以職樞別,許間日一至。”[4](P5661)又《新唐書·太宗諸子》載褚遂良諫太宗為濮王李泰擇師“勉以文學”[4](P3570-3571)之事。由此可知,皇帝為皇子選擇師傅時,不僅注重經(jīng)史、道德教育,文學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

        此外,由于皇帝對文學的喜愛和重視,于公設立崇文館、弘文館、太學等官學教育機構(gòu);于私允許皇子擁有自己的文學館?!杜f唐書》卷七十六《太宗諸子傳》載:“太宗以泰好士,愛文學,特令就府別置文學館,任得自引召學士”[6](P2653),太子為國家未來儲君,所學主要為“治國之道”,諸王身為人臣主修“順養(yǎng)之道”。李泰是太宗的第四子,太宗能在其府邸別立文學館,一方面表現(xiàn)出對李泰的喜愛;另一方面也說明,對文學教育的重視,皇子在與文學俊杰的交流中,獲得直接學習的機會,提高文學素養(yǎng)。

        開元時,玄宗以帝王政治地位令張說、徐堅等人盛世修文,編纂《初學記》以便于皇子學習“綴文”,供其“檢事及看文體”[9](P11)。此處“綴文”即文學創(chuàng)作之意。編寫完成后,“寫十本分賜諸王”[10](P1093)。可見,《初學記》編纂的目的是指導皇子文章寫作,其實質(zhì)是“王子教科書”[11](P18)。因編纂遵循“以類相從”體例,遂為類書性質(zhì)皇子教材。全書分“敘事”、“事對”、“詩文”三部分,涉及天、歲時、地、州郡等23個子部。

        3.佛教教育

        儒家思想雖在唐代政權(quán)運作中占主導地位,[2](P172)然而在思想觀念、屋舍建筑、生活情趣(繪畫、音樂)等方面都透露出佛教的影響。皇帝、皇子師傅及文學俊友作為皇子的重要他人①,他們對于佛教的篤信、喜愛和重視:佛經(jīng)的翻譯、佛寺的修建、禪詩的書寫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皇子的教育。endprint

        太宗時有玄奘西天取經(jīng),歸來譯經(jīng)之事;高宗是沿襲譯經(jīng)之事;武后亦大倡佛教;更有懿宗、僖宗等多位皇帝的迎佛骨之舉,可見皇帝對佛教甚是崇信?;首訋煾抵幸灿邢埠梅鸾讨?,如蕭瑀、李逢吉、裴休等人,或誦讀經(jīng)書,虔心修佛;或建立寺廟,與僧同拜。受此影響,皇子中也有人修寺塑佛,供養(yǎng)神像,習讀佛經(jīng),修身養(yǎng)性,叩問禪理,領略禪趣(或佛家奧旨),于空寂中尋求淡泊平和之境界,祈佛庇佑。

        4.政治教育

        皇子,無論是太子還是諸王,生而為政治,因身份有異承擔不同職責,太子乃國之根本,諸王“入則為相,出則為將”[12](P48),他們或立為儲君,治國安邦;或封為相王,輔軍衛(wèi)國。

        太子作為未來皇權(quán)的繼承者,執(zhí)政能力的高低關(guān)系到國家的興衰,主要從監(jiān)國、統(tǒng)軍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唐代21位皇帝,有太子監(jiān)國記錄者為17人,所占比例為81%。[13](P41)唐代太子監(jiān)國,通常是在皇帝巡幸、親征、政變、疾病等情況下,命太子主掌政權(quán),東宮官員輔助,“明習庶務”,[14](P6238)于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提高處理政務能力。軍隊之于政權(quán)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手握兵權(quán)能在政治上取得優(yōu)勢。唐初,高祖多次命太子建成統(tǒng)軍參與戰(zhàn)事,討賊伐盜,樹立威信,以得民心,為將來順利登基奠定基礎。太宗、睿宗時亦有類似情況出現(xiàn)。直至玄宗時,為防止皇權(quán)斗爭,加強對皇子的限制,太子同軍之事極少發(fā)生。安史之亂后,由于戰(zhàn)事需求,太子重掌軍隊,馳騁戰(zhàn)場,不僅有鼓舞士氣之用,更讓太子于軍事實戰(zhàn)中培養(yǎng)軍事才能。這些都是在實踐中學習治國、為君之道,是太子政務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此外,皇帝還會親自撰寫政書或命博學之臣編纂書籍賜予皇子,令其學習政治理論。貞觀二十二年,太宗自撰《帝范》,論述人君之道,賜給太子,教導太子李治如何做好一國之君,規(guī)范其行為。貞觀初,太宗命魏征、虞世南等人“采摭群書”輯錄成《群書治要》,內(nèi)容“博而要”,涉及六經(jīng)、四史、諸子百家,是一部政治性典籍,賜給太子、諸王,[13](P34)令其覽古鑒今,吸取歷代帝王治國教民經(jīng)驗,治萬世太平。

