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霞+周甜
同學們,你們知道東方的大海上有一條通往西方的道路嗎?沒錯,它就是“海上絲綢之路”,又被稱作“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顧名思義,它是一條運載絲綢、瓷器以及胡椒、丁香、咖喱等香料的海路。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jīng)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mào)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fā)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600多年前,航行在這條海路上的一位大航海家的故事吧!
遇貴人改變坎坷命運
公元1371年,一名男嬰出生在中國云南的一個回族家庭,家里為他取名“馬三寶”。云南有一個湖頗有名氣,叫滇池。三寶就是在滇池邊的昆陽鎮(zhèn)長大,經(jīng)常跟隨父母搭乘帆船橫渡滇池,往來各地。
公元1381年,三寶的家鄉(xiāng)發(fā)生了戰(zhàn)爭,他的父親馬哈之在戰(zhàn)亂中去世,10歲的三寶同幾千名少年淪為戰(zhàn)俘,被帶到南京受閹成了小太監(jiān),后來分到燕王府做侍童。三寶聰明伶俐,燕王朱棣對他十分喜愛,故讓他讀書學習。經(jīng)過幾年孜孜不倦的勤奮努力,才智過人的三寶終于學有所成,文武雙全。
公元1399年發(fā)生了“靖難之役”,三寶跟隨燕王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zhàn)。燕王的軍隊和皇帝朱允敗的軍隊在北平(后改為北京)附近大戰(zhàn),朱棣的戰(zhàn)馬被打死,三寶一馬當先,英勇地將朱棣救了出來?!熬鸽y之役”后,朱棣做了皇帝,就是明成祖,即永樂皇帝。為了嘉獎三寶,朱棣賜予他一個新的名字:鄭和。
為加強中國同其他國家的交流(也有一種說法是為尋找失蹤的建文帝朱允?。?,明成祖想要派人率領(lǐng)船隊出海遠航,同其他國家建立外交和貿(mào)易關(guān)系,“宣德化而柔遠人”(宣揚中華文化,對于異族文化、人群,都一視同仁,相親和睦)。鄭和深得明成祖的信賴,加之他學識淵博,既知天文地理,又懂造船航海,而且還有宗教背景,了解異域風俗文化,這些本領(lǐng)讓鄭和成為統(tǒng)率船隊的不二人選。
揚帆起航首下西洋
公元1405年的7月ll日,鄭和統(tǒng)率當時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船隊從江蘇太倉港起航,向著南方的遼闊海域出發(fā)了。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隨行人員包括各級官員、士兵、水手、工匠、醫(yī)生、翻譯等共27800多人,海船200多艘。其中一些大海船稱為“寶船”,船上豎立著9根桅桿,張掛著12面風帆,可以乘坐1000多人,需要二三百人駕駛。寶船長44丈(約147米),寬18丈(60米)。不難想象,這是多么壯觀的大船呀,比一個足球場還長!而且這樣的大船有60多艘,就算當時西方世界最擅長造船的威尼斯人,見到這支船隊也一定會贊不絕口,因為他們的船只尚且無法造得這么大又這么堅固呢!
