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勇
(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黃岡 438000)
胃潰瘍穿孔是一種急腹癥,在臨床中比較常見,近兩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生活飲食不規(guī)律等問題,使得該病的發(fā)生率逐漸呈上升趨勢。臨床治療胃潰瘍穿孔以外科手術為主,比如胃大部分切除術、胃穿孔修補術等,但此種術式容易引起諸多的并發(fā)癥,現(xiàn)階段臨床比較青睞于單純胃穿孔修復術[1]。在腹腔鏡技術不斷完善的形式下,經腹腔鏡實施單純胃穿孔修補術備受臨床推崇。此次研究特此以我院收治的84例胃潰瘍穿孔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開腹手術與腹腔鏡修補術治療的效果。
研究對象為我院84例為潰瘍穿孔患者,于2016年08月~2017年08月間入我院并接受手術治療,通過電腦隨機的方式,平分為兩組,即常規(guī)組與研究組,兩組分別有42例。研究組中33例男性研究對象,9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24~70歲,平均(45.64±3.54)歲,胃體部小彎側穿孔13例,幽門管穿孔8例,胃竇部前壁穿孔21例。常規(guī)組31中例男性研究對象,11例女性研究對象,年齡23~71歲,平均(45.77±3.61)歲,胃體部小彎側穿孔14例,幽門管穿孔9例,胃竇部前壁穿孔19例。對比兩組臨床資料,結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較大。
常規(guī)組實施開腹手術,即:保持仰臥位,予以全麻,在上腹部正中部位行手術切口,對胃穿孔部位進行詳細觀察,取出部分穿孔邊緣組織,實施手術病理檢查,選擇7號絲線,對胃壁進行全層間斷縫合3針,關閉穿孔,加蓋大網膜并予以結扎,妥善固定,取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沖洗,引流管留置,關閉腹腔。
研究組實施腹腔鏡修復術,即:保持仰臥位,頭高腳底30度,予以全麻,助手站在患者右邊,手術醫(yī)師站在左邊,扶腹腔鏡者位于手術醫(yī)師左邊。在臍部上邊進行Trocar 10 mm穿刺,構建氣腹,并將氣腹壓力保持在12 mmHg。將腹腔鏡置入予以觀察,確定穿孔位置,在左腋前肋緣下行一個主操作孔(Trocar 10mm穿刺),在左側鎖骨中線平臍位置行一個輔助孔(Trocar 5mm穿刺)。取出部分穿孔邊緣組織,實施手術病理檢查,選擇7號絲線,對胃壁進行全層間斷縫合3針,關閉穿孔,加蓋大網膜并予以結扎,妥善固定,取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沖洗,引流管留置,關閉腹腔。
術后兩組均予以同樣的抗炎、術后禁食、營養(yǎng)補充、胃腸減壓以及補液等對稱支持治療方案。
統(tǒng)計并觀察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中失血量、引流管拔出時間。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中失血量、引流管拔出時間等,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手術觀察指標(±s)
表1 對比兩組手術觀察指標(±s)
小組病例手術時間(min)住院時間(d)術中失血量(mL)術后下床活動時間(h)引流管拔出時間(d)研究組4275.3±2.76.7±2.528.3±12.129.5±6.74.3±0.6常規(guī)組4266.5±3.413.1±4.459.8±11.340.7±6.85.9±0.7 t 13.1358.19512.3307.60311.246 P 0.0000.0000.0000.0000.000
胃潰瘍穿孔的誘因有很多,比如情緒激動、疲勞過度、食物刺激性過大、飲食過多等,都會引起胃潰瘍穿孔,若疾病程度不斷加重,胃黏膜以及肌層都會被潰瘍侵蝕,使得患者出現(xiàn)程度不同的穿孔。
此次研究中,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研究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引流管拔出時間等均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由此表明腹腔鏡手術治療胃潰瘍穿孔患者,術后恢復快,術中失血量較少,療效十分突出,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 陳勝才.胃潰瘍性穿孔腹腔鏡下修補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研究[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07):43-44.
[2] 李海龍.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潰瘍性胃穿孔的療效并92例資料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0(08):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