        太宗于貞觀七年命魏征“錄古來帝王子弟成敗事,各為《自古諸侯王善惡錄》”[15](P113),分賜諸王,教相王規(guī)范行為,知“積善則興,積惡則亡”[15](P114)之理,并躬身力行。其實質(zhì)是教導諸王知為臣之道,斷覬覦之望,遵順養(yǎng)之道。歷代皇子之間的權(quán)術(shù)斗爭關(guān)乎國家興亡,不可小覷。因此,也可歸為皇子政治素質(zhì)教育中。

        二.唐代皇子文章創(chuàng)作情況概述

        對《全唐文》、《全唐文補編》、《唐文拾遺》、《唐代墓志匯編》、《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等文獻進行檢索,得21位唐代皇子所創(chuàng)作文章33篇,將其按皇帝順序、文體、文章主題三個不同方面劃分,如下表2所示:

        由上表可見,目前收錄的皇子文章創(chuàng)作時間集中在初唐和盛唐(共31篇),②安史之亂后的文章只有兩篇。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將奏議文和召令文歸于公牘文這一文體中,據(jù)此,唐代皇子創(chuàng)作的文章多是公牘文,共21篇,約占文章總數(shù)的63.6%,其中16篇文章主題與政治有關(guān)。它們或為上行奏議文,如奏、表、啟、疏等,或為下行召令文,如詔、令、制、命等。如太宗第五子李祐所作《窮蹙上表》是為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李祐舉兵造反,被圍之時,上表陳情,以求皇帝寬恕之作。由題目“窮蹙”二字可見寫作情況緊急,文中表明自己出兵原因:并非要舉兵造反,而是被權(quán)萬紀讒害,惶恐無措之時,“仗械以自衛(wèi)護”。查閱《新唐書·太宗子》、《舊唐書·太宗子》以及《全唐文》卷七中的太宗《責齊王佑詔》,可知,事實與李祐所呈之辭并不相符,權(quán)是李祐為脫謀反之罪的狂妄之語。類似的還有李重福的《在均州自陳表》、李璘的《報吳郡采訪使李希言牒》,都是身為皇子,卻陷入了宮廷政治權(quán)利斗爭中,要么為政敵誣陷,貶官京外;要么被下級官吏譖言不尊,平牒詰問。他們都曾舉兵叛亂,被擒而殺,最終宿命悲慘凄涼,淪為政權(quán)斗爭的“犧牲品”。

        碑志文、書牘文數(shù)量不多,各5篇,分別占總數(shù)的15.2%。碑志文包含墓碑文(3篇)和宮室廟宇碑文(2篇),前者為人撰文,后者銘文于物。墓碑文撰寫對象主要為親屬。如:《大唐故曹州刺史韋府君夫人晉原郡君王氏墓志銘并序》是紀王李慎為緬懷逝者文德圣皇太后之親妹——王婉而撰寫的墓志文;岐王李范的《唐故濟陰郡王墓志銘并序》,其墓主為睿宗之孫、開元皇帝之侄——李莊。書牘文即皇子與朝中官員或名僧交往過程中所寫書信,共五篇。如李元吉《致尉遲敬德書》、李貞《與壽州刺史趙瑰書》寥寥數(shù)十字,語言表達直接、簡潔。賦和序跋文數(shù)量最少,各自只有一篇。

        唐代皇子文章創(chuàng)作的主題主要有政治、佛教、頌皇德、人物墓志等方面,其中關(guān)于政治主題的文章最多,共16篇,約占文章總數(shù)的48.5%;佛教主題類文章次之,約占總數(shù)的21.2%,其他主題文章相對較少。