胸有成竹的鄭和早有規(guī)劃。遠航前,他就出訪過日本和越南,學習了航海和外交經(jīng)驗。鄭和還仔細研究了海圖,制訂了遠航計劃。這一時期,航海技術(shù)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中國人最早發(fā)明了羅盤,而且造出了適合遠洋航行的大船。鄭和的“過洋牽星術(shù)”將天文定位和羅盤相結(jié)合,加之他熟悉航海圖、掌握季風規(guī)律,船隊還裝備了先進的武器,這些都加強了遠洋航海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開始航行后不久,鄭和的船隊就到達了離中國南海不遠的海面上。這里散布著一些島嶼,被稱為“南洋群島”,也就是現(xiàn)在的東南亞一帶。鄭和此行的任務(wù)之一就是要拜訪南洋各國,宣揚大明國威。
鄭和抵達的第一個目的地是占城(今越南)。占城國王得知鄭和來訪十分高興,命人準備厚禮,帶著官員和老百姓,穿著最漂亮的衣服,騎著大象前往碼頭,親自迎接鄭和船隊。鄭和宣讀了永樂皇帝的詔書,傳達了友好往來的愿望,并贈送了很多精美的禮品。國王欣然同意派遣使臣回訪。
接著,鄭和訪問了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1、蘇門答臘、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等國家和地區(qū)。他每到一地,都受到熱烈歡迎,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世上竟有如此強大的國家和艦隊,真令人大開眼界。
鄭和于1407年10月2日回到南京,結(jié)束了第一次下西洋的航行。
七下西洋貢獻卓著
此后,幾乎每隔幾年,鄭和就帶領(lǐng)船隊遠航貿(mào)易。從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間,鄭和共進行了7次航海,幾乎走遍了東南亞、北印度洋沿岸地區(qū)以及阿拉伯半島,先后到訪了30多個國家。因為鄭和船隊每次走的都是西洋航線(注:這里的“西洋”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大西洋,而是指南海以西的海域。明代,人們以婆羅、文萊為界,東面稱為東洋,西面稱為西洋),所以鄭和的航?;顒颖缓笫婪Q為“鄭和下西洋”或“三寶太監(jiān)下西洋”。
鄭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意義非凡、影響深遠。首先,鄭和航海所抵達的地方比從前任何一位航海家都要遙遠。鄭和船隊途經(jīng)紅海的天方(今沙特阿拉伯)一直航行到非洲東岸,才折返回航。其次,鄭和的航?;顒颖葰W洲國家要早半個多世紀,比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早93年,比麥哲倫繞地球大半圈抵達菲律賓要早116年。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沿線各國的貿(mào)易往來,促進了中外文明的交流。鄭和帶去了中國的金銀制品、絲綢、布匹、瓷器、鐵器等貨物,還將中國日歷、度量衡、占星術(shù)、中醫(yī)、農(nóng)業(yè)、建筑、藝術(shù)等文化、科技遠播至所到之處。同時,他既帶回了各國人民的情誼,也帶回許多當?shù)氐奶禺a(chǎn),引入海棠、沉香,胡椒、硫黃、象牙、龍腦、寶石及獅子、金錢豹、長頸鹿、長角馬哈獸、鴕鳥、火雞等西洋植物、藥物、珍禽異獸和生產(chǎn)原料。更可貴的是,鄭和一行沒有像后來西方航海家那樣,占領(lǐng)土地、掠奪財物,給當?shù)厝嗣駧碾y,哪怕那些國家根本不是鄭和的對手。鄭和只是帶著禮物,到各處分送,平等地買賣,所以,他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從鄭和下西洋開始,海外各國也不斷派出使臣來中國,有些國王還親自來到中國,他們甚至流連忘返,在中國常住了下來。通過鄭和出色的外交和貿(mào)易活動,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一帶的各國之間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友好新局面。
在許多亞非國家,如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至今還保有鄭和的遺跡,就連非洲的索馬里也有鄭和村呢!如果以后出去旅游,看到像三寶壟、三寶山、三寶城、三寶港、三寶墩、三寶廟這樣的地方,就知道鄭和曾來過這里。為了紀念鄭和,從2005年起,我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中國航海日”,這是鄭和首次下西洋的時間。同學們,你想成為像鄭和一樣偉大的航海家嗎?那就像鄭和一樣奮發(fā)圖強,學好各種本領(lǐng)吧!
超級鏈接
智擒海盜
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惡劣的天氣、疾病等都會帶來致命威脅,尤其可怕的是遭遇海盜。
鄭和船隊在經(jīng)過馬六甲海峽時遇上了一個臭名昭著的海盜團伙,其首領(lǐng)叫陳祖義。他們平日在大海上橫行霸道,搶劫殺戮,無惡不作。得知鄭和船隊要來,陳祖義想乘機搶劫。鄭和也正想借此機會打擊海盜,為當?shù)匕傩粘Γ_保航道安全。兩方遭遇之際,陳祖義表面上答應(yīng)向鄭和投降,背地里卻準備乘夜黑風高偷襲船隊。
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晚上,陳祖義率領(lǐng)海盜船偷偷逼近鄭和的船隊。鄭和船隊悄無聲響,看似沒有動靜,其實早就做好了防備。突然間,鄭和的船隊仿佛從海底冒出來似的,把海盜船分割包圍,將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海盜。鄭和生擒了“海盜王”陳祖義,并把他帶回中國,明成祖下令將其斬首。從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東南亞海域的航道安全通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