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晶華
(遼寧省撫順市中心醫(yī)院口腔科,遼寧 撫順 113006)
在兒童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乳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咀嚼功能能夠起到輔助發(fā)育和促進顱頜面發(fā)育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能夠對恒牙萌出發(fā)揮出明顯的導向作用[1]。兒童具有較高的患齲率,如果不及時對其進行合理治療,則會慢慢發(fā)展成為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慢性牙髓炎,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其過早喪失乳牙,出現錯畸形情況[2]。為了對患兒的乳牙功能進行有效維護,需要選擇根管治療法對其進行治療,但是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治療失敗[3]。本研究主要針對乳牙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而尋找有效的再治療方式,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納入的乳牙根管治療失敗患兒中選取80例(100顆)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5.21±1.26)歲,包括50例男患兒,30例女患兒,30例(35顆)為乳前牙,50例(65顆)為乳磨牙。
1.2 方法:確定乳牙根管治療失敗之后,去除原來的填充材料,防止根尖周組織中壓入根充填物,或者導致根管側穿。治療前上橡皮障,先對面進行清潔,將位作為依據,對橡皮障進行選擇,將橡皮障打孔模板作為依據進行打孔操作,將橡皮障孔采用兩側橡皮障夾翼支開,把橡皮障鉗安置在橡皮障夾孔中,將橡皮障夾和橡皮障采用橡皮障鉗放置在需要進行治療的牙齒上,要注意不將軟組織夾到,用手對橡皮障夾進行引導,確保其準確就位,然后再將橡皮障夾鉗移開,最后把橡皮障從橡皮障夾的翼上放下,將其套入到牙頸部,在橡皮障架上固定好橡皮障,完成整個橡皮障的安裝。進行常規(guī)開髓、拔髓處理,將根管疏通,對根管長度進行有效確定,進行根管預備。采用5.25%的次氯酸鈉和0.9%的氯化鈉對根管進行交替沖洗,沖洗完成之后,采用紙尖吸干根管,填充采用樹脂冠和金屬預成冠。
1.3 觀察指標。療效判定:①完成治療后,患牙依舊伴有叩痛、咬痛以及牙齒松動等癥狀出現,部分情況下還伴有牙齦癥狀,瘺管沒有愈合,對其進行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根尖周病變范圍進一步擴大,只要患兒出現以上各種癥狀中的任何一種,便可以將其判定為失敗。②患牙沒有疼痛癥狀出現,咀嚼功能正常,沒有牙齦腫脹現象出現,瘺管良好愈合,對其進行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根尖周病變得到顯著改善或者完全消失為治療成功。
2.1 失敗原因:8例(9顆)為牙冠劈裂,占9%,12例(13顆)為根管超填,占13%,15例(22顆)為根管欠填,占22%,23例(26顆)為根尖部骨質壞死,占26%,22例(30顆)為根管繼發(fā)感染,占30%。
2.2 再治療結果:經過治療后,有78例(96顆)治療成功,成功率為96%,2例(4顆)治療失敗,失敗率為4%。
臨床上,乳牙根管治療指的是通過藥物消毒、預備根管等方式來去除感染物質對根尖周組織造成的不良刺激,同時采用可吸收材料來填充根管,進而對根尖周病愈合進行有效促進[4]。雖然這種治療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治療效果,但是也存在有部分治療失敗案例,通常需要對其進行再治療,所以臨床上需要及時尋找造成乳牙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并且及時對患兒進行合理再治療[5]。本研究結果顯示,導致乳牙根管治療失敗最常見的因素為根管繼發(fā)感染(30%)與根尖部骨質壞死(26%),所以在對患兒進行乳牙根管治療時,需要注意最大程度上防止刺激根尖組織,操作過程中要防止器械從根尖孔穿出,避免出現超填、沖洗加壓等現象出現。其次,根管欠填也會造成乳牙根管治療失敗,因為乳牙具有較大的根尖孔,在填充根管時,通常難以對根管長度進行合理把握,并且不能在根管內插入牙膠尖,很容易導致填充不嚴密,流失根充糊劑。本研究中,對乳牙根管治療失敗患兒聯合采用橡皮障與次氯酸鈉進行治療后,成功率高達96%。次氯酸鈉屬于一種常見的根管沖洗劑,抗菌性能較強,能夠將壞死的牙髓組織溶解,潤滑根管壁。該藥物的主要抗菌機制為:在水中進行分解,成為氫氧化鈉和次氯酸,并且達到一種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次氯酸能夠產生氯胺化反應,促使氯胺生成。氯胺屬于一種強氧化劑,會干擾細菌新陳代謝,最終促使其死亡。氫氧化鈉的羥基能夠有效結合細菌必需酶的位點,促使其靜止,并且具有不可逆的特點。橡皮障能夠隔離患牙和口腔環(huán)境,促使術區(qū)不受到血液、其他組織液與唾液污染,防止口腔內的細菌進入到根管中,進而為根管治療提供優(yōu)質環(huán)境。其次,它還能夠避免醫(yī)師的手和患者口腔進行直接接觸,避免醫(yī)源性交叉感染出現,能夠確保術區(qū)處于干燥的狀態(tài),促使治療不受到口腔濕氣的影響,為醫(yī)師治療時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安全、清潔、干燥的環(huán)境。
綜上所述,乳牙根管治療失敗患兒采用Vitapex糊劑充填根管再治療法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