        唐代皇子所創(chuàng)作的文章多為實用性應用文,質(zhì)量并不高,優(yōu)秀之作甚少。其中不免有歌功頌德、點綴升平之作。如李璬的《請改修龍池圣德頌表》,想再續(xù)龍池之畔佳話,上書呈請玄宗允許改修開元二十二年所寫的龍池圣德頌文,以更好的編錄“圣德鴻業(yè)”,令其“紀而無遺”,“以存不朽”。[16](P1028)依文章“今屬靈符將祉,景命維新,天寶之號再加”[16](P1028)可知,此表文寫于天寶年間。由《全唐文》卷三十七《元宗十八》中《答濮陽王等請改修龍池圣德頌表批》云:“允來意也”可知,此文上呈皇帝后,玄宗批準了此請求。

        三.唐代皇子教育對其文章創(chuàng)作的影響

        1.對思想內(nèi)容的影響

        (1)秉承儒家“仁愛”思想。在唐朝崇圣尊儒文教政策的影響下,皇子教育內(nèi)容是以“九經(jīng)”為主的儒學,他們學習儒術(shù),提高修養(yǎng),健全人格。表現(xiàn)在文章創(chuàng)作中即為:皇子中不乏心懷蒼生、仁愛為民、輔君衛(wèi)國的賢明之輩,當戰(zhàn)事爆發(fā)時,上書皇帝修改酷律,以慰民心;進諫儲君,整飭軍隊,討伐逆賊?!度莆摹肪砭攀爬詈晁鳌吨G逃軍配沒家口疏》,奏請?zhí)聘咦谛抻嗆姺ǎ霸柑又?,免其配沒”,即免除逃軍家屬及同隊的連坐之罪,勿濫殺無辜,以得民心?!度莆摹肪硪话?,李倓的《請收兵討賊啟》,大膽進諫其父太子李亨,先收“西北守邊之兵”,再詔郭子儀、李泌等將領,共討叛軍,以保國家社稷。endprint

        (2)重史意識凸出。唐朝統(tǒng)治者崇史、重史,貴族學校學習史學內(nèi)容以“前四史”為主,偶有皇帝所賞賜的當代實錄可供皇子學習。這種重史意識在皇子文章中也有所表現(xiàn)。如:李治做太子時上呈的《請置太子司議郎表》文章主旨是“愿開史職,故司箴誡”,奏請皇帝置太子司議郎一職,以直筆記言,將太子行事載于史冊,警示、規(guī)諫自己“立準而端形”[17](P68)。李瑛的《請宣付耕藉祥瑞奏》,認為玄宗親耕藉田乃祥瑞之事,應宣付于史館,亦令其直筆記言,弘揚帝跡,昭晰圣美?!案濉笔枪糯实酃镆环N禮儀制度,實質(zhì)是帝王重農(nóng)、敬農(nóng)之舉?!杜f唐書·禮儀志四》載:“玄宗欲重勸耕藉,逐進耕五十余步,盡垅乃止?!盵6](P913)皇帝躬身示范、親耕于田,是政治開明、君主圣賢的象征,固然值得稱頌。然觀《請宣付耕藉祥瑞奏》,浮華夸張之辭頗多,阿諛奉承之意盡現(xiàn)。如,文中見玄宗親耕三百余步,便言:“青光紫氣覆地”;稱親耕乃祥瑞之事時,言:“獨高于千古”。[16](P1028)

        (3)皇子創(chuàng)作的文章中彌漫著濃厚的佛學氣息。唐代文教政策的突出特點是:崇圣尊儒的同時兼重佛道。從目前收集的皇子文章來看,其創(chuàng)作也深受佛教的影響。33篇文章中,與佛學相關(guān)的有7篇,約占總數(shù)的21%,既有頌德、警戒的碑銘文,也有敏而求學(佛學)的書牘文。

        李貞的《隨大善知識信行禪師興教之碑》,碑文記載了三階教③祖師、隋代名僧信行法師振興佛教的事跡,言及隋朝時,佛教之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和佛教在當時的生存狀態(tài):“要者連肩雖復”,然未有“辯于真?zhèn)沃凇?,不能知曉“是非之旨”,眾僧“猶苦迷方”,不知佛法之“最勝”。[16](P10493)信行禪師慧悟悲懷,持濟世渡人之心,依末法觀,建三階佛法,即“遂使魚目研綜珠篋之奇,區(qū)別金書之秘,標象運之時用,揚末法之幽鍵”。且推行“普法普敬”的思想,使佛教信眾群體普遍下移,佛法得以遠播?!独m(xù)高僧傳·信行傳》言:“亦另衢之一術(shù)耳”[18],是對其功德的褒揚。此文作者李貞將佛教禪理嫻熟運用,佛教術(shù)語層出不窮,如三業(yè)、八正、五逆、四禁、斷見等,可見其佛學修養(yǎng)甚高。

        李賢的《西明寺鐘銘》和李業(yè)的《觀世音石像銘》同屬銘文?!段髅魉络娿憽酚涗浟苏聭烟淤t,奉旨造鐘的時間、地點、銅鐘規(guī)模及制造過程,并闡明其頌德、警世目的:“遐宣厚載之思”、“遠播曾旻之德”以及“寤群生于覺路,警庶類于迷涂”,[16](P1019)大力弘揚佛法,以救贖蕓蕓眾生?!队^世音石像銘》闡述了造像的社會背景(“梵帝居尊”)、原因(“奉為四哥娘六親眷屬”)、觀音石像的外貌特征(“目面光舒,凈慮莊嚴”)以及對親屬的美好祝愿(“伏愿壽比崇山,固同磐石,傍周庶品,倶潤良緣”)。[17](P387)查閱《新唐書》、《舊唐書》可知,文中的“四哥”指李范,這座觀音石像是李業(yè)受其長兄李范之托所雕刻。由此可觀,佛教在當時上流廣泛流行并被世人虔誠篤信,是人們美好愿景的寄托之所。

        此外,還有皇子與當時名僧交往之作。貞觀初年,唐太宗曾令法師元琬以宮廷戒師的身份為皇太子及諸王受菩薩戒,倍受眾人崇敬。李承乾的《答元琬法師書》就是元琬為皇子戒師時臻書以“初慈”、“減殺”、“順氣育生”、“奉齋”四條佛法教導太子承乾,太子回信表示接受其意見并致謝意。稱此四條為“妙法四科”,認為這是“師傳宏道”以“開導蒙心”[16](P1017)。而李泰的《請釋法恭為戒師書》,則是邀請“名振晉京”的高僧法恭為戒師。文中對法恭大加贊美:“法師笠澤上仁,…法施之財無盡”[16](P1017),并表明自己的崇敬之情,希冀法師能“善導啟行”。由此可觀,受戒之禮在唐王朝異常流行,高僧入宮為戒師也是件榮幸之至的事。另有太子承乾的《曾道岳知普光寺任令》命名僧道岳于普光寺?lián)沃鞒种殻涝莱跤型泼撝?,但在承乾的再三邀請之下,最終得任主持一職?!渡涝绬适铝睢罚堑涝缊A寂后,為其舉辦喪事,令供給財資盡可能豐富的一則詔令。

        2.對形式技巧方面的影響

        (1)文體樣式豐富,篇幅一般較短。唐代皇子對各類文體的學習情況如何?從《初學記》這部唐代王子教科書的“詩文”部分所選范文體裁,對其可見一斑?!霸娢摹辈糠炙鸭鞒湫臀恼路独捏w種類繁多。其中賦、詩最多,贊、詞、詔、制、頌、啟、表、文、書、序、墓志等次之。且所選文章篇幅短小精悍,在有限的篇幅中,準確凝練的表達文意。皇子前期廣泛涉獵多種文體,認真研讀文本,為后期文章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唐代皇子創(chuàng)作的文章體類繁多,褚斌杰在《中國古代文體概論》中將古代文章體類分為十種:論說文、雜記文、序跋文、贈序文、書牘文、箴銘文、哀祭文、傳狀文、碑志文、公牘文?;首觿?chuàng)作的文章體類涉及序跋文、書牘文、碑志文和公牘文,此外還有賦,共五大種類,33篇。細分有表、疏、奏、牒、啟、制、詔、敕、令、書、賦、銘、碑、頌、序等15種文體,其中皇子創(chuàng)作最多的前三種文體為:表、書、銘,各五篇。且皇子創(chuàng)作的文章篇幅一般都較短,如圖1所示:

        33篇文章中,500字以內(nèi)的文章有26篇之多,超過一千字的文章只有三篇,且其中兩篇為碑銘文,分別是李慎的《大唐故曹州刺史韋府君王氏墓志銘并序》和李貞的《隨大善知識信行禪師興教之碑》。另一篇超過一千言的文章是李泰的《括地志·序略》,為其貞觀盛世主編的地理著作《括地志》所寫的序文,詳記各政區(qū)建置沿革、地名淵源等,長于敘述,淺顯易懂。將唐王朝行政區(qū)劃分為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一縣。如此可觀,初、盛唐的碑銘文較其他文體,篇幅略長。

        (2)用辭典雅,句式整齊,講究聲律,不脫駢儷文風。初唐時就有人反對六朝浮靡文風,如楊炯指出龍朔駢文“骨氣都盡,剛健不聞”。武則天時,陳子昂倡導應繼承漢魏風骨,充實文章內(nèi)容。然這些舉措并未改變初唐散文以駢為主的情況。“蓋太宗雖好文學,仍慕綺麗之風,上有所好,下必有甚”[19](P8),太宗皇帝對駢文的喜好,也開啟“唐三百年風雅之盛”[19](P7)。此后,長孫無忌、李義府、上官儀、沈佺期、宋之問等承襲前朝遺風,續(xù)華美之辭?!冻鯇W記》“事對”部分則從各種文章中提取典故,濃縮為二、三、四或五字對偶詞,對仗工整,重辭藻文采,由此可觀,初唐仍延續(xù)六朝文風,重駢儷之文?;首幼匀皇芷溆绊懀谖恼聞?chuàng)作中也表現(xiàn)出來。endprint

        李元景《請封禪表》,言辭華美,多四六句。荊王元景陳情于太宗,望于盛世行封禪典禮,并宣告天下,粉飾太平。然而太宗并未批準。“冬,十月,甲戌,荊王元景等復表請封禪,上不許”,[14](P6156)證明太宗對封禪之事持否定態(tài)度。

        李惲《五色卿云賦》是一篇律賦,所限定的韻為“五色卿云”,此賦共227字,分別將“五”、“色”、“卿”、“云”四韻字嵌于賦中,但非依次用韻,用韻順序為“五”、“云”、“色”、“卿”。借自然奇景祥云呈現(xiàn)的瑞氣,粉飾太平,歌功頌德。文章開篇兩句采用騷體形式,“惟皇建極兮,憲章前古,于穆文明兮,保乂寰宇。御時得一兮,臨人以五,法天無私兮,承天之祜”。且“古”、“宇”、“五”、“古”四字押韻,讀之朗朗上口,委婉纏綿之意盡顯,同時亦不失恢宏大氣之勢。

        目前搜索到唐代皇子創(chuàng)作的墓志文有兩篇,其銘文部分皆為四言韻文,對仗工整,言辭優(yōu)美,與具有樸實之風的序文部分互為補充,使整篇墓志文呈現(xiàn)出“華實相扶”之感。紀王李慎攥寫的《大唐故曹州刺史韋府君夫人晉原郡君王氏墓志銘并序》銘文部分所押之韻有:“an”、“ing”、“ang”、“i”、“e”、“u”。岐王李范所撰《唐故濟陰郡王墓志銘并序》銘文部分所押之韻有:“an”、“ong”、“eng”、“u”。

        (3)引經(jīng)據(jù)典。典故的使用乃是舉事以明理,可使文章增添雅韻,語言充滿張力。唐代皇子文章創(chuàng)作中善于用典,這與平時熟讀經(jīng)史著作聯(lián)系密切。于誦讀九經(jīng)、四史中,領會主旨,熟練掌握后應運于文章創(chuàng)作。唐代皇子所創(chuàng)作的文章,既有對經(jīng)典語句的直接引用,也有化用其詞,表言達意。如:李治為太子時所作《請置太子司議郎表》(題擬),全文洋洋灑灑三百六十余言,共用八典。“為砥為礪”,其中“砥礪”一詞意為“磨練,鍛煉”時出自《荀子·王制》:“砥礪百姓”?!罢蒙瓢D惡”語出《尚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語出《詩經(jīng)》者有三:“如切如磋”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夙興夜寐”出自《詩經(jīng)·衛(wèi)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芻蕘之言”化用于《詩經(jīng)·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下無虧于物議”這句中“物議”一詞語出《北史·齊高祖紀》:“杜絕物議”。此外,文中還直接引用了《大戴禮記》和《漢書》中的典故,說明太子既已成人,極有必要設立司議郎之職,以規(guī)范行為。高宗第五子李宏所作《諫逃軍配沒家口疏》直接引用《尚書》:“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奏請皇帝修訂法律,免除逃亡士兵家屬連坐之罪。

        四.余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唐代皇子所受教育對其文章創(chuàng)作之影響既有積極、促進之處,亦存在消極、阻礙的地方。

        其一,文學創(chuàng)作是個人生命體驗與深厚的文化積累相融合的產(chǎn)物,而教育則是積累文化的主要途徑之一。它在“化民成俗”的人格培養(yǎng)過程中,教人修身養(yǎng)性、傳承優(yōu)秀文化、提高文學素養(yǎng),同時兼習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些技巧??梢哉f,教育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養(yǎng)料,對其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從此文我們可以看出,唐代皇子創(chuàng)作的文章中所蘊含的仁愛思想、重史意識、佛學禪理等思想內(nèi)容與其所接受的經(jīng)史、佛學教育密切相關(guān)。對豐富多樣的文體形式的學習,使皇子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依據(jù)不同場合文風的要求,書寫文章,滿足交往、抒情的需求。皇子們平時熟讀經(jīng)史并誦記于心,作文時方可引經(jīng)據(jù)典,闡明己意,使文章可讀性增強。

        此外,唐代皇子因獨特的皇族身份,享有全國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然其文章創(chuàng)作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除皇子身份中的政治因素外,教育者、教學內(nèi)容等也與此密切相關(guān)。從筆者統(tǒng)計的33篇文章可知,皇子文章的寫作人物對象一般為皇帝、朝廷官員(學官和一般官員)、名僧等,雖然他們社會地位有差異,但有一個共同點:皆為皇子師傅。也就是說皇子文章寫作對象狹隘,且局限于與之交往較密的教育者中。固定的寫作對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章創(chuàng)作的主題。于皇帝,只能上行奏議,或陳言政事,用辭拘謹;或奏請撰寫頌文,諛美之辭盡顯。于朝廷官員,一般談論亦與政事相關(guān),且文章篇幅極短。于佛教名僧,多寫崇敬其才,甘拜為師,誠心求教。描寫自然景觀、抒發(fā)個人情感類文章非常少。初唐延續(xù)六朝文風,重駢儷之文;開元、天寶以來受科舉考試的影響,重詩賦、文辭之風盛行?;首铀邮艿奈膶W教育也注重對辭藻的學習,《初學記》便是很好的例證。然而在追求言辭華美的同時,卻忽視了情感表達的真實性,致使所作文章略顯空洞浮夸,缺乏真摯情感的表達。

        參考文獻

        [1]黃林納.試論唐代皇子教育與政治的關(guān)系[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9(9).

        [2]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吉清.唐代的早期教育與文學[D].陜西師范大學,2012.

        [4]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6]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李林甫等撰.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8]劉文輝.唐代皇子的教育與詩歌創(chuàng)作[D].西北大學,2012.

        [9]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84.

        [10]王應麟.玉海[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11]馬娜.王子教科書——<初學記>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指導[D].河北師范大學,2013.

        [12]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許怡.唐代皇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

        [14]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5]吳兢撰,裴汝誠等譯注.貞觀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6]董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7]陳尚君.全唐文補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8]道宣.續(xù)高僧傳[M].北京:中華書局,2014.

        [19]謝無量著.中國大文學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注 釋

        ①“重要他人”(significantothers)是一個教育社會學名詞,是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Mills,C.W.)在米德的自我發(fā)展理論的基礎上首先明確提出的一個概念。我國學者吳康寧認為“重要他人”是指對個體社會化過程具有重要影響的具體人物,并將學生的重要他人分為兩個層次,即互動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②從高祖到玄宗時的文章共33篇,其中玄宗第十六子李璘的《報吳郡采訪使李希言牒》,創(chuàng)作時間為安史之亂后,入蜀途中所作。

        ③佛教傳入中國后的一個派別,把佛滅后的時期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階,古稱三階教。

        (作者介紹:剡蕾,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shù)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文學教育史)endprint

        猜你喜歡
        影響
        美食網(wǎng)紅如何影響我們吃什么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8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哪些顧慮影響擔當?
        當代陜西(2021年2期)2021-03-29 07:41:24
        影響大師
        沒錯,痛經(jīng)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媽媽寶寶(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擴鏈劑聯(lián)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午夜福利92国语| 水蜜桃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少妇高潮太爽了在线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尤物| 日本免费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AV综合久久九九| 亚洲视频在线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久亚洲熟妇熟女av| 日本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乱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本| 91超精品碰国产在线观看| 挺进朋友人妻雪白的身体韩国电影 | 精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美女被搞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三级| 日本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白白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性xxxxx极品老少|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青草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把女人弄爽特黄a大片|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亚洲欧美v国产蜜芽tv|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观看|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中国久久久一级特黄久久久